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胰岛素对缺血再灌注肾小管细胞的保护作用
- 2004年
- 本实验采用生化和HE染色技术,研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及胰岛素对肾IR的作用。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为5%正常兔血清;损伤组为5%损伤血清(肾缺血1小时,灌注2小时后采血);保护组为5%损伤血清+胰岛素100mU/L,分别作用于MDCK细胞株(犬肾小管细胞)。
- 张艳敏郭勇赵宏贤
- 关键词:胰岛素肾小管细胞血清缺血再灌注肾缺血生化
- 胰岛素对肾小管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体外肾小管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体外肾小管细胞损伤模型。取肾小管细胞,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正常兔血清(SC组)、再灌注损伤兔血清(SIR组)和再灌注肾损伤兔血清+胰岛素(IN组)处理培养48h后,分别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肾小管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钙ATP酶(Ca2+-ATPase)活性、一氧化氮(NO)和培养液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细胞组化染色检测肾小管细胞内SDH活性。结果:IN组与SIR组比较,肾小管细胞内SOD、SDH、Ca2+-ATPase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上清液MDA、LDH、NO含量显著下降(P<0.05);细胞组化染色显示IN组SDH颗粒密集,着色较深,而SIR组颗粒稀疏,着色浅淡。结论:胰岛素对损伤肾小管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为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并减轻细胞内Ca2+超载,促进细胞能量代谢。
- 张艳敏郭勇冯志强王琼
- 关键词:胰岛素肾小管再灌注损伤
- 肝移植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及PGE_1对其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肝移植大鼠术后早期肝窦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及前列腺素E1(PGE1)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两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其中A组为正常大鼠空白对照组 ,B组为正常大鼠供体肝移植手术对照组 ,C组为休克性大鼠供体肝移植实验对照组 ,D组为PGE1保护的休克性大鼠供体肝移植实验组 ,每组各 8只。肝移植各组 (无特别说明均指受体 )于术后 6h取血 ,检测其血清中的肝脏酶学 (ALT、LDH )、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 ,以及血浆内皮素 (ET)水平 ,并取肝组织作常规病理学检查 ,比较各组有无差异。结果 各移植组供肝冷保存时间及无肝期均接近 ,分别为 (2± 0 .5 )h和 (15± 3 )min ;B、D组术后 6h全部存活 ,存活率 10 0 % ;C组术后 6h存活 5只 ,存活率 62 .5 %。与C组比较 ,D组ALT、LDH、MDA、ET明显降低 (P<0 .0 5 ) ,NO明显升高 (P<0 .0 5 )。C组肝脏病理学检查发现有明显的组织学损害 ,而B、D组肝脏组织结构基本完好。结论 肝移植可造成肝窦内皮细胞明显损害 ,血清NO和血浆ET水平可较好地反映肝窦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PGE1通过稳定血流动力学和稳定肝窦内皮细胞质膜 ,可减轻移植肝肝窦内皮细胞的损害。
- 田根东何延政张艳敏何春水
- 关键词:肝移植肝窦内皮细胞PGE1
- PGE_1对大鼠休克性供体移植肝的保护作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应用前列腺素E1 对大鼠重度休克性供体移植肝的保护作用。方法 :“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B组为正常大鼠供体原位肝移植手术对照组 ,C组为休克性大鼠供体原位肝移植实验对照组 ,D组为PGE1 保护的大鼠休克性供体原位肝移植实验组。检测术后 6h(或自然死亡时 )血清ALT、NO、MDA、SOD ,比较组间差别 ;同时取肝组织做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B组、D组术后 6h全部存活 (8 8) ,C组术后 6h存活 5只 (5 8)。D组与C组比较ALT、MDA明显降低 (P <0 .0 5 ) ,NO明显升高 (P <0 .0 5 ) ,D组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病理学检查见C组有严重的组织学损害 ,D组组织学改变轻微。结论 :重度休克大鼠在无任何保护性措施情况下不适合于作为肝移植供体。PGE1 对大鼠休克性供体移植肝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为提高内源性NO含量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 ,改善微循环从而消除“无复流”现象 ,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质膜从而发挥多种细胞保护作用。
- 陈明田根东何延政张艳敏
- 关键词:前列腺素E1休克肝移植
- 一氧化氮/内皮素平衡关系与移植肝功能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大鼠肝移植术后早期一氧化氮 (NO ) /内皮素 (ET )平衡关系的改变 ,探讨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 ,观察前列腺素E1 (PGE1 )的干预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各组n =8) :(1)正常对照组 (A组 ) ;(2 )手术对照组 (B组 ) ;(3 )实验组 (C组 ) ;(4 )PGE1 干预组 (D组 )。采用“双袖套法”建立肝移植模型。检测和比较受体术后 6h血液ALT ,AST ,NO和ET水平 ,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 术后 6hB ,D组全部存活 (10 0 % ) ,C组存活 5只 (62 .5 % )。与C组比较 ,D组ALT ,AST ,ET明显降低 (P <0 .0 5 ) ,NO明显升高 (P <0 .0 5 )。NO ,ET及NO /ET值与ALT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依次为r =-0 .681,0 .793和 -0 .73 2 )。C组肝脏见明显的组织学损害 ,B ,D组组织结构基本保存完好。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血液NO ,ET水平及NO /ET比例关系 ,较好地反映了肝脏内皮细胞的功能状况。PGE1 可减轻肝血窦内皮细胞的损害 ,保护了移植肝功能。
- 田根东何延政张艳敏杨辉曾宏钟武
- 关键词:肝移植一氧化氮内皮素
- 肾脏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3年
- 张艳敏郭勇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肾功能衰竭肾脏疾病尿崩症
-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深入推进“学科德育”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作用,根据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特色,通过讨论、讲座、线下线上相结合等多种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在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在潜移默化中贯彻落实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契合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 王富武张晓丽郭雨霁张艳敏刘倩郝爱军刘尚明
-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