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标 作品数:20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柳州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柳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前纵裂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解剖研究 目的:模拟双额冠状切口经单额开颅前纵裂入路,对此入路中涉及的部分解剖因素、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周围毗邻结构进行解剖观察记录及数据测量,讨论经前纵裂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暴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对经前纵裂入路手术特别是... 李光标关键词:前纵裂入路 前交通动脉 文献传递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29例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9例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即时造影显示完全栓塞17例,近全栓塞8例,不全栓塞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出现脑梗死2例。29例术后3个月DSA复查显示动脉瘤无复发,载瘤动脉通畅。23例术后12个月复查DSA,3例瘤颈处造影剂显影较前稍增多,继续随访观察。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效果良好,但术中需注意防治操作相关并发症。 李光标 邱修辉 叶远良 罗毅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 弹簧圈 血管内栓塞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根据疼痛症状缓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手术远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疼痛完全缓解且无并发症28例,疼痛完全缓解伴能耐受的并发症8例,疼痛不完全缓解但无并发症2例,疼痛不完全缓解伴轻度并发症1例,疼痛不完全缓解伴重度并发症1例。其中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32例中,术后疼痛均立即消失,随访期间有2例复发。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者8例,术后患者疼痛均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出现轻度面瘫及一侧舌麻木感患者共有6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1例。结论影响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因素是多方面的,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良好;根据症状缓解程度和并发症评价手术疗效是一种很好的评估方法。 叶远良 罗毅 陈勇 华超恩 李光标 邱修辉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显微手术 远期疗效 肝细胞癌垂体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2011年 垂体转移癌是指颅内或颅外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垂体区域,包括垂体前后叶、垂体硬膜、蛛网膜、鞍膈等,是十分罕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可发生以乳腺癌、肺癌及甲状腺癌[1]转移,肝癌转移至垂体腺,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叶远良 罗毅 陈勇 华超恩 邱修辉 李光标关键词:垂体转移癌 经外侧裂-岛叶“锁孔”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侧裂-岛叶"锁孔"入路治疗5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肿与内囊后束关系,将其分为内囊前型及内囊前后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出现脑疝;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分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失访2例。神经功能按ADL分级进行测评:Ⅰ~Ⅱ级21例(40.38%),Ⅲ级18例(34.62%),Ⅳ级9例(17.31%),Ⅴ级2例(3.84%),失访2例(3.84%)。内囊前型者30例,其中Ⅰ~Ⅱ级17例(56.67%),Ⅲ级10例(33.33%),Ⅳ级2例(6.67%),Ⅴ级1例(3.33%)。内囊前后型者20例,其中Ⅰ~Ⅱ级4例(20.00%),Ⅲ级8例(40.00%),Ⅳ级7例(35.00%),Ⅴ级1例(5.00%),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经外侧裂-岛叶"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及恢复快等优点;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内囊前型者术后功能恢复优于内囊前后型者。 叶远良 陈勇 华超恩 李光标 邱修辉 罗毅关键词:基底节区 锁孔 外侧裂-岛叶入路 侵袭性垂体腺瘤与Cox-2及VEGF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鞍底、海绵窦及鞍上的MRI表现与Cox-2、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垂体腺瘤的标本及影像学资料(MRI表现),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应用免疫检测法测Cox-2及VEGF表达情况,评价Cox-2及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向海绵窦、鞍上、鞍底侵袭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3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呈高表达26例,低表达4例,VEGF呈高表达24例,低表达6例;3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呈高表达14例,低表达的16例,VEGF呈高表达13例,低表达17例;在垂体腺瘤相关MRI侵袭表现中,向海绵窦及鞍底方向生长的不同程度间Cox-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鞍上方向生长不同程度间Cox-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VEGF在垂体腺瘤中表达异常与垂体腺瘤侵袭性有关;垂体腺瘤MRI侵袭特征与Cox-2及VEGF表达有关。 叶远良 罗毅 陈勇 华超恩 李光标 邱修辉 黄勤关键词:垂体腺瘤 COX-2 VEGF 海绵窦 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与常规翼点入路比较,总结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适应证选择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经翼点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50例手术临床资料,经术前危险因素(如动脉瘤部位、大小及方向、脑肿胀等)评估选择手术。翼点锁孔组有19个动脉瘤夹闭成功,行包裹术2例,孤立术1例。常规翼点入路组32个动脉瘤一次夹闭成功30例,行孤立术2例。根据GOS评估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比较两组开/关颅手术时间。结果翼点锁孔组恢复良好10例,轻残7例,死亡1例,常规翼点入路组恢复良好20例,轻残9例,死亡3例。两组开颅时间分别为(31.05±8.56)min、(59.27±5.78)min;两组关颅时间分别为(44.37±6.80)min、(68.44±16.41)min,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翼点"锁孔"入路与常规翼点入路手术临床疗效相近,适用于大部分前循环动脉瘤,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美观、开/关颅时间短等优点,但术前需慎重评估,术中轻柔操作,避免动脉瘤破裂。 叶远良 陈勇 罗毅 华超恩 李光标 邱修辉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外科手术 锁孔入路 支架取栓碎栓在重症脑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应用solitar AB半开环支架在脑静脉窦血栓取栓术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均采用Solitar AB半开环支架行脑静脉窦机械性碎栓及取栓治疗,术后予以积极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复查PT及PT值,将INR值控制在2.0-2.5。结果:出院前12例患者腰椎穿剌时颅内压在120-200 mm Hg,脑MRV检查证明静脉窦主干通畅,皮层及深静脉恢复正常。3例患者部分再通,皮层和深静脉部分代偿。12例患者中的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的改善,其中10例头痛消失,2例头痛减轻,2例视力减退,2例记忆力下降。结论:solitar AB半开环支架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介入取栓及碎栓治疗中是一种安全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邱修辉 李光标 陈光忠关键词:脑静脉窦 血栓 介入治疗 取栓 碎栓 垂体腺瘤海绵窦间隙侵袭与Cox-2表达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向海绵窦不同间隙侵袭表现与Cox-2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其侵袭程度。
方法:收集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2例垂体腺瘤的标本及影像学资料(MRI),根据海绵窦不同间隙侵袭进行分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 叶远良 罗毅 陈勇 华超恩 李光标 邱修辉 蓝天才 蒙孟关键词:垂体腺瘤 海绵窦 环氧化酶-2 致病机理 文献传递 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像学特点及Onyx与Glubran2胶栓塞治疗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液态栓塞系统(Glubran2胶和onyx胶)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差异。方法5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Glubran2胶组(27例)和Onyx胶组(29例),采用对应液态栓塞系统治疗,比较栓塞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栓塞率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随访半年,Glubran组的复发率(2例)高于Onyx组(0例),出血并发症Onyx组(3例)高于Glubran2组(0例)。结论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栓塞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首选Onyx胶,对于中小型脑动静脉畸形,两种液态栓塞系统治疗无明显差异。 邱修辉 李光标 罗毅 陈光忠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