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懿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术后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胰十二指肠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 3篇胰腺
  • 3篇十二指肠
  • 3篇十二指肠切除
  • 3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胰肠吻合
  • 2篇胰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肠吻合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人民...
  • 1篇邯郸市眼科医...

作者

  • 12篇张懿
  • 8篇田伯乐
  • 5篇胡伟明
  • 5篇张肇达
  • 4篇刘续宝
  • 4篇苏安平
  • 4篇麦刚
  • 4篇陆慧敏
  • 3篇唐莉
  • 3篇李振军
  • 2篇胡韬
  • 2篇王力
  • 2篇曾勇
  • 2篇王振亮
  • 2篇乐新会
  • 2篇王维国
  • 1篇范肃洁
  • 1篇高新博
  • 1篇岳鹏举
  • 1篇熊俊杰

传媒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眼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1例(英文)被引量:5
2009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胰外科于2007-03对1例2型糖尿病患者成功施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患者为男性,65岁,患2型糖尿病15年,合并肾功能衰竭5年,并出现糖尿病眼底病变、周围神经损害等症状。将供肾移植于左侧髂窝,供胰移植于右侧髂窝,胰腺外分泌引流采用经肠道、内分泌回流采用经体循环途径的术式。移植后第1天C肽即达正常水平,第4天血肌酐恢复正常,第11天血尿素氮恢复正常;血糖逐渐趋于稳定,第16天完全停用胰岛素。移植后3周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移植胰腺功能正常。无任何并发症。移植后已随访20个月,血糖稳定,完全停用胰岛素,肾功能正常。
田伯乐刘续宝胡伟明韩方海麦刚赵继春王莉陆慧敏张懿张肇达
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总结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变量分析得出: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171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手术时间(≥6h)、术后血红蛋白水平(<90g/L)、术中出血量(≥1000mL)为相关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171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术后血红蛋白水平(<90g/L)、术中出血量(≥1000mL)是影响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术中失血量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尽量纠正上述异常、减少术中失血有可能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张懿张肇达田伯乐刘续宝胡伟明麦刚曾勇李振军乐新会陆慧敏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
Lowe综合征合并青光眼1例
2023年
Lowe综合征为罕见的X连锁隐形遗传病,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本例患儿于白内障术后随访发现眼压升高,进而诊断为双眼青光眼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提示Lowe综合征患者各种临床表现可随成长逐渐显露,需长期随访,密切关注,及时干预。本例患儿发生了OCRL第22号外显子移码突变,该突变位点目前国内尚无文献报道,进一步丰富Lowe综合征的基因谱。
张懿唐莉
关键词: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
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内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PC)的疗效及术后复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2019年收治的235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囊肿复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35例患者PPC复发21例,总体治愈率为91.1%,出现并发症39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胰腺炎发作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OR=3.730,95%CI:1.403~9.914,P=0.008)、囊肿较小(OR=0.850,95%CI:0.728~0.993,P=0.041)是PPC内引流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囊肿-空肠Roux-en-Y引流(OR=2.234,95%CI:1.070~4.665,P=0.032)、囊肿较小(OR=0.810,95%CI:0.718~0.914,P=0.001)是PPC内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假性囊肿内引流是PPC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囊肿大小与PPC内引流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均相关。
叶俊卢山李振录张懿陆慧敏胡伟明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复发并发症
胰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2011年
目的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确定胰腺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胰腺组织之间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进而阐明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胰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胰腺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胰腺组织6对,提取总蛋白进行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经PDQuest软件分析,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差异蛋白质点经过切取、酶解后进行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 MS/MS)鉴定。质谱数据使用MASCOT搜索引擎对ExPASy蛋白质序列数据库进行检索,即获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鉴定出的部分蛋白质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经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共有97个点被确定为差异表达,其中31个点已被成功鉴定,23个蛋白上调,8个蛋白下调。这些蛋白质涉及体内不同的功能过程和蛋白家族,主要包括:糖酵解相关酶,透明质酸酶,Ⅰ、Ⅱ相代谢酶,金属蛋白酶,细胞骨架,Ca2+代谢相关酶等。免疫组化方法进一步证实了HYAL1表达上调,CYP2C8和GSTM2表达下调。结论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可筛选出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间存在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出的蛋白将为进一步阐述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很好的线索和帮助。
