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征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证候
  • 3篇中医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病
  • 2篇心绞痛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压
  • 2篇血症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脂血...
  • 2篇证型
  • 2篇脂血症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候
  • 2篇中医证型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机构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曹征
  • 2篇逯金金
  • 2篇吴旸
  • 2篇谢连娣
  • 2篇唐大晅
  • 2篇金章安
  • 2篇李岩
  • 2篇郭维琴
  • 2篇张婧倩
  • 2篇刘洋
  • 1篇匡武
  • 1篇谢玉晗
  • 1篇金刚
  • 1篇崔杰
  • 1篇李鹏
  • 1篇范宗静
  • 1篇周鹍
  • 1篇沈娟
  • 1篇刘静
  • 1篇张敬峰

传媒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联合应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候分类,为原发性高脂血症证候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对66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66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型可分为6个类别:类心脾两虚证181例,占27.38%;类阴虚内热证67例,占10.14%;类瘀血阻络证106例,占16.04%;类肾(阳)虚证98例,占14.83%;类肝郁气滞兼有郁热证57例,占8.62%;类痰浊阻遏证152例,占22.99%。结论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对中医四诊信息较好地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唐大晅张敬峰曹征金章安郭维琴
关键词: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伴颈动脉内膜增厚的脑卒中髙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及证候要素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息息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已被证实为心脑血管疾病形成及发展的元凶之一。动脉粥样硬化以至于其后斑块的形成、生长、破裂构成了其最常见的病理基础。既往的研究证实,积极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能够显...
曹征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脑卒中证候调查
文献传递
益气豁痰通络法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绞痛症状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益气豁痰通络法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9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豁痰通络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随访比较两组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肌酸激脢—同功脢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的水平。对比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36%(38/44),对照组为68.18%(30/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ET-1、CK-MB、NT-proBNP显著降低,NO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ET-1、CK-MB、NT-proBNP比对照组低,NO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F、CO、SV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CO、SV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豁痰通络法治疗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的疗效确切,能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肌细胞损伤,提高心功能。
曹征唐大咺刘洋谢连娣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心肌细胞损伤
温阳益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4月—2021年5月于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温阳益心汤(炙甘草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WHOQOL-BREF生活质量量表)、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中医证候积分、HAMA评分、HAMD评分、IL-6、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5%(38/42),对照组为73.8%(3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心汤可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征谢玉晗
关键词:气虚血瘀冠心病负性情绪
降压通脉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损害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高血压肾损害是指高血压病导致的小动脉性肾脏硬化,以良性肾血管硬化为主。现代医学研究高血压病至少可以通过两条作用途径:即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所致的肾组织缺血性病变,以及通过肾小球高压力和高灌注造成的肾组织的损伤导致高...
曹征
关键词:高血压卡托普利肾脏损害中医药治疗
文献传递
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与典则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候分类及其规律,为原发性高脂血症证候分类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符合临床流行病学要求的多家医院280例临床资料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采集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的中医证候分类,再以典则相关分析研究其规律。结果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型可分为9个类别:类阴虚火旺证12例,占4·29%;类脾气虚证39例,占13·93%;类肝郁气滞兼有郁热证20例,占7·14%;类血瘀证20例,占7·14%;类肾虚、痰瘀互结证26例,占9·29%;类肾气亏虚证52例,占18·57%;类心气虚证54例,占19·29%;类阳虚证13例,占4·64%;类痰浊阻遏证44例,占15·71%。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年龄与类肾虚、痰瘀互结证,体重指数与类痰浊阻遏证均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获得临床证候分布及其规律,对中医药研究原发性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意义。
唐大晅曹征金章安郭维琴
关键词: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型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99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00例、阳性对照组32例、安慰剂组67例。试验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400 mg+0.9%生理盐水(NS)静脉滴注,1次/d;阳性对照组予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0.9%生理盐水(NS)静脉滴注,1次/d;安慰剂组予0.9%NS静脉滴注,1次/d。疗程15 d。结果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95%,阳性对照组总有效率71.87%,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3.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95%,阳性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4.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试验组数据亦优于两对照组,但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注射用血塞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
崔杰曹征沈娟刘洋匡武李岩逯金金张婧倩吴旸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注射用血塞通
肾动脉狭窄导致继发性高血压1例
2024年
1病例资料患者,41岁,女性,身高160cm,体重54kg,2022年2月因“发现血压升高2年余,加重伴头晕1周”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患者2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无头晕头痛,血压最高200/100mmHg(1mmHg=0.133kPa),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d降压治疗,血压控制情况不详;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自行监测血压波动在150~228/100~120mmHg,门诊行肾上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结果示:双侧肾上腺区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动脉彩超示:右肾肾动脉频谱形态异常,起始段狭窄不除外;双肾大小正常(左:12.0cm×4.6cm×3.5cm,右:12.0cm×4.4cm×3.4cm)。
李鹏燕荣锟李宇轩周鹍李岩逯金金刘静金刚吴旸曹征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继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支架置入
黄芪多糖联合lncRNA TUG1沉默对缺血再灌注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联合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调节基因1(TUG1)沉默对缺血再灌注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成对照组、模型组、sh-NC组、sh-TUG1组、黄芪多糖组、黄芪多糖+sh-TUG1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音速豪猪蛋白(SHH)表达,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DCFH-DA法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升高,TNF-α增多,ROS升高,SHH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sh-NC组比较,sh-TUG1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降低,TNF-α减少,ROS含量降低,SHH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降低,TNF-α减少,ROS降低,SHH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sh-TUG1组、黄芪多糖组比较,黄芪多糖+sh-TUG1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降低,TNF-α减少,ROS含量降低,SHH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黄芪多糖联合TUG1基因沉默能减少缺血再灌注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减轻氧化损伤,抑制炎症介质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HH信号通路有关。
曹征谢连娣范宗静张婧倩郭彬
关键词:黄芪多糖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