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飞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入路
  • 2篇神经导航
  • 2篇神经监测
  • 2篇神经瘤
  • 2篇听神经
  • 2篇听神经瘤
  • 2篇切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技术
  • 2篇文献复习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技术
  • 2篇复习
  • 2篇靶向
  • 1篇单鼻孔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监测
  • 1篇蝶窦
  • 1篇蝶窦入路

机构

  • 8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8篇张鹏飞
  • 8篇徐如祥
  • 7篇赵浩
  • 7篇李文德
  • 7篇陈立华
  • 7篇李运军
  • 7篇魏群
  • 6篇于斌
  • 4篇高进宝
  • 3篇高进保
  • 2篇沈春森
  • 1篇马建华
  • 1篇罗永春
  • 1篇张洪钿
  • 1篇袁晓敏
  • 1篇张振海
  • 1篇党圆圆
  • 1篇樊娟
  • 1篇张国良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层粘连蛋白靶向NT3促进创伤性脑损伤的修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制能与层粘连蛋白牢固结合的含有层粘连蛋白(laminin)结合域的NT3(LBDNT3),探讨其与损伤后增多的层粘连蛋白结合促进脑损伤的修复机理。方法 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PBS组(10只)、NT3组(10只)、LBD-NT3组(10只),制作液压打击模型后注射对应的PBS或因子,利用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评分,1个月后处死大鼠,通过大鼠脑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各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增减,用SPSS 19.0统计学做统计分析。结果 LBD-NT3组大鼠的水迷宫实验表现更好,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P=0.845>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956>0.05;与PBS相比,P=0.006<0.05;与NT3组相比,P=0.089>0.05。笔者进一步得出,第17、18天,NT3组大鼠和LBD-NT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元细胞较多,胶质细胞较少,LBD-NT3与PBS组、NT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LBD-NT3和体内增多的laminin结合后,大鼠脑组织损伤相对较小,周围的神经元较多,胶质细胞较少,功能保留较好。
樊娟张振海张国良沈春森罗永春袁晓敏张鹏飞党圆圆徐如祥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创伤性脑损伤神经营养因子-3
转铁蛋白靶向脂质体转导SDF-1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转铁蛋白靶向脂质体将外源性SDF-1基因跨血脑屏障转运至脑缺血大鼠脑内,观察SDF-1在脑缺血大鼠脑内的表达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脑缺血大鼠分为两组,分别注射Tf-SDF-1-PLs和生理盐水,观察SDF-1是否可以进入脑内实现高表达,并对新生血管、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血流量进行检测,评估Tf-SDF-1-PLs的治疗作用。结果药物注射24h后,Tf-SDF-1-PLs治疗组可见SDF-1 mRNA在脑内表达升高,而生理盐水注射组无SDF-1mRNA表达。药物注射48h后,检测脑中SDF-1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脑中SDF-1染色,提示Tf-SDF-1-PLs治疗组的SDF-1蛋白表达均高于生理盐水注射组(P<0.05)。药物注射21天后,Tf-SDF-1-PLs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生理盐水注射组(P<0.05),新生血管数量高于生理盐水注射组(P<0.05),恢复的脑血流高于生理盐水注射组(P<0.05)。激光共聚焦结果提示SDF-1主要在胶质细胞中表达,Tf-SDF-1-PLs治疗组脑缺血大鼠的体重恢复早于生理盐水注射组。结论 Tf-SDF-1-PLs可以将SDF-1基因转运到脑缺血大鼠脑内,实现高表达。SDF-1可以发挥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进而促进了脑血流量的恢复,有助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
赵浩马建华李运军李文德高进保张鹏飞于斌陈立华魏群徐如祥
关键词:转铁蛋白缺血性脑卒中
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在脑脓肿治疗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在脑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手术治疗的11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1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引导下脓肿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术,手术时间(56±12)min,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所有病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安全、准确、有效,可作为脑脓肿穿刺抽吸和引流的首选技术手段。
李文德李运军赵浩高进保张鹏飞于斌陈立华魏群徐如祥
关键词:脑脓肿引流术无框架立体定向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脑脊液鼻漏的预防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脑脊液鼻漏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脑科医院自2000年2月至2013年10月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进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4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脑脊液鼻漏发生的原因及预后。结果 发生脑脊液鼻漏共31例.切除肿瘤导致脑脊液漏者19例.术中随瘤顶脱落发生鞍膈破损者7例,肿瘤溢出过快导致脑脊液漏者1例,切开硬膜位置不当导致脑脊液漏者3例,误穿刺鞍膈者1例。全部病例经术中、术后处置均获治愈,无再次手术。结论 根据术前影像特点,手术中精确、适度切开鞍底骨质及硬膜,注意肿瘤切除的技巧可预防脑脊液鼻漏的发生。
魏群李运军沈春森李文德赵浩于斌高进宝张鹏飞陈立华徐如祥
关键词: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脑脊液鼻漏
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4年
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及脑神经上,幕上多于幕下,最常见于幕上皮质下的深部白质.而单纯累及脑神经的海绵状血管瘤却非常罕见,发生率不到海绵状血管瘤总发病率的1%。文献报道视神经似乎更易受到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响,单纯发生于神经叉者十分罕见,笔者在国内数据库中仅见6例报道[2-7]。2013年1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收、冶1例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陈立华张洪钿徐如祥魏群李运军李文德赵浩高进宝张鹏飞于斌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视交叉额外侧入路
神经导航辅助经内听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总结术中神经导航应用于听神经瘤的经验,探讨面听神经保留的显微外科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听神经的保护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术中神经导航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听神经瘤。术中神经导航定位静脉窦,引导内听道后壁磨除。27例术中行脑干诱发电位监测。结果肿瘤全切31例,全切除率为100%。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3.6%。肿瘤切除3个月后复查,面神经功能Ⅰ~Ⅱ级27例(87.1%),Ⅲ~Ⅳ级4例(12.9%)。解剖未能保留的2例,术中均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导航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听神经瘤切除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术中神经导航和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是提高肿瘤全切除、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护率的关键。
陈立华徐如祥魏群李运军李文德赵浩高进宝张鹏飞于斌
关键词:听神经瘤神经导航神经监测显微外科技术
Meckel腔表皮样囊肿的诊治(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4年
目的探讨Meckel腔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Meckel腔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3例囊肿均全切。术后随访3-8个月未见囊肿复发。结论Meckel腔表皮样囊肿术前诊断主要依靠MRI,根据囊肿的大小选择颞下硬膜内入路或颞下一经岩骨嵴手术入路可全切除囊肿,并取得良好效果。
李文德李运军赵浩高进保张鹏飞陈立华魏群徐如祥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MECKEL腔显微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总结微侵袭方法处理听神经瘤的经验,探讨面、听神经保护的显微外科技巧,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的保护率。方法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乙状窦后一内听道人路显微外科切除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293例,其中287例患者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听神经并确定神经的完整性。31例患者采用术中神经导航定位静脉窦,引导内听道后壁的磨除。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289例(98.6%),次全切除4例;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278例(94.9%1,解剖未能保留的9例,术中8例行面神经端一端吻合,1例行副神经移植。肿瘤切除3个月后复查面神经功能显示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Ⅰ~Ⅱ级247例(84.3%),Ⅲ-Ⅳ级33例(15.7%1,Ⅴ级7例;术前尚存有效听力的33例患者,术后9例保留有效的听力(27.3%);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听神经瘤切除的安全性、微创性和手术疗效,以及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护率。
陈立华赵浩魏群李运军李文德高进宝张鹏飞于斌徐如祥
关键词:听神经瘤神经导航神经监测显微外科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