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又萍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格雷夫斯
  • 2篇格雷夫斯病
  • 1篇碘放射性同位...
  • 1篇抑瘤
  • 1篇抑瘤作用
  • 1篇抑制胶质瘤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活性
  • 1篇青少年GRA...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纤维细胞生长...
  • 1篇量效分析
  • 1篇疗法
  • 1篇脑膜
  • 1篇脑膜瘤
  • 1篇近距

机构

  • 4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又萍
  • 2篇刘宏胜
  • 2篇任众
  • 2篇刘萍
  • 2篇李牧
  • 2篇王金环
  • 2篇李佳
  • 2篇秦岚
  • 2篇徐新女
  • 1篇王俊起
  • 1篇浦佩玉
  • 1篇张瑞国
  • 1篇尹建忠
  • 1篇祁建宾
  • 1篇祁建滨

传媒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初诊Graves甲亢合并肝损害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初诊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肝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初诊Graves甲亢患者204例,根据肝功能是否异常分为肝损害组146例和正常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甲状腺质量、病程、24 h摄131I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之间的差异,并对肝功能指标与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初诊Graves甲亢合并肝损害(至少有一项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率为71.6%,以谷丙转氨酶(ALT)异常最常见,发生率为37.7%;肝损害组中仅一项指标异常者61例(41.8%),以碱性磷酸酶(ALP)异常最常见,占50.8%(31/61).②肝损害组较正常组病程长,血FT3、FT4及TRAb水平明显增高,而两组间性别组成、年龄、甲状腺质量、24 h摄131I率、TPOAb、TG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谷草转氨酶与FT3,ALP与FT3、FT4,总胆红素与FT4,直接胆红素与FT3、FT4均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Graves甲亢合并肝损害的发生率较高,肝损害最常见的指标包括ALT、ALP水平异常,其发生与甲亢病程、甲状腺激素及TRAb水平密切相关.
张瑞国秦岚张又萍任众王俊起李佳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类
^131I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量效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接受^131I治疗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寻适合中国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的有效剂量范围。方法接受^131I治疗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共234例,年龄为8~17岁,平均甲状腺质量为(59.0±16.5)g。完善治疗前准备后,根据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的剂量将患者分为5个观察组,A组:1.11~〈1.48MBq/g,B组:1.48~〈1.85MBq/g,C组:1.85~〈2.22MBq/g,D组:2.22~2.59MBq/g,E组:〉2.59MBq/g,观察每组疗效,统计每组治愈率、好转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结果①234例患者中治愈152例(64.95%)、好转56例(23.93%)、甲减26例(11.11%),其中B组疗效最高。②治愈率:B组、C组、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68,P〉0.05),B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组及E组(Х^2=10.20和Х^2=5.49,P〈0.05),A组治愈率最低。③好转率:B组、C组、D组及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94,P〉0.05),A组的好转率显著高于B组、C组、D组和E组(Х^2=8.74、r=6.68、Х^2=7.01和r=11.12,P〈0.05)。④甲减发生率:A组、B组、C组及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71,P〉0.05),E组的甲减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和D组(Х^2=12.36、Х^2=11.58、F=9.37和Х^2=4.36,P〈0.05)。结论青少年Graves病患者接受^131I治疗安全有效,^131I治疗的首选剂量建议控制在1.48~2.59MBq/g,既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又不致于增加甲减发生率。
李佳秦岚任众张又萍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卡氮芥-聚乳酸缓释膜片抑制胶质瘤作用的研究
王金环鲁格徐新女苏同芳李牧刘萍祁建宾刘宏胜张又萍尹建忠
该课题采用标准医用PLA和临床治疗胶质瘤最常用的药物BCNU,研制了BCNU-PLA缓释剂。实验结果显示,该缓释剂在体内外释放特性稳定,局部浓度高,植入局部的药量是血液中的数倍,甚或是几十倍。全身毒性小,对植入局部及其相...
关键词:
关键词:胶质瘤抑瘤作用
脑膜瘤bFGF基因表达与增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膜瘤bFGF的异常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和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rn杂交和免疫组化对 3 7例脑膜瘤进行bFGF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及Ki 67标记指数的检测。结果 :2 2例Ⅰ级脑膜瘤bFGFmRNA有表达 ,6例Ⅰ级脑膜瘤无表达 ,Ⅱ、Ⅲ级脑膜瘤bFGFmRNA均有表达 ;bFGFmRNA总的阳性表达率为 83 8%。放射自显影片经薄层扫描仪扫描 ,所得的比值显示 ,Ⅱ、Ⅲ级脑膜瘤的比值为 0 82± 0 12 ,明显高于Ⅰ级脑膜瘤的比值 0 3 4± 0 0 6,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Ⅰ级脑膜瘤bFGF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率为 ( 2 9 7± 7 6) % ,Ⅱ、Ⅲ级为 ( 63 2± 11 7) % ,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P <0 0 0 1)。Ⅰ级脑膜瘤Ki 67标记指数为 ( 2 8± 1 1) % ,Ⅱ、Ⅲ级脑膜瘤Ki 67标记指数为 ( 6 5± 1 3 ) % ,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P <0 0 0 1)。结论 :bFGF的表达与脑膜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王金环浦佩玉徐新女张又萍刘宏胜刘萍祁建滨李牧
关键词:脑膜瘤BFGF基因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