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修礼

作品数:360 被引量:3,517H指数:2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3篇期刊文章
  • 1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78篇耐药
  • 101篇抗菌
  • 98篇耐药性
  • 78篇药物
  • 76篇细菌
  • 74篇菌药
  • 68篇杆菌
  • 65篇抗菌药
  • 60篇抗菌药物
  • 53篇药性分析
  • 53篇耐药性分析
  • 46篇球菌
  • 43篇体外
  • 43篇体外抗菌
  • 40篇病原菌
  • 39篇葡萄球菌
  • 34篇铜绿
  • 33篇单胞菌
  • 32篇铜绿假单胞
  • 32篇铜绿假单胞菌

机构

  • 340篇第四军医大学...
  • 30篇第四军医大学
  • 28篇天津医科大学...
  • 25篇复旦大学
  • 23篇中南大学
  • 20篇江苏省人民医...
  • 2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9篇兰州大学第二...
  • 19篇浙江大学医学...
  • 18篇北京大学
  • 1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7篇新疆医科大学...
  • 16篇北京医院
  • 16篇北京协和医院
  • 1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篇陕西省人民医...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60篇徐修礼
  • 146篇孙怡群
  • 129篇郝晓柯
  • 117篇刘家云
  • 116篇樊新
  • 57篇杨佩红
  • 49篇马越云
  • 48篇张建芳
  • 47篇周珊
  • 38篇陈潇
  • 27篇胡志东
  • 25篇于文彬
  • 24篇彭道荣
  • 24篇张鹏亮
  • 23篇程晓东
  • 22篇俞云松
  • 19篇刘文恩
  • 19篇孟灵
  • 18篇苏明权
  • 15篇季萍

