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梅

作品数:24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旅游
  • 5篇城市
  • 4篇生态
  • 4篇生态文明
  • 3篇指标体系
  • 3篇旅游者
  • 2篇导游
  • 2篇评价指标
  • 2篇旅游业
  • 2篇经济带
  • 2篇空间分异
  • 2篇建筑
  • 2篇国际旅游
  • 2篇长江
  • 2篇长江经济
  • 2篇长江经济带
  • 2篇城市旅游
  • 1篇单位GDP能...
  • 1篇导游服务
  • 1篇导游服务质量

机构

  • 2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4篇朱梅
  • 10篇汪德根
  • 7篇魏向东
  • 3篇程德年
  • 2篇周永博
  • 1篇龚静
  • 1篇汤娟
  • 1篇陈璇
  • 1篇刘红艳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人文地理
  • 2篇旅游学刊
  • 1篇四川烹饪高等...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江苏商论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名城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旅游论坛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旅游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13市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旅游业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建立了江苏省13市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数据库,借助SPSS 12.0软件,基于因子分析对13市做了旅游国际竞争力排名,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它们大致可分为3类5级.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研究了13市的总体差异,发现各市旅游业普遍保持了较快的增速,旅游技术人才层次均偏低,在剩余众指标上个体差异明显,为此进一步选取苏宁、苏扬、镇淮3对典型城市做了具体差异探讨.
朱梅
关键词: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排名
旅游生态效率优化中旅游者参与的困境及出路被引量:5
2016年
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李金早局长指出,旅游业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美丽产业,其万元产值能耗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随着旅游者文明水平的提升及旅游方式的不断改进,旅游生态效率将不断提高,这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无疑具有示范和引领效应。
朱梅汪德根
关键词:旅游者参与旅游生态单位GDP能耗建设生态文明旅游工作旅游方式
苏州国际旅游节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旅游节庆活动被看作是"开放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对丰富旅游产品、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日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学术界的关注。苏州国际旅游节作为苏州城市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苏州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运用SWOT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朱梅汪德根
关键词:国际旅游节SWOT分析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形成机理被引量:4
2022年
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对于提高建筑遗产的保护水平有重要意义。以396处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差椭圆、重心分析、Voronoi图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剖析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从整体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呈凝聚状,省域层面呈高富集区"一枝独秀"、中富集区"东部零星"、一般富集区和低富集区"两带两块"的特征;市域层面呈"断崖式"数量差异、"梯度化"等级差异、"众星捧月"空间分异特征;重心呈"先北后南"移动趋势,东西向移动较微小,集聚程度呈由强变弱趋势,集聚点数量呈递减趋势。(2)从类型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可分为六大主类和16个亚类。其中,科教文卫体类、商政办公类和纪念性类遗产数量居多,且分别呈"两核分散""东部三核、中部团状零星""两核一环多点"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不同类型建筑遗产分布演变特征差异明显。(3)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格局是由区域地位、文化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联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文化底蕴因子的影响最大。
王梓羽汪德根朱梅
关键词:空间分异
国家级贫困县旅游资源优势度与脱贫力耦合分析——以433个脱贫县为例被引量:20
2020年