苏安平李振军田伯乐曹双双张懿王振亮胡韬Shah Ram Babu王维国
关键词:胰腺癌蛋白质组学
去除空肠浆膜层的胰肠黏膜-黏膜3层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去除空肠浆膜层的胰肠黏膜-黏膜3层(modifi ed triple-layer,MTL)吻合法运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胰肠吻合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胰瘘的危险因素,并与胰肠黏膜-黏膜的2层(two-layer,TL)吻合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科室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期间运用上述两种胰肠吻合法进行胰肠重建的PD患者的资料,共184例。统计分析胰瘘等并发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胰瘘的危险因素。结果 184例接受PD的患者中96例采用MTL法行胰肠重建,88例患者采用TL法行胰肠重建。2组患者术后总体胰瘘发生率为8.2%(15/184),其中MTL组有4例(4.2%),TL组有11例(12.5%),前者低于后者(P=0.03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指数、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胰肠吻合方式是胰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对于胰管直径≤3 mm时,TL法胰肠重建是胰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MTL与TL相比能降低PD后胰瘘的发生率,对于胰管直径≤3 mm的病例效果尤其明显。
徐松田伯乐苏安平张肇达张懿刘续宝胡伟明麦刚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胰瘘
血管活性肠肽瘤:1例报道及文献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报道1例胰腺VIPoma,同时检索国内文献得到49例胰腺VIPoma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此50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分泌性腹泻、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是胰腺VIPoma的主要临床表现,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增高具有诊断价值。经手术治疗,腹泻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对于远处转移患者,生长抑素、化疗、干扰素等治疗均有效。结论 VIPoma早期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典型临床症状、血浆VIP水平、影像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可改善预后,生长抑素等治疗可缓解症状,发生转移者也应积极治疗。
岳鹏举苏安平张懿杨敏王力田伯乐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血管活性肠肽血管活性肠肽瘤
眼科医务人员对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认知的问卷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眼科医务人员对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认知的现状。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微信平台的网络问卷1329份。方法“问卷星”平台问卷调查眼科医务人员对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认识及实际工作中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现状。主要指标眼科医务人员对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认知情况和满意度。结果1329份问卷中98.42%认为对青光眼患者进行连续性健康管理非常重要,但对青光眼管理现状满意者仅占17%,调查对象已开展青光眼疾病管理者占26.94%。66.37%有开展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想法但面临各种困难。57.56%支持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最应优先纳入连续性健康管理。52.82%认为慢病信息监测系统模式是最佳模式。年青光眼门诊患者数量大于3000人次的医院已开展了青光眼管理的比例(62.07%)较高(P<0.05);三级医院已开展青光眼管理的比例(31.1%)明显高于二级医院(14.8%)(P<0.05)。结论大多数眼科医务人员认识到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并有积极开展青光眼连续性健康管理的愿望。然而目前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规范化全面推广。
何梦廖晋英曾继红张鑫史吟雯张懿张洋洋张瑶唐莉
关键词:青光眼问卷调查
4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合文献及自身体会探讨如何从细节着手避免副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5月至2010年4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 126例资料。其中男性1 078例,女性3 048例,年龄8~102岁,平均51岁。急性胆囊炎409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2 87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786例,非结石性胆囊炎59例。结果 4 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共33例,约占0.8%。其中胆道损伤4例,术中胆囊动脉或胆囊床出血25例,术后戳孔处出血2例,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2例。另外,病理检查发现胆囊癌5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应该从手术开始、术中处理的多处细节预防。
王振亮李全生田伯乐张肇达张懿胡韬苏安平汪洵理王维国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胰腺断面胰管的解剖位置影响术后胰瘘的发生
2022年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术中胰腺断面上胰管所处位置对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资料,比较术中胰腺断面与术前CT横断面图像中胰管中心到胰腺边缘距离测定值的一致性,对术后胰瘘的发生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判断胰肠吻合术中胰腺断面上胰管所处位置是否对术后胰瘘的发生造成影响。结果本研究总计纳入患者373例,选取其中44例患者于术中测量胰管中心到胰腺边缘的短距与胰腺断面处总厚度的比值为0.41±0.09,其术前影像学测量值为0.40±0.10,两种测量方法的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测值=0.916(>0.75),P<0.001,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高[OR=1.276,95%CI为(1.154,1.411),P<0.0001]和胰腺质地软[OR=2.771,95%CI为(1.558,4.927),P=0.001]是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随着患者胰管中心到胰腺边缘的短距与胰腺总厚度的比值增大,术后胰瘘发生的风险降低[OR=0.875,95%CI为(0.840,0.911),P<0.0001]。结论患者BMI较高和胰腺质地软是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胰管中心远离胰腺边缘时术后胰瘘发生风险降低;根据术前影像学测量的胰管中心到胰腺边缘的短距与胰腺总厚度的比值可用于评估术后胰瘘发生风险。
李昂芝陈浪熊俊杰张懿王力侯圣忠田伯乐
关键词:胰肠吻合术后胰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