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成波

作品数:3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阳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7篇建筑科学
  • 7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蠕变
  • 6篇岩石蠕变
  • 4篇
  • 4篇
  • 3篇地球介质
  • 3篇砂岩
  • 3篇频散
  • 3篇纳米
  • 3篇纳米管
  • 3篇非定常参数
  • 2篇大学物理
  • 2篇电池
  • 2篇形变
  • 2篇岩石
  • 2篇乙酸
  • 2篇阴极
  • 2篇阴极材料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余震
  • 2篇余震序列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8篇安阳工学院
  • 4篇贵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7篇李成波
  • 20篇施行觉
  • 15篇赵闯
  • 7篇杨映希
  • 6篇崔朝军
  • 5篇李现常
  • 5篇温丹
  • 4篇孙兴川
  • 4篇牛永生
  • 3篇包雪阳
  • 3篇黄建华
  • 3篇高倩倩
  • 3篇戴玉强
  • 2篇华守亮
  • 2篇王玉才
  • 2篇窦立璇
  • 2篇刘栓江
  • 2篇王行舟
  • 2篇李建新
  • 2篇张妩娜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实验力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安阳工学院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临破裂前波速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提高波速的测量精度以便能观测到岩石临破裂前波速的微小变化,采用了波形的数值化,波的叠加,波的互相关和DTE(Subsample delay time estimate)方法和cosine插值,使时间分辨率提高到0.001μs,波速分辨率达到1m/s.在较小的应力增量(0.17MPa)下测量了波的延迟时间,进而得到速度随应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在0.98破裂强度时岩石波速最大,然后下降直到破裂,此期间的波速下降量约30m/s.同时对临破裂前波的主频能量进行了计算,其变化规律与波速相同,认为破裂前的有关变化与岩石膨胀有关.最后用涨落模型讨论了延迟时间的方差变化.
施行觉赵闯杨映希温丹李成波
关键词:波速延迟时间岩石破裂互相关函数频谱分析
岩石蠕变实验及非定常参数粘弹模型
地球介质的流变模型一般认为都是定常的,即模型参数不随时间的增长而变化,但实际上,地球介质在构造运动等因素的作用下,其力学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十分明显,故引入非定常参数粘弹模型,本文将围绕这一点进行研究和探索。 分别...
李成波
关键词:非定常参数本构方程牛顿流体
文献传递
岩石模量与应变振幅关系的实验研究及理论解释被引量:4
2005年
地球介质的非线性弹性造成了岩石动态和静态弹性模量在数值上的差异。本文用超声波速度测量得到岩石的动模量,用含有小循环的加卸载实验得到小循环模量,用大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斜率得到静模量,用测点的应力、应变之比得到杨氏模量。通过改变小循环的应变振幅来研究模量与应变振幅的关系,进而比较用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模量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动模量值最大,小循环模量值次之,大循环静模量值再次之,而杨氏模量最小。岩石非线性模量既是所受应变水平的函数,也是应变振幅的函数,模量随应变振幅的增加以指数形式下降,随应变水平增加以指数形式上升。最后简要介绍了P-M模型的基本概念,用岩石中微裂缝具有不同的分布密度,不同的打开和关闭压力来解释模量与应变振幅的关系。
包雪阳施行觉温丹李成波
关键词:模量
用余震序列估算震源地壳的黏度
2015年
通过岩石蠕变实验,得到用标准线性固体本构方程拟合蠕变曲线比较合理的结论。对溧阳、南黄海地震的数据处理,发现应变释放曲线和蠕变曲线有相似之处,进而用标准线性固体来拟合应变释放曲线,求得弛豫时间和有关参数,计算出了地壳岩石介质的黏度为1018Pa·s。考虑到地区差异以及岩石圈黏度存在有明显的分层,而所用的地震震源深度又相对较浅,但得到的黏度数量级还是和有关文献相一致的。
李成波李建新
关键词:余震序列
滚动阻力对剪切曲线的影响
阻力对颗粒体系的宏观力学性质起着重要作用,其引入主要从力和滚动形变(速度)两个方面.不同的文献采用不同的模型得到不同的结果,甚至对滚动速度的定义都存在分歧,有必要进行澄清.本文对单剪体系用离散元法模拟了五种不同形式的滚动...
