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玉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科技成果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须家河组
  • 2篇油气
  • 2篇储集
  • 1篇地质
  • 1篇多尺度
  • 1篇信息融合
  • 1篇信息融合技术
  • 1篇须二段
  • 1篇岩性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岩性油气藏勘...
  • 1篇油藏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藏勘探
  • 1篇油气地质
  • 1篇融合技术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统
  • 1篇上三叠统
  • 1篇上三叠统须家...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张晓玉
  • 2篇陈策
  • 2篇吴胜和
  • 2篇曹金英
  • 2篇徐樟有
  • 1篇候加根
  • 1篇岳大力
  • 1篇姜波
  • 1篇王志章
  • 1篇曾小英
  • 1篇高怡玲
  • 1篇王凤刚
  • 1篇赵艳
  • 1篇韩宝东
  • 1篇唐第官
  • 1篇姜韬
  • 1篇张小青

传媒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5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大港地区浅层油藏储层非均质模式与提高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吴胜和候加根王志章岳大力曹金英高怡玲陈策姜韬张晓玉
该项目由大港油田分公司科技信息处下达,经第一采油厂委托,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负责完成,执行期限为2006年11月30日至2007年11月30日。该项目属于大港油田分公司《大港复杂断块油田井间剩余油预测及挖潜技术研究》项...
关键词:
国内外前陆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研究
唐第官陈策张晓玉
该项目自开始工作以来,主要调研分析了2001年以来国内外有关前陆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和识别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Dialog国际联机系统(600个数据库)、美国、欧洲、日本专利数据库、EI《工程索引》、AAPG《美国石油...
关键词:
关键词:识别技术
新场地区须家河组裂缝性储层预测研究
裂缝性储层预测研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对于以低孔、低渗为特征的裂缝性储层的预测方法备受关注。针对裂缝性储层预测这一世界性难题,本论文以川西坳陷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为例,开展了裂缝性储层...
张晓玉
关键词:须家河组裂缝性储层成岩储集相
文献传递
多尺度油气地质信息融合技术及软件研究
徐樟有韩宝东曹金英王凤刚姜波张晓玉
油气地质信息表现为很强的多尺度特征,包括超大尺度的遥感卫片、大尺度的地震资料、中尺度的测井录井数据、小尺度的岩心测试资料、微尺度的分析化验资料等信息,不同尺度信息之间存在的数学的、物理的、统计的关系,需要深入剖析,才能在...
关键词:
关键词:数据管理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二段储集层成岩-储集相及其成岩演化序列被引量:32
2008年
通过对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二段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的研究,认为储集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自生矿物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3种成岩作用类型。储集层成岩-储集相可以划分成5种,即强溶蚀成岩-储集相、绿泥石衬边粒间孔成岩-储集相、压实压溶成岩-储集相、碳酸盐胶结成岩-储集相和石英次生加大成岩-储集相。不同的储集层成岩-储集相由于经历了不同的成岩演化序列,使得储集层中的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的形成条件各不一样,储集层中孔隙的保存主要决定于孔隙被压实、自生矿物的充填、多期的溶蚀作用等因素,并与孔隙中发育的绿泥石衬边有紧密联系。在上述5种成岩-储集相中,有效的成岩-储集相只有2种,即强溶蚀成岩-储集相和绿泥石衬边粒间孔成岩-储集相,它们对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二段优质储集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他几种成岩-储集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是无效的。
徐樟有吴胜和张小青赵艳曾小英张晓玉
关键词: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