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家云

作品数:253 被引量:771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期刊文章
  • 9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0篇医药卫生
  • 20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7篇耐药
  • 48篇杆菌
  • 47篇基因
  • 42篇细胞
  • 42篇结核
  • 38篇抗菌
  • 31篇药物
  • 29篇菌药
  • 29篇分枝杆菌
  • 27篇耐药性
  • 27篇结核分枝杆菌
  • 27篇抗菌药
  • 26篇抗菌药物
  • 25篇腺癌
  • 23篇球菌
  • 23篇活性
  • 21篇葡萄球菌
  • 18篇体外
  • 18篇前列腺
  • 17篇前列腺癌

机构

  • 201篇第四军医大学...
  • 53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甘肃省人民医...
  • 4篇青海省人民医...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河北省人民医...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兰州大学第一...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兰州大学第二...
  • 3篇江苏省中医院
  • 3篇宁夏自治区人...
  • 3篇宁夏医学院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青海医学院附...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3篇刘家云
  • 149篇郝晓柯
  • 117篇徐修礼
  • 79篇苏明权
  • 70篇马越云
  • 59篇孙怡群
  • 59篇樊新
  • 43篇周珊
  • 28篇张建芳
  • 28篇杨佩红
  • 25篇程晓东
  • 22篇岳乔红
  • 20篇龙铟
  • 20篇杨安钢
  • 18篇张鹏亮
  • 15篇杨柳
  • 14篇贾林涛
  • 13篇陈潇
  • 13篇于文彬
  • 11篇王成济

传媒

  • 2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中华检验医学...
  • 10篇现代检验医学...
  • 9篇中华医院感染...
  • 9篇中国肿瘤生物...
  • 8篇国际检验医学...
  • 6篇细胞与分子免...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第六次全国中...
  • 4篇中国抗生素杂...
  • 4篇中国防痨杂志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中国感染控制...
  • 4篇陕西省201...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第四届全国细...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7
  • 14篇2016
  • 17篇2015
  • 26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29篇2011
  • 36篇2010
  • 12篇2009
  • 23篇2008
  • 19篇2007
  • 16篇2006
  • 14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临床快速诊断的研究
目的:考核一种新通过认证的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用BD公司的Directigen EZ Flu A+B流感检测试剂做为对照试剂,并以实时荧光RT-PCR结果为标准,进行比对试验.结果:实验试...
程晓东郝晓柯袁权岳乔红马越云张荣刘家云苏明权陈毅歆夏宁邵
关键词:新型甲型H1N1流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在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环境下的增殖、分化状况。结果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呈悬浮生长,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能加快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速度,提高其长期增殖能力。加血清诱导分化后细胞可分化为不同形态的细胞。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可以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保留其多能型。结论白血病抑制因子对促进神经干细的增殖及维持未分化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刘建新郝晓柯王瑞安王晓峰马岳云苏明权刘家云
关键词:胚胎细胞分化体外研究白血病抑制因子
应用RNAi技术阻断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
目的:用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TM3.1-H1 neo构建针对survivin基因的重组真核转录载体,并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系 PC3,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阻断PC3细胞...
沈建军刘家云苏明权缪应业张青郝晓柯
关键词:RNA干扰SURVIVIN前列腺癌细胞
文献传递
抗真菌药物对丝状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了解两性霉素B(AMB)、伊曲康唑(ICZ)、伏立康唑(VRC)和卡泊芬净(CBF)对72株丝状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方法MIC检测采用CLSI制订的用于产丝孢状真菌的体外药敏方案(M38-...
徐修礼刘娜樊新孙怡群刘家云陈潇程晓东郝晓柯
关键词:真菌抗真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联合用药
文献传递
HBHA截短体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
周珊徐修礼马越云刘家云程晓东张倩郝晓柯
人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活性片段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2007年
目的获得人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N端活性片段蛋白,为BPI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提取人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套式PCR扩增出BPIN端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pUC19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然后亚克隆入质粒pcDNA3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BPI;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CHO细胞并筛选阳性克隆,免疫荧光法鉴定重组BPI的表达和免疫学活性。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含有包括信号肽在内的BPI活性片段编码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序列相比,有6个核苷酸差异。转染筛选的阳性CHO细胞克隆表达产物能够被抗BPI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结论BPI活性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真核表达成功,为BPI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家云龙铟马越云丁振若于文彬苏明权郝晓柯
关键词:逆转录PCR真核表达
针对HBVx基因的siRNA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其对HBVx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在能表达HBx基因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观察其对HBx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HBx与骨架载体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后者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并扩增出病毒颗粒.用获得的病毒感染能表达HBx基因人肝癌细胞株HepG2,收集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HBx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证实针对HBx基因的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证实,在HepG2细胞中,HBx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降低.结论:腺病毒介导的针对HBx基因的siRNA在体外能够高效、特异地抑制HBx基因的表达.
秦炜炜刘家云张瑞王涛王凯孟艳玲杨安钢
关键词:RNA干扰腺病毒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RNA干扰(RNA i)是指生物体内由双链RNA(dsRNA)介导同源序列mRNA的特异性降解,从而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对RNA i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作用机制正逐步阐明;同时作为阻断基因表达的新手段,RNA i技术也日趋完善和成熟。它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为RNA i在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RNA i技术的有关研究进展及其在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缪应业刘家云田晋洪苏明权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基因疗法RNA
耐碳青酶烯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药物外排泵系统及膜孔蛋白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在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的表达水平或携带状况,为临床了解其耐药机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SYBRGreenⅠ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与全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中多药外排泵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及膜孔蛋白OprD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40株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mexAB表达水平均无升高,mexCD、mexEF和mexXY升高的也分别仅有3、8、6株,其中还有3株同时有两种泵表达升高,即只有14株菌存在多药外排泵表达升高的现象(35.0%),40株菌中有10株菌oprD低表达,另外2株oprD表达缺失,与多药外排泵表达升高综合考虑,共有21株菌存在泵和孔蛋白表达异常(52.5%)。结论一株细菌中可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这些机制间又并非简单的复合相加作用,探索耐药机制对新药研制及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
徐修礼张建芳樊新孙怡群刘家云郝晓柯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外排泵膜孔蛋白耐药机制
高聚金葡素活化淋巴细胞抗肺癌作用被引量:5
2001年
徐修礼张建芳刘宝瑞于文彬马越云苏明权刘家云
关键词:高聚金葡素肺癌免疫治疗抗癌作用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