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汝婷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0篇放疗
  • 6篇宫颈
  • 6篇宫颈癌
  • 5篇图像引导
  • 4篇仰卧
  • 4篇仰卧位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引导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图像引导放疗
  • 3篇腔内
  • 3篇近距
  • 3篇近距离放疗
  • 3篇摆位
  • 3篇摆位误差
  • 3篇CT引导
  • 2篇调强
  • 2篇胸段
  • 2篇胸段食管

机构

  • 17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张汝婷
  • 13篇周菊英
  • 10篇徐晓婷
  • 9篇蒋华
  • 8篇徐文涛
  • 8篇秦颂兵
  • 7篇郭建
  • 5篇李莉
  • 4篇龚唯
  • 3篇蔡晓君
  • 3篇倪婕
  • 1篇姬磊
  • 1篇王利利
  • 1篇马辰莺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发支气管肺癌CT引导后装放疗小样本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随着有效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的使用,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随之而来的是局部复发的患者日益多见。腔内近距离放疗(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ILBT)被公认为是一种可应用于无临床手术机会的支气管恶性肿瘤患者的二线治疗方式。本试验通过随访研究以评价CT引导的高剂量率ILBT治疗复发支气管肺癌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06-01-2015-09-30收治的15例复发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利用Kaplan-Meier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5例复发支气管肺癌的患者均接受ILBT,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全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1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1例,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1例,总有效率(response rate,RR)86.7%(13/15),疾病控制率(CR+PR+SD)93.3%(14/15)。患者在ILBT后第1、2、4和8周末时的气促评级均显著减少,P〈0.001。ILBT后的平均局部缓解期为(5.27±3.35)个月,中位局部缓解期为3.24个月,联合支气管介入治疗(P=0.013)及ILBT累积剂量〉20Gy(P=0.013)可提高局部有效率。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PFS)为9.5个月(95%CI:12.2~16.5个月),平均PFS为(15.8±14.4)个月,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rival,OS)23.0个月(95%CI:25.0~30.0个月),平均OS(28.0±17.0)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93.3%(14/15)和40.0%(6/15)。主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痉挛和咯血,其次为咳嗽、气促、乏力、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 CT引导的ILBT治疗复发支气管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姑息治疗方式,值得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马辰莺徐晓婷张汝婷秦颂兵周菊英
关键词:腔内近距离放疗高剂量率外照射放疗
基于CT引导分析宫颈癌不同后装治疗方案的剂量学差异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研究宫颈癌在CT引导下进行三维近距离放疗(image guided brachytherapy,IGBT)与常规二维近距离放疗下的剂量学差异,以探讨IGBT在控制肿瘤和危及器官损伤方面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15例接受腔内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每次腔内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高危临床靶体积(HRCTV)及膀胱、直肠.用Oncentra计划系统设计计划,HRCTV采用D90、适形指数评价,危及器官采用D0.1cc评价.每次治疗分别制定两个治疗计划,设定目标函数的三维逆向优化计划、常规A点给定剂量的二维计划.两组计划参数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三维逆向计划A点剂量、D90、V100、CI均高于二维常规计划(P=0.000,0.000,0.005,0.002);三维计划的膀胱D0.1cc略高于二维计划(P膀胱=0.606,0.196),但二维计划中膀胱D0.1cc〉处方剂量的占10.25%,且最大值高达117.78%处方剂量,而三维计划膀胱D0.1cc最高量为90.67%处方剂量;二维计划的直肠D0.1cc略高于三维计划(P=0.142),二维计划中直肠D0.1cc〉处方剂量的有17.86%,且最大值高达138.37%处方剂量,而三维计划直肠D0.1cc最高量为92.17%处方剂量.结论 CT引导的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较常规二维放疗明显提高了靶区剂量及适形度,未明显增加危及器官剂量,能避免正常组织剂量热点,安全性较好.
张汝婷徐玥靓周菊英徐晓婷
关键词:宫颈癌近距离放疗剂量体积直方图
锥形束CT不同扫描条件的剂量测量
背景与目的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及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之后的高精放疗技术.通过机载的千伏级锥形束CT扫描得到的CBCT图像和计划参考CT图像配准之后可以校正摆位误差,然而CBCT扫描类似诊断CT扫描,都是利用...
徐文涛蒋华张汝婷周菊英
影像引导的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背景及目的 体外放射治疗联合腔内近距离照射是宫颈癌放疗的经典组合方式,腔内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38年发展的曼彻斯特方法确定A、B点为剂量参考点,用点剂量代替了以往以经验治疗为主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张汝婷徐晓婷龚唯李莉倪婕郭建周菊英
CBCT引导下胸段食管癌图像引导放疗不同配准方法的对比研究
张汝婷徐文涛蒋华
CBCT引导下胸段食管癌图像引导放疗不同配准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图像配准精度是IGRT技术的关键,影响配准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不同观察者、不同病变部位、图像质量、不同配准方式和配准框大小等。本研究针对胸段食管癌患者分析,CBCT图像引导摆位中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配准精度的影响,确定...