传媒

  • 34篇中华医院感染...
  • 2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6篇中国感染控制...
  • 1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2篇国际检验医学...
  • 8篇中国临床药理...
  • 8篇现代检验医学...
  • 6篇第三届全国细...
  • 5篇中国药物与临...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临床检验杂志
  • 4篇中国麻风皮肤...
  • 4篇西南国防医药
  • 4篇第九届西北五...
  • 3篇国外医学(临...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检验医学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7篇2017
  • 26篇2016
  • 38篇2015
  • 38篇2014
  • 18篇2013
  • 12篇2012
  • 22篇2011
  • 26篇2010
  • 13篇2009
  • 25篇2008
  • 17篇2007
  • 19篇2006
  • 23篇2005
  • 15篇2004
  • 12篇2003
  • 10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3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iascie Pr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系统临床应用评估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Diascie Pro 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系统(简称Diascie Pro Bact)与Copan Wasp全自动微生物前处理系统(简称Copan Wasp)及手工法的微生物分离效果,评估Diascie Pro Ba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痰、中段尿样本各50例,分别采用Diascie Pro Bact和Copan Wasp及手工法进行划线接种和分离培养。痰样本采用四区划线方式,35℃5%CO_2孵育箱培养;中段尿样本采用连续划线方式,35℃普通孵育箱培养。24 h后观察2种样本的细菌生长情况,并对其分离的菌种数量、细菌生长量、有效单个菌落分离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1)分离菌种数量。痰样本中Diascie Pro Bact分离0(无细菌生长)、1、2及≥3种菌的样本分别为1、16、8和25例,Copan Wasp分别为1、14、10和25例,手工法分别为2、14、9和25例;中段尿样本中Diascie Pro Bact分离0(无细菌生长)、1、2及≥3种菌的样本分别为20、16、8和6例,Copan Wasp分别为18、17、9及6例,手工法分别为19、18、7和6例。3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生长量。对于痰样本,Diascie Pro Bact分离细菌≤10×10~3、100×10~3、1 000×10~3及≥10 000×10~3 cfu/mL的样本分别为4、5、8和33例,Copan Wasp分别为5、5、9和31例,手工法分别为6、7、10和27例;对于中段尿样本,Diascie Pro Bact分离细菌0(无细菌生长)、10~3~10~4、10~4~10~5和>10~5 cfu/mL的样本分别为20、8、5和17例,Copan Wasp分别为18、9、6和17例,手工法分别为19、7、6和18例。3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有效单个菌落。对于痰样本,Diascie Pro Bact为9.78±5.37,Copan Wasp为10.48±5.59,手工法为8.82±5.31;对于中段尿样本,Diascie Pro Bact为8.78±4.38,Copan Wasp为9.74±4.49,手工法为7.33±5.03。3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ascie Pro Bact各性能指标与Copan Wasp和手工法无明显差异,可替代手工法应用于临床,以提高菌落分离�
郑恬徐修礼白露周柯陈潇郝晓柯
关键词:细菌学技术接种数字成像
ICU鲍氏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分析其基因同源相关性,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3-8月ICU分离的68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PCR扩增7个管家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与PubMLST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使用eBURST软件对ST数据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 68株鲍氏不动杆菌被分为13个ST基因型,其中新发现2个ST基因型,其他11个ST基因型均属于克隆复合体92,具有同源相关性。结论医院ICU的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基因同源相关性,并呈现出水平传播的趋势。
杨玉琪郝晓柯马越云苏明权徐修礼刘家云周珊唐海斌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病原菌的生长特性及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目的:了解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atal bacteria granulome after trauma,FBGT)病原菌的培养分离方法及常用抗菌药的体外抗菌活性,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改良兔脑厌...
徐修礼刘家云张鹏亮程晓东徐焰郝晓柯高天文齐显龙
文献传递
一株大肠杆菌宽宿主谱噬菌体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正>近年来,噬菌体的抗菌作用受到密切关注。但试图将噬菌体引入实际应用的研究者都明确认识到,噬菌体宿主谱狭窄的特点会影响其应用效果,限制其应用范围。噬菌体作为抗菌制剂的应用前景还有赖于突破其对宿主菌识别和裂解的特异性限制...
徐焰熊鸿燕苏明权彭道荣徐修礼郝晓柯
文献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特点及其同源性,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3—8月ICU患者各类感染标本分离的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CR方法扩增7个管家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获得菌株ST分型,对ST分型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 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可以扩增出7个管家基因的特异性产物;共分为10个ST基因型,其中2个基因型为新发现的ST型(STn1和STn2),1个为国内新发现的ST型(ST675)。ST239是ICU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ST型别,占74.20%,分布于6个ICU,分布范围最广;其次为ST5,分布于3个ICU。62株菌株在系统进化树上形成7个主要分支,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5株,占88.71%。结论医院ICU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并且少数型别表现出集中分布趋势。
杨玉琪徐修礼马越云史皆然周珊周磊郝晓柯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基因同源性
1例心、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手术前后菌群变化分析
2010年
徐修礼张鹏亮孙怡群樊新刘家云郝晓柯
关键词:手术菌群变化
纹带棒状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杨佩红康蓓佩周柯徐修礼
63229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我院2007年至2013年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BACTEC全自动血培养仪对63229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细菌鉴定应用全自动细...
冯琳涵徐修礼樊新刘家云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某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 IRPA 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西安地区4所三级医院2013年2-10月IRPA感染患者103例(病例组),同期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03例(对照组),对IRPA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住院时间≥4周、慢性肺部疾病、入住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分离出IRPA前2周使用过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早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是IRPA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选取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4周(OR95% CI:1.44~139.73)、机械通气(OR95% CI:2.96~267.75)以及分离出IRPA前2周使用过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OR95% CI:2.65~154.34)是IRPA 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医院应针对IRPA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期降低IRPA感染的风险。
王丽娟李武平徐修礼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868
2015年
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5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65位专家参与,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在充分收集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黄勋邓子德倪语星邓敏胡必杰李六亿李家斌周伯平王选锭宗志勇刘正印任南李卫光邹明祥徐修礼周建英侯铁英鲜于舒铭胡成平艾宇航王玉宝秦秉玉刘进吴佳玉郑波孙树梅赵鸣雁吴安华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泛耐药全耐药MDRXDRPDR医院感染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