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行觉

作品数:98 被引量:52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天文地球
  • 18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5篇岩石
  • 14篇波速
  • 10篇地震
  • 8篇蠕变
  • 7篇火山
  • 6篇岩石蠕变
  • 6篇砂岩
  • 6篇反演
  • 5篇形变
  • 5篇分维
  • 5篇Q值
  • 5篇超声波
  • 4篇断面
  • 4篇岩石非线性
  • 4篇腾冲火山
  • 4篇腾冲火山区
  • 4篇频散
  • 4篇响应比
  • 4篇勘探
  • 4篇加卸载响应比

机构

  • 96篇中国科学技术...
  • 9篇陕西省地震局
  • 6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国家地震局
  • 2篇安阳工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安徽省地震局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地质矿产部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98篇施行觉
  • 20篇李成波
  • 15篇许和明
  • 13篇赵闯
  • 12篇温丹
  • 11篇徐果明
  • 10篇孙道远
  • 10篇叶林
  • 10篇李生杰
  • 9篇牛志仁
  • 7篇杨映希
  • 6篇胡亚轩
  • 6篇李伟东
  • 5篇施发奇
  • 5篇杨宏峰
  • 5篇谢端
  • 5篇赵慈平
  • 5篇范增节
  • 5篇万永中
  • 4篇王宝善

传媒

  • 13篇地球物理学报
  • 8篇石油地球物理...
  • 5篇地震研究
  • 5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中国地震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实验力学
  • 3篇地震学报
  • 3篇1994年中...
  • 3篇1991年中...
  • 2篇地震地质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华南地震
  • 2篇内陆地震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震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0篇1995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能量法测定柱状样品的衰减Q值被引量:5
1999年
对常用的测试衰减Q值的频谱振幅比法和波形反演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对样品几何形状和大小的严格要求是大多数实验室待测样品所不能满足的。因而,提出了用波形的能量来计算衰减Q值的方法,阐述了其原理、计算公式和注意事项,讨论了QP和QE之间的关系,并对多种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测量。将本方法测得到的Q值与其它方法测试值进行了比较,认为本方法的Q值介于QP和QE之间。
施行觉叶林赵翠萍李光泉李伟东
关键词:超声波Q值岩石
利用双频光栅的投影测量高度分布并用于岩石断口的分析
<正> 测量物体的等角线有许多成熟的方法,用于大物体测量的光学方法有影栅云纹和投影云纹法。本文不采用云纹法,而采用投影栅方法,将在物体上发生畸变的栅输入到图
伍小平施行觉鞠四阳许和明
文献传递
腾冲火山区3个壳内岩浆囊的发现
赵慈平姜朝松上官志冠叶建庆施行觉冉华刘学军施发奇蔡绍平李春光孙自刚陈坤华解丽胡可
该项目以揭示腾冲火山活动性、危险性、灾害性和形成长期的监测能力与灾害预防能力为目标,以火山岩浆活动产生的物理场和化学场及其变化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地震学、大地测量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为手段,依托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空间对...
关键词:
粘滑位移的直接测量和剪切破裂能的修正被引量:2
1989年
从滑动弱化模型剪切破裂能G的计算公式出发,对三轴实验中常用位移测量方法作简要分析,认为改用弹簧应变片式位移计直接测量断层位移比用位移传感器在容器外部测量更能真实地反映粘滑的动态过程.作如此技术上的改进以后,当频率响应和采样速率比粘滑动态过程高得多时,就能直接得到τ(Δu)积分曲线而无需进行弹性修正.对同一粘滑事件,分别用弹簧应变片式位移计和位移传感器在高压容器的内外同时进行位移测量,在各种条件下,前者得出的G值总比后者高得多,约为3—10倍.初步的分析表明,后者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容器外的位移计不能及时地反映粘滑时的位移变化,而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缺点,因而更接近于用地震学方法所得到的G值.
施行觉王其允
岩石临破裂前波速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提高波速的测量精度以便能观测到岩石临破裂前波速的微小变化,采用了波形的数值化,波的叠加,波的互相关和DTE(Subsample delay time estimate)方法和cosine插值,使时间分辨率提高到0.001μs,波速分辨率达到1m/s.在较小的应力增量(0.17MPa)下测量了波的延迟时间,进而得到速度随应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0.98破裂强度时岩石波速最大,然后下降直到破裂,此期间的波速下降量约30m/s.同时对临破裂前波的主频能量进行了计算,其变化规律与波速相同,认为破裂前的有关变化与岩石膨胀有关.最后用涨落模型讨论了延迟时间的方差变化.
施行觉赵闯杨映希温丹李成波
关键词:波速延迟时间岩石破裂互相关函数频谱分析
地层衰减数据体的建立被引量:2
2001年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随着地震波传播距离的增大,其高频成分迅速衰减,并由此引起瞬时波形变化。描述岩石对地震波传播的吸收过程需要合理地确定波场中地层的吸收变化规律。本文论述了综合使用实验室测定、声波测井资料、VSP资料及地震资料,建立地层衰减数据体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结合实际资料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地层衰减数据体,给出了该数据体的两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地层衰减数据体对于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生杰施行觉忘宝善叶林孙道远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层地震波地震资料
印度尼西亚巨震对华东地震形势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印度板块和缅甸次板块运动GPS观测资料,分析了印度尼西亚巨震的发震构造背景,震后印、缅板块的正应力减小,剪应力相对增大,剪应力是对华东地震形势产生影响的主要动力源。简单统计印缅板块地震后3年内华东地区发生中强震的对应组数为21组,利用概率增益公式得出印、缅板块地震和华东地区中强震的对应关系是有物理基础的对应,而不是随机的对应。通过β分布函数预测华东地区未来3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0.67,风险经验概率为0.65。
王行舟陈宇卫施行觉
关键词:分布函数
利用重力多尺度分解资料反演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厚度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重力异常分解模型,选用小波基函数"bior3.7",分解得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布格重力异常资料的小波4阶近似成分,利用其主要由莫霍面产生的布格重力异常,以6条人工地震剖面信息做初始控制条件,反演得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壳厚度。
吴立辛杨明芝赵卫明傅容珊朱良保施行觉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小波分析反演地壳厚度
高频条件下砂岩波速与多孔隙介质流体含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在测量大庆油田砂岩样品纵横波速度与饱和度的变化关系中发现,在高频条件下,样品中的流体含量对横波速度基本上没有影响,而对纵波速度影响较大,并且在某一饱和度时出现波速最低值。文中引用并改进了三相介质气体包裹体模型,对上述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孔隙中流体分布的均匀性和波的频率都对波速随饱和度变化曲线有影响。数值模拟与实验的结果较为一致。
蒋立新施行觉
关键词:砂岩孔隙介质油气勘探
镜泊湖火山岩浆通道几何形状的探测
<正> 镜泊湖全新世火山群位于黑龙江省镜泊湖西北约50 km森林中,共有12个火山口,均为复式火山机构,集中分布在火山口森林和蛤蟆塘地区。为研究镜泊湖火山的喷发动力学问题,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其岩浆通道的几何形状进行探测。...
赵谊施行觉马宝君王丽梅宋守业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