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叡

作品数:83 被引量:51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9篇配伍
  • 19篇葛根芩连
  • 19篇葛根芩连汤
  • 12篇色谱
  • 11篇相色谱
  • 11篇泻心汤
  • 11篇半夏
  • 11篇半夏泻心汤
  • 11篇不同配伍
  • 9篇液相色谱
  • 9篇细胞
  • 9篇甘草
  • 8篇学成
  • 8篇中药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液相
  • 6篇皂苷
  • 6篇生物碱
  • 6篇配伍组

机构

  • 83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健康医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二人...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北楚风中药...

作者

  • 83篇安叡
  • 78篇王新宏
  • 23篇尤丽莎
  • 22篇梁琨
  • 17篇张艺竹
  • 13篇崔波
  • 10篇王莹
  • 8篇王跃
  • 8篇肖娟
  • 7篇蔡巧玲
  • 7篇顾青青
  • 7篇袁瑾
  • 6篇陈烨
  • 6篇张伯莎
  • 5篇马越鸣
  • 4篇于静
  • 4篇徐冉驰
  • 4篇张宜凡
  • 4篇王婷婷
  • 4篇张华

传媒

  • 29篇中成药
  • 9篇药物分析杂志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草药
  • 3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药材
  • 2篇2013年《...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药学教育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PLC快速测定葛根芩连汤肠外翻囊样品中6个黄酮类成分含量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肠外翻囊样品中6个黄酮类成分(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的含量。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采用Agilent Proshell 120 EC-C18(4.6 mm×50 mm,2.7μm)色谱柱,以0.2%醋酸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质量浓度分别在0.1870~93.50μg.mL-1(r=0.9999),0.02730~13.65μg.mL-1(r=0.9999),0.02550~12.75μg.mL-1(r=0.9999),0.05580~27.90μg.mL-1(r=0.9998),0.2124~106.2μg.mL-1(r=0.9999),0.09140~45.70μg.mL-1(r=0.9999)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间、日内精密度变异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1.4%,97.88%,99.15%,99.72%,98.50%,101.4%;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所需样品少,并已成功应用于葛根芩连汤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张华安叡徐冉驰王新宏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大豆苷甘草苷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
TPGS修饰的青蒿琥酯脂质体及其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青蒿琥酯作为一种抗疟药物被广泛使用,制成脂质体可以改变其生物利用度差的特点,同时其在体内的组织分布可能改变,因此需对TPGS修饰的青蒿琥酯脂质体(ARS-TPGS-Lipo)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进行研究。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ARS-TPGS-Lipo和青蒿琥酯脂质体(ARS-Lipo),同时建立LC-MS/MS检测大鼠组织中青蒿琥酯(ARS)和双氢青蒿素(DHA)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ARS-TPGS-Lipo,ARS-Lipo和ARS注射液(5 mg·kg^-1)后不同时间点的组织药物浓度。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适用于分析生物样品中的ARS和DHA的含量。ARS-TPGS-Lipo,ARS-Lipo和ARS组中的ARS及其代谢产物DHA在大鼠的组织中分布差异较大,使用TPGS修饰后的青蒿琥酯脂质体中的药物浓度在肝脏中浓度最高,且有显著性差异。ARS经注射给药后1 h内快速消除;ARS-Lipo组测得的ARS和DHA在肝、脾中的浓度较高;而ARS-TPGS-Lipo组中测得的ARS和DHA仅在肝脏中的浓度显著提高(P〈0.05)。
胡诚梁琨安叡王新宏尤丽莎
关键词:LC-MS/MS
基于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比较葛根芩连汤的不同配伍肠吸收特性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比较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组中葛根素、黄芩苷、小檗碱和甘草苷的肠吸收差异。葛根芩连汤中4种药效成分的浓度应用LC-MS/MS方法进行测定,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利用DAS软件进行动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鼠肠外翻及在体单向肠道灌流实验数据,比较不同配伍方式下4种成分的吸收差异。结果显示全方组中葛根素、黄芩苷及小檗碱AUC值显著提高,甘草苷AUC值显著降低,而肠外翻及在体单向肠道灌流的实验结果表明4种成分在全方组吸收明显提高,说明全方配伍可促进4种成分肠道吸收,但同时其可能加快了肝药酶对甘草苷的代谢。
张艺竹安叡袁瑾王跃顾青青王新宏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葛根芩连汤配伍肠吸收
不同配伍对半夏泻心汤皂苷类成分的肠菌代谢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比较肠道菌群对半夏泻心汤全方组、甘补组及其单味人参和甘草中皂苷类成分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肠道菌群厌氧孵育的技术,研究全方组、甘补组及其单味药提取液与大鼠肠道菌群37℃厌氧环境下培养,采集不同孵育时间点样品,利用LC-MS/MS分析方法进行各原型物及代谢产物的快速分离和含量测定,并求其降解速率K,比较不同配伍组的代谢差异和特征。结果:肠道菌群可将皂苷类成分转化为其代谢产物。根据SPSS单因素方差比较得知不同配伍组中皂苷成分代谢存在差异,甘草酸的降解速率甘补组>全方组>单方组(P<0.05);Rb1在全方中降解最慢;Re的降解速率全方组>单方组>甘补组(P<0.05);Rg1可由Re代谢产生,后降解为Rh1,且降解速率单方组>甘补组>全方组(P<0.05)。结论:全方、甘补组对人参皂苷肠菌代谢具有不同的诱导或抑制作用,全方组可以抑制Rb1,Rg1的代谢,促进甘草酸代谢为甘草次酸,利于吸收发挥药效。复方配伍对Rd,Rg3的肠菌代谢没有影响。
肖娟张宜凡王莹安叡王新宏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配伍皂苷MS
半夏泻心汤及不同配伍与胃肠道菌的相互作用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及不同配伍对胃肠道菌的影响及肠道菌群对半夏泻心汤中主要活性成分的代谢作用。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检测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的抗菌作用;体外培养活菌计数法观察半夏泻心汤不同配伍对益生菌(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病原菌(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的影响;采用UHPLCLTQ-Orbitrap/MS法分析半夏泻心汤主要活性成分经肠道菌群作用后的代谢产物。结果:半夏泻心汤全方组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最强。全方组及不同配伍组对阴沟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全方组及甘补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生长。肠道菌群对方中生物碱类成分主要进行脱甲基、脱甲氧基、脱亚甲二氧基、加氢还原及氧化作用,对黄酮类成分主要进行脱糖及甲基化作用。结论:半夏泻心汤可通过抑制病原菌、促进益生菌,改善肠道微环境,肠道菌群对半夏泻心汤活性成分具有多种代谢作用。