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路径。以433个已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资源优势度与脱贫力的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度等级和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脱贫县旅游资源优势度4个等级数量呈“梯形”结构,而脱贫力4个等级数量呈“钵型”结构;②旅游资源优势度区域差异明显,而脱贫力区域差异不大;③高度、中度和低度耦合协调等级分别呈“零星式”“带状式”和“簇块+带状混合式”分布特征;④耦合类型可分为高同步型、低同步型、潜力型和乏力型,其中乏力型和低同步型数量较多,类型空间分异显著。
汪德根沙梦雨朱梅
关键词:空间分异耦合协调度
城市青少年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参与机制——以江苏省海门市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旅游影响感知研究多以旅游地居民总体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各居民群体的差异性。以海门为例,探讨了青少年居民的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感知和该群体参与城市旅游发展的机制。研究表明:(1)受海门所处旅游地生命周期早期阶段和青少年个性心理特征影响,受访者积极感知强烈,消极感知不太明显,经济影响感知强于其他感知;(2)城市青少年旅游参与机制,由依托单位、场地、资金、辅导员、管委会、参与活动、规章制度等各项软硬件保障机制组成,是大中尺度旅游地社区参与的有益尝试;(3)该机制运行应形成政府主导、共青团带动、管委会负责、多元主体参与的协作模式,并实现对青少年的增权。
朱梅魏向东
关键词:城市旅游影响感知
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站区节点和场所功能耦合协调分析
2023年
节点和场所功能耦合协调发展成为推动高铁站区有序建设、与城市良性互促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长江经济带37个城市高铁站为例,构建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识别高铁站区节点和场所功能耦合发展类型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高铁站区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可分为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3种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且表现出节点滞后、场所滞后、节点与场所同步等3种相对发展度特征。②长江经济带高铁站区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可划分为低耦合–节点滞后型、低耦合–场所滞后型、拮抗–节点滞后型、拮抗–场所滞后型、磨合–节点滞后型、磨合–同步发展型、磨合–场所滞后型7类,且呈低水平开发、不可持续、待优化提升3种状态;空间分布呈城市群群际分异显著,而群内城际为“中心趋同,边缘散乱”特征。通过本文研究为推进高铁站区合理开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
汪德根汪德根汤娟朱梅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旅游业环境责任解构与规制被引量:4
2019年
全社会共同承担环境责任是党和国家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体现出一种职责义务层面的环境责任观。文章以旅游业为例,运用同心圆理论研究环境责任的内在结构和规制体系。首先,解析旅游业环境责任的责任者、责任对象、产生原因和内容体系。旅游业环境责任者包括旅游者、旅游社区、旅游企业和政府,他们基于7种可能的原因而承担环境责任;旅游业环境责任对象自内向外分布于人类、动物和无知觉环境3大圈层中,涉及旅游者、旅游社区、中国公众、外国公众、未来人类、家养动物、野生动物和无知觉环境;旅游业环境责任内容包括不干扰人类和动物圈层对象的消极权利、增进人类和家养动物圈层对象的积极权利、有限度满足人类圈层对象的偏好和不贬损无知觉环境4项,具体涉及11项基本规则和21项具体准则。随后,构建旅游业环境责任的多元规制体系,并明确规制内容、规制相关主体和规制措施。从自我规制和政府规制两大方面,形成德性培育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法律规制机制和行政规制机制等具体措施。
朱梅汪德根
关键词:解构规制生态文明
《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导游业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亟待改革。本文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其改革的有效模式。
朱梅魏向东
关键词:《导游业务》实践教学
高铁枢纽驱动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扩展效应与作用机制
2023年
高铁枢纽是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37个高铁设站城市为例,构建高铁枢纽驱动城市重心转移指数模型,分析高铁枢纽驱动下城市空间扩展效应,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高铁枢纽驱动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①高铁枢纽驱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扩展效应分为3个等级,一是驱动城市重心大幅度向高铁枢纽方向扩展,呈现出“有的放矢”现象;二是驱动城市重心中幅度向高铁枢纽方向转移,呈现出“扩展萌芽”状态;三是驱动城市重心向高铁枢纽方向扩展不显著,没有呈现明显的“粘连”关系。②高铁枢纽驱动城市空间扩展效应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城市能级、高铁枢纽发育程度、站—城关系和政府政策等4个维度11个因子,其中,城市能级发挥“推动力”作用,城市等级和城市外部可达性变化率两个因子作用明显;高铁枢纽发育程度发挥“牵引力”作用,枢纽等级因子作用明显;站—城关系发挥“催化剂”作用,枢纽可达性因子作用明显;政府政策发挥“指导力”作用。
汪德根汪德根朱梅朱梅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