赵闯李成波胡林罗英浩
关键词:离散元法
高温下砂岩稳态蠕变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阶梯加载条件下对紫篷山砂岩进行了高温单轴压缩蠕变实验,利用参数变动法对砂岩稳态蠕变律常数进行了测定,同时,也对砂岩的稳态蠕变阶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压范围,即σ=8.6~77.8 MPa,T=20~500℃下,砂岩稳态蠕变率在10-10~10-9s-1之间,其随着温度和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砂岩的蠕变就越早进入稳态蠕变阶段。对砂岩稳态蠕变律常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压范围内,应力指数n值表现出两段直线关系:应力σ在8.6~25.9 MPa之间时,应力指数n值在0.26~0.43之间;应力σ在25.9~77.8 MPa之间时,应力指数n值在0.61~0.82之间。应力指数n值有随着σ值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蠕变激活能QC值在0.05~3.796 k J/mol之间。当T在20~100℃之间时,T对QC的影响小。综合分析表明,在实验温压范围内,利用参数变动法对砂岩的蠕变激活能QC值进行测定有较大误差。在结构常数A的测定方面,ln A值均呈现负值,在-19.91^-14.59之间,这表明在实验的温压范围内,砂岩的微观结构、组分对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是很小的。ln A值也存在着类似于应力指数n值的分段现象,表明了应力σ越大,砂岩的微观结构、组分对稳态蠕变速率的影响是越大。此外还对砂岩的弹性模量E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发现,弹性模量E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李成波李建新施行觉
关键词:高温砂岩稳态蠕变
地球介质的非定常参数粘弹模型
标准线性体(开尔文体)是当前使用较多的粘弹模型。震后的余震序列和震区的形变,以及冰后期海滩阶地的抬升等地球物理问题都可以用该模型来描述。其蠕变方程反映岩石在恒定应力下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但一般认为对确定的介质,其蠕变参...
施行觉李成波黄建华赵闯
文献传递
砂岩弹性参数与波速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为进一步了解岩石弹性参数(如杨氏模量、泊松比)与超声波波速的关系,将岩石加卸载循环实验和超声波测量实验同时进行,得到同一组样品的测量数据并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岩石样品的孔隙度、裂隙、岩石结构和构造的改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砂岩的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也都会有规律地变化。较低应力水平时用小循环加卸载测得的动态弹性模量是不准确的,计算的波速也不准确,只有通过波速实验才能准确测出;饱水情况的加卸载纵波波速之差比干燥情况小,饱水波速大于干燥波速;动态泊松比比较稳定,但静态泊松比随着应力的增加而增加,从0.07增加到0.12,有趋近于动态泊松比的趋势;用P-M模型从微观概率分布入手,能够很好地解释静态和动态弹性参数的差别。通过本实验,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成功建立起了岩石介质中弹性参数与波速的关系,为类似实验提供参考依据。
李成波刘振东施行觉
关键词:杨氏模量超声波速泊松比
超声波速度测定中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超声波测波速时,会受到样品长度、换能器频率、信号放大倍数以及耦合剂和耦合力等因素影响.为了定量地了解这些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本文用550 KHz、50 KHz二种频率换能器测量了近百块不同长度、空气干燥样品的波速.发现波速随长度的增加由一维"杆"中的波速逐渐增大并稳定在三维"无限大"中的波速,在此过程中长度对550 KHz波速变化的影响要小于50 KHz;一定长度后,频散趋于稳定且与样品Q值有关;波速随信号放大倍数、耦合剂的使用及耦合强度增大而增大.实验数据与波动理论、波速频散公式相符合.利用结果对Q<30的样品用频散法进行了Q测量,与频谱振幅比法结果有1%~11%相差;对地震仪和声波仪频率下测得的岩体完整性系数频散修正后二者平均相差由8%降到1.4%.
赵闯李成波杨映希施行觉
关键词:频散
腾冲火山区的GPS形变特征被引量:11
2007年
利用腾冲火山区2003和2004年2次测量所得的GPS数据,计算了59条测线的水平长度变化.对任意相邻的3个测点和3条测线组成的51个三角形,分别进行了地壳形变的反演计算,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主应变和主方向,进而确定每个三角形的面膨胀量和最大剪应变.对整个测量区域作等值线图,可以看出有3个最大值的区域,分别位于马站-曲石(G05)附近;腾冲(G20)-热海(G13)附近,以及五合(G15)-团田(G18)附近.这3个区域与3个具有最大相对地热梯度的区域相一致,也与低速异常体所在的区域相一致.因此可能就是地下岩浆房存在的区域.为了确定岩浆活动性,利用Mogi模型的计算公式,对腾冲-热海附近的区域进行了反演,认为等效源的位置在腾冲的西南方向,岩浆活动量约为8×105m3/年,与以前用精密水准测量的垂直形变所反演的结果处于同样的量级.
李成波施行觉刘苏苏赵慈平施发奇邵德晟姜朝松
关键词:腾冲火山GPS测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