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莲 作品数:5 被引量:5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磷酸钠盐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研究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磷酸钠盐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结肠镜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磷酸钠盐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患者均在检查前3d进低渣饮食,检查前1d晚餐进流质饮食,检查当天空腹。磷酸钠盐组检查前12h空腹服用磷酸钠盐45ml,术前3h同法再服1次;对照组检查前4h空腹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液600~1000ml,以后每隔10~15min服用1次,每次250ml,直至服完2000ml。比较2组肠道清洁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磷酸钠盐组清洁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钠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时,采用磷酸钠盐法更加安全、有效。 许欣欣 赵清平 徐巧莲关键词:磷酸钠盐 老年患者 结肠镜 肠道准备 胃蛋白酶原检测对胃部疾病筛查的价值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在胃部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8例浅表性胃炎(CSG),26例萎缩性胃炎(CAG)、35例胃黏膜肠化不典型增生(IM/DYS)等癌前病变,16例胃癌(GC),对照病例24例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进行了测定,计算两者的比值(PGR)。比较不同疾病组中PG的分布,计算不同疾病组ROC曲线,评价PG的诊断效果。结果 CSG组PGⅠ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CAG组和GC组的PGⅠ、PGR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PGⅠ、PGR诊断CA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9、0.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R诊断CA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9、0.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R诊断GC的ROC曲线下面积0.863、0.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50ng/mL+PGR<5作为胃癌前疾病的界定值敏感度为68%,特异度为90%。结论血清PG测定有助于筛查胃部疾病,并且血清PG与PGR联合诊断胃癌前疾病可获得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巫开文 李国春 徐巧莲 李芹关键词:胃蛋白酶原 胃部疾病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2012年 背景:我国在亚太地区属于胃癌高危地区。亚太地区胃癌预防共识指出,低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水平和低PGⅠ/PGⅡ比值可作为筛查胃癌高危人群的标记物。目的:明确血清PG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纳入1880例2010年3月~2011年12月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的健康体检人员以及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门诊患者,行血清PGⅠ、PGⅡ检测,其中1028例(包括所有血清PG筛查结果阳性者和部分筛查结果阴性但有上腹部不适症状或胃癌家族史者)接受胃镜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各年龄段受检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岁年龄段组PGⅠ/PGⅡ比值显著低于其他各年龄段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上皮内瘤变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显著低于正常/非萎缩性胃炎组(P<0.01)。以PGⅠ<70 ng/mL+PGⅠ/PGⅡ<3.0为界值,血清PG检测筛查胃癌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84.9%,阳性似然比为4.93,阴性似然比为0.30。结论:血清PG检测用于胃癌初筛具有敏感性高、易于接受、成本低等优势,适用于大面积人群普查,结果阳性者应进一步行胃镜筛查。 徐巧莲 万小勇 杜燕 江洁 巫开文 陈隆典关键词:胃肿瘤 胃蛋白酶原类 胃镜检查 超细胃镜引导鼻空肠管置入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在ICU患者中经胃镜引导鼻空肠管置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方法:超细胃镜循鼻腔进镜,直视引导鼻空肠管置入,利用Seldinger法将其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结果:本组23例经超细胃镜引导鼻空肠管置管均获成功,平均置管时间10 min。其中2例置管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予多巴胺3~5μg· kg -1· min-1静脉泵入即可纠正。3例患者置管成功两周后鼻肠管脱出,予再次置管。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细胃镜引导鼻空肠营养管置管在ICU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江洁 徐巧莲 朱宝华 欧希龙关键词:营养支持 鼻空肠管 胃镜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了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经精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对护理措施满意。结论:术前进行充分的物品准备、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护理配合以及精心的术后护理观察与指导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成功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许欣欣 赵清平 徐巧莲关键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