梁琨范燕豪徐艳文杨贵珍安叡王新宏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配伍肠道菌群益生菌
HPLC法同时测定养心定悸胶囊中4种成分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桂枝、地黄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养心定悸胶囊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5 nm。结果甘草苷、甘草酸、桂皮酸、桂皮醛分别在1.00~80.24μg/m L(r=0.999 0)、2.52~100.70μg/m L(r=0.999 7)、0.50~40.40μg/m L(r=1.000 0)、0.66~52.96μg/m L(r=1.000 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4%、100.97%、101.48%、99.49%,RSD分别为0.45%、1.11%、1.27%、1.6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养心定悸胶囊的质量控制。
王晗雪李林丰安叡程雪梅王长虹王新宏
关键词:甘草苷甘草酸桂皮酸桂皮醛
糖泰片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糖泰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糖泰片中人参、地黄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人参、地黄和黄芪;人参皂苷Rg1在21.3~213μg/mL、人参皂苷Re在20.6~206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系数r分别为0.9998和0.9996。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可用于糖泰片的质量控制。
朱丽萍安叡王新宏
关键词:TLC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HPLC
LC-MS/MS法同时测定复方附子口服液中10种成分含量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LC-MS/MS同时测定复方附子口服液中10个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党参炔苷、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黄芪甲苷和麦冬皂苷D)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柱温为25℃,流动相A为0.05%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05%甲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0~3.5 min,40%B;3.5~4 min,40%B→70%B;4~5 min,70%B→90%B;5~6 min,90%B;6~6.1 min,90%B→40%B;6.1~7 min,40%B),流速0.3 m 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测10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 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均小于3.6%;加样回收率在95.24%~104.1%,RSD均小于4.2%。3个批次双酯型生物碱(以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总量计)平均含量为9.29μg·mL^(-1),满足用药安全。单酯型生物碱(以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总量计)、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党参炔苷、黄芪甲苷、麦冬皂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04.3、72.3、47.8、308、7.69μg·mL^(-1)。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为复方附子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徐小芳刘敏安叡朱春黎康园超梁琨王新宏
关键词:麦冬皂苷D党参炔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葛根芩连汤及其配伍对急性肠炎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1
2020年
研究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葛根芩连汤及其配伍改善急性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葛根芩连汤全方组、全方去甘草组、全方去葛根组、全方去芩连组和芩连组,造模和给药前后观察大鼠的病理切片情况及检测指标。给药7 d后,选取24只大鼠粪便样本,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从抗炎和药效指标来看,葛根芩连汤全方组、全方去甘草组、全方去葛根组、芩连组的作用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P<0.05。alpha多样性与beta多样性显示,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除全方去芩连组外均能下调急性炎症引起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增加(P<0.05)。利用LEfSe分析挖掘差异菌属,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有益菌只出现在正常组中;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显著减少(P<0.01),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杆菌Flavonifractor和梭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全方组、全方去甘草组、芩连组均可显著增加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的数量(P<0.05),降低与肠道炎症疾病相关的梭菌属Clostridiumsensustricto1的数量;全方甘草组和全方去芩连组引起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的上调,但同时导致结肠细胞毒害的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富集;全方去葛根组引起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伯克菌目Burkhonderiales的上调。该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可能是部分通过改善肠道屏障、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的结构而发挥治疗急性肠炎的作用。
陈阳陆杰朱思敏王婷婷范燕豪纪万里王新宏安叡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急性肠炎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黄连活性成分肠吸收及肝脏P450酶代谢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中药黄连为中医处方中的常用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及盐酸药根碱等,了解其肠道吸收及肝脏代谢情况对于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及研究药物间相互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众多国内外研究者运用多种体内、体外模型研究中药黄连及其活性成分的吸收机制和代谢类型,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系统总结,以期掌握黄连活性成分的肠吸收及肝脏P450酶代谢方面的研究现状。
张伯莎安叡王新宏
关键词:黄连细胞色素P450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