徐文涛张汝婷蒋华
关键词:CBCTIGRT
基于仰卧位全脑全脊髓无缝整体调强技术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基于仰卧位情况下开展全脑全脊髓无缝整体调强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患者在仰卧位下使用头部面膜加体部真空垫固定组合,根据患者身高使用固定间距( 20~25 cm)的3个中心坐标. 3个中心计划共13个野,在衔接部射野重叠2~3 cm左右,采用固定钨门,逆向优化的方式进行整体计算.对3个等中心和两个射野重叠处靶区分别进行平面剂量通过率及绝对点剂量验证分析.治疗前对3个中心一次性摆位后进行3个中心CBCT扫描,分别得出3个中心在同一坐标系中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误差,并作整体分析.结果 28例患者颈、胸、腹射野等中心点、颈胸射野衔接点、胸腹射野衔接点的平面剂量γ百分通过率和点剂量百分剂量偏差平均分别为99. 36%、99. 60%、99. 75%、94. 77%、95. 09%和1. 56%、-1. 56%、0. 52%、-0. 76%、-1. 68%. 28例患者共进行162组图像引导放疗,获得486次各中心CBCT图像的摆位偏差,其中颈、胸、腹各中心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 17、0. 10、0. 02 mm,0. 06、0. 04、0. 46 mm,0. 19、0. 26、0. 41 mm.结论 基于仰卧位全脑全脊髓无缝整体调强技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蔡晓君郭建周菊英蒋华张汝婷徐文涛徐晓婷秦颂兵
关键词:摆位误差
图像引导基于仰卧位全脑全脊髓调强治疗的靶区外扩边界分析
目的 仰卧位全脑全脊髓定位技术因治疗靶区过长、多中心衔接、摆位部位的不直观,及定位模体选择的差异性等因素,在临床一直未得到普及.利用CBCT图像分析跟踪了全脑全脊髓多中心及衔接部位的治疗分次间误差情况,并以此误差研究基于...
郭建周菊英秦颂兵徐晓婷蔡晓君蒋华张汝婷徐文涛
IGRT验证食管癌不同固定方法的摆位误差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应用IGRT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测量胸段食管癌放疗的摆位误差,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胸上段、中段食管癌摆位误差。方法对48例接受3D-CRT或IMRT的胸部上段和中段食管癌患者,每周1次kV-CBCT扫描,连续扫描6周,共获得288组CBCT图像,头颈肩模组(24例,包括胸上段和中段各12例)和真空垫组(24例,包括胸上段和胸中段各12例),按骨性配准+手动配准,得出的3个方向左右(X)、头脚(Y)、腹背(Z)线性误差和Z轴向旋转误差(RTN)的平均摆位误差数据。结果48例患者治疗开始前的CBCT共288次,分别分析食管癌上段和中段两种不同固定方法下的摆位误差,在X、Y、Z及RTN方向,胸上段组分别为头颈肩组1.26±0.68 mm、1.43±0.67 mm、1.88±0.99 mm、1.05±0.56°,真空垫组1.31±0.59 mm、2.16±1.05 mm、1.97±1.07 mm、1.72±0.54°,X(t=-0.31,P=0.754)、Y(t=-3.08,P=0.003)、Z(t=-0.31,P=0.757)、RTN(t=-4.56,P=0.001);胸中段组分别为头颈肩组1.11±0.52 mm、1.97±0.95 mm、1.72±0.78 mm、1.14±0.58°,真空垫组1.18±0.52 mm、2.37±1.24 mm、1.91±1.53 mm、1.61±0.65°, X(t=-0.63,P=0.531)、Y(t=-1.66,P=0.101)、Z(t=-0.690,P=0.492)、RTN(t=-3.52,P=0.001)。结论食管癌两种常用的固定方式中,头颈肩模对于胸部中上部位的控制性优于真空垫,尤以Y方向明显,摆位误差小。中下段食管癌头颈肩模与真空垫两种固定方法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蒋华周菊英徐文涛郭建姬磊张汝婷
关键词:食管肿瘤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
膀胱提前准备下前列腺患者体表线的应用
2024年
比较参考不同部位的体表线在前列腺精准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中心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25例的前列腺癌患者,分别采用A组:对两侧髂前上棘的体表线和B组:对中间的体表线进行摆位,每位患者定位、放疗前均按流程进行肠道膀胱准备,每次治疗前均提前嘱咐患者排便以及喝水憋尿,分两次共喝500ml,保证治疗时的膀胱充盈。采集FBCT图像(图像采集参数:120KV,150mAs,层厚3mm)与通过定位CT获得的配准图像进行图像配准,规范配准范围和配准算法,记录高度(VRT)、头脚(LNG)、左右(LAT)三个方向摆位误差数据,分析2种不同体表线应用下3个方向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与年龄、体重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 通过166组回顾性数据,A组高度、头脚的摆位误差均值(1.28mm、2.06mm)均小于B组(1.52mm、2.43mm)P<0.01。摆位误差与年龄、BMI均不相关。结论 摆位精准方面,对两侧髂前上棘的体表线要优于对中间体表线。
吴珺蒋华张汝婷郑广越周滨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摆位误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