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达利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聚体
  • 3篇二聚体
  • 2篇蛋白
  • 2篇血细胞
  • 2篇血细胞分析
  • 2篇血细胞分析仪
  • 2篇细胞分析
  • 2篇细胞分析仪
  • 2篇抗凝血
  • 2篇分析仪
  • 2篇D-二聚体
  • 1篇蛋白原
  • 1篇血D-二聚体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纤维
  • 1篇血浆纤维蛋白

机构

  • 9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周达利
  • 6篇覃乃辉
  • 4篇黄慧嫔
  • 4篇秦立
  • 2篇黄钧
  • 2篇黄作群
  • 2篇裴正玲
  • 1篇周向阳
  • 1篇陈松峰
  • 1篇赖国健
  • 1篇覃良东
  • 1篇邓达治
  • 1篇杜武杰
  • 1篇苏开科
  • 1篇王勇
  • 1篇莫志江
  • 1篇周微雅
  • 1篇周莹
  • 1篇秦雪
  • 1篇刘晓春

传媒

  • 3篇广西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体对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体在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特发性TTP患者28例,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血浆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和vWF相关指标。结果 (1)28例特发性TTP患者中有3例患者vWF抗体阳性(vWF抗体阳性组),其余患者vWF抗体阴性(vWF抗体阴性组)。vWF抗体阳性组血浆ADAMTS13抗体均为阴性。(2)vWF抗体阳性组血浆ADAMTS13含量明显低于vWF抗体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3组血浆ADAMTS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WF抗体阳性组血浆vWF抗体A值明显高于vWF抗体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8例特发性TTP经过血浆置换(PE)后ADAMTS13抗原含量明显升高,vWF抗体A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vWF抗体在特发性TTP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vWF抗体可能通过影响患者血浆ADAMTS13,促进vWF复合物形成,影响疾病发生。
覃乃辉裴正玲周达利秦立黄慧嫔
关键词:自身抗体
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肺癌患者73例(观察组),健康志愿者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FIB、D-二聚体及AT-Ⅲ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T-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Ⅲ、Ⅳ期患者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而Ⅲ、Ⅳ期患者AT-Ⅲ水平低于Ⅰ、Ⅱ期(P<0.05)。结论检测FIB、D-二聚体以及AT-Ⅲ的水平可作为肺癌进展的辅助诊断指标。
覃乃辉周达利秦立黄慧嫔
关键词:肺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血清Cys C、HbA1c、IL-6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CysC、HbA1c、IL-6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糖尿病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诊断结果分为1组、2组、3组,1组包括单纯糖尿病患者100例,2组包括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3组包括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为所有研究对象开展CysC、HbA1c、IL-6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相对于对照组,1组、2组、3组血清CysC、HbA1c、IL-6水平均明显上升,并且3组HbA1c、IL-6水平上升更加显著(P<0.05)。相对于1组,2组、3组血清CysC、HbA1c、IL-6明显上升,且CysC、IL-6上升更为显著(P<0.05)。3组血清CysC、HbA1c、IL-6明显高于2组(P<0.05)。血清CysC水平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其次是HbA1c,再次是血清IL-6。两两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单项检测(P<0.05),三项联合检测特异度、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两两联合检测(P<0.05)。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血清CysC、HbA1c、IL-6联合检测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周达利
关键词:CYSCHBA1CIL-6糖尿病肾病
CD3500R血液分析仪做白细胞质控的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周达利苏开科杜武杰
关键词:WBC抗凝血流式细胞技术
URIT-301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2011年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方法使用试验仪器(URIT-3010)和对照仪器(XE-2100和COULTER LH750)分别检测血液样本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血小板(PLT)项目,并计算两者相对误差的绝对值(Se)作为主要有效指标,得出Se的平均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再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规定的容许误差进行比较。结果 WBC、RBC、HGB、MCV和PLT项目的Se平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上限均低于SFDA规定的容许误差。结论 URIT-3010等效于对照仪器XE-2100和COULTER LH750。
覃桂芳秦雪莫志江覃乃辉周莹周达利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AT-Ⅲ活性与D-D含量变化在不同程度肝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肝损伤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与D二聚体(D-D)含量变化。方法选取该院肝癌患者100例(A组),肝硬化患者85例(B组),慢性肝病患者70例(C组),健康体检者76例(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发色底物法行AT-Ⅲ活性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行D-D含量检测。结果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脏疾病患者AT-Ⅲ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Ⅰ、Ⅱ、Ⅲ期比较,肝癌Ⅳ期AT-Ⅲ活性明显降低、D-D含量显著增高(P<0.05);肝癌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或癌栓患者AT-Ⅲ活性亦降低、D-D含量也显著增高(P<0.05);B、C组患者AT-Ⅲ活性、D-D含量与MELD积分呈显著相关(r=-0.406,0.378,P<0.05)。结论肝脏损伤程度越重,AT-Ⅲ活性越低,D-D含量越高,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判断肝脏损伤程度提供理论基础。
覃乃辉裴正玲周达利秦立黄慧嫔
关键词:抗凝血酶二聚体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病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试验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比对试验,以保证多台仪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方法选择1台参加全国质量评价合格的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参考比对仪器,采用新鲜抗凝血同时在几台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计算校准系数,该系数作为比对仪器新的校准系数对测定仪器进行校正,然后每个工作日随机抽取一份病人新鲜抗凝血,按常规分别在3台仪器进行比对。利用Excel表数据处理和图表功能将不同血液分析仪间的比对结果制成动态分析质量控制图,将系列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达,使数据表示的含意通过图表直接了解数据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结果测定仪器经与参考仪器比对校正后进入室内质控。测定仪器白细胞等4项指标均在确定的变异范围控制界限内,显示测定仪器性能稳定。通过每日室内质控的实时监控,反映了测定仪器与比参考比对仪器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结论通过动态观察当日的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偶然误差和仪器的系统误差,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不同血液分析仪之间结果的可比性和相关性,减少了由此而引发的不必要纠纷,有效地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检验报告质量。
周微雅周达利黄作群黄钧赖国健王勇覃乃辉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广西临床尿干化学分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广西临床尿干化学分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为提高广西临床尿干化学分析检测水平和质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方法对2006年广西临床尿干化学分析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尿酸碱度、白细胞、葡萄糖年度合格率均不足80%,尿比重与尿胆原年度合格率只有50%;(2)9所实验室尿比重结果与18所实验室尿胆原结果连续2次均不合格;(3)在参加室间质评的189所实验室中,总评成绩合格的实验室数为155所,其中全年各批次成绩全部合格实验室12所,不合格实验室数为34所。结论坚持尿液分析仪与试带的配套使用、做好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及尿液干化学检验的标准化是提高临床尿液干化学检验质量的保证。
刘晓春黄作群陈松峰覃良东周达利黄钧周向阳
关键词:尿干化学分析
脑梗死患者血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及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血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在血常规检测的基础上检测并对比两组血D-D、hs-CRP和AT-Ⅲ(%)的测定结果,分析其与脑梗死程度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hs-CRP和D-D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轻度组高于中重度组,D-D低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s-CRP和AT-Ⅲ(%)与脑梗死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D-D和AT-Ⅲ(%)可能与脑梗死程度有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脑梗死程度。
覃乃辉周达利秦立黄慧嫔邓达治
关键词:脑梗死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