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冬海

作品数:50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烧伤
  • 10篇皮瓣
  • 10篇创面
  • 8篇手术
  • 7篇软组织
  • 7篇切口
  • 5篇引流
  • 5篇缺损
  • 5篇瘢痕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术后
  • 4篇皮瓣修复
  • 4篇转染
  • 4篇组织缺损
  • 4篇面部
  • 4篇负压
  • 4篇VEGF16...
  • 3篇对接
  • 3篇软组织损伤
  • 3篇烧伤后

机构

  • 45篇北京丰台右安...
  • 5篇北京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50篇李冬海
  • 40篇曹玉珏
  • 38篇贺立新
  • 25篇屠海霞
  • 21篇马彩虹
  • 11篇朱海涛
  • 10篇赵鹏亮
  • 6篇郑介飞
  • 5篇侯玉森
  • 4篇王娟
  • 4篇刘谧
  • 3篇孙志刚
  • 3篇王清华
  • 2篇余斌
  • 2篇崔永珍
  • 2篇朱海涛
  • 2篇屠海霞
  • 1篇沙德潜
  • 1篇蔡金东
  • 1篇宋秀梅

传媒

  • 11篇感染、炎症、...
  • 7篇中华损伤与修...
  • 6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第四届全国烧...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在深二度烧伤创面削痂术后的临床应用
孙凯李冬海曹玉珏郑介飞王娟
负载磺胺嘧啶银纳米片治疗轻度烧伤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负载磺胺嘧啶银(silver sulfadiazine,AgSD)纳米片对轻度烧伤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纳米技术制备负载0.1、1.0、10.0、20.0、50.0、100.0μg/cm^2 AgSD颗粒纳米片,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确定最佳治疗浓度。雄性C57BL6小鼠18只腹腔麻醉后将背部毛发除去,暴露于70℃热水中4s,制备小鼠烧伤模型,1d后在伤口处接种10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浅度烧伤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治疗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6只。观察组应用负载20.0μg/cm^2 AgSD纳米片进行治疗,治疗对照组应用未负载AgSD的纳米片进行治疗,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3d后测量3组伤口面积,统计伤口细菌数,显微镜观察烧伤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随AgSD浓度增高,纳米片形成的AgSD颗粒增大,AgSD颗粒和纳米片的黏附力降低;确定纳米片负载AgSD的最佳浓度为20μg/cm^2;治疗3d后,观察组伤口感染面积[(25.1±0.9)cm^2]较治疗对照组[(46.3±2.5)cm^2]、空白对照组[(47.1±1.5)cm^2]明显缩小(P<0.01);观察组伤口感染细菌数[(2.1±0.2)×10~2 cfu]较治疗对照组[(1.4±0.2)×10~6 cfu]、[空白对照组(2.5±0.1)×10~6 cfu]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伤口感染程度较治疗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负载AgSD纳米片治疗轻度烧伤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季一发章静李冬海沙德潜
关键词:烧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磺胺嘧啶银纳米片小鼠
多个掌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12例患者手部多处深度创面被引量:7
2016年
手是人体易受伤的部位,手背单处大范围的深度创面可通过腹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但对一些范围较小、散在分布的多处深度创面采用上述皮瓣修复,效果欠佳。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因其解剖位置较恒定、手术操作简单,是修复手背掌指关节处及手指近中节单处深度创面的较好选择,但少见用于修复手部远端2处及以上深度创面。
朱海涛贺立新李冬海曹玉珏屠海霞
关键词:深度创面穿支皮瓣掌背动脉逆行转移手部
皮肤磨削术在儿童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磨削术治疗儿童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68例开水烫伤儿童烧伤患者,烧伤创面以深浅Ⅱ度为主,完全随机法分为皮肤磨削组(36例)和保守换药组(32例)。皮肤磨削组患儿伤后48 h 内,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以钢丝球打磨创面坏死组织,直至创面出现弥漫性小出血点,银离子烫伤抗菌敷料覆盖于创面,纱布、棉垫加压包扎,5-7 d 去除外敷料,保留内层银离子烫伤抗菌敷料,给予外喷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保守换药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外涂复春散1号,抗菌敷料覆盖、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抗菌剂隔天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热次数、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情况、医疗费用、后期随访效果等方面资料。结果68例患儿均治愈,住院期间,皮肤磨削组患儿换药次数、发热次数、愈合时间、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均低于保守换药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087、3.389、-3.971、-4.697,P 均〈0.05),皮肤磨削组医疗费用高于保守换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205,P〈0.05)。创面感染率、植皮百分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随访3个月,皮肤磨削组患儿术后大部分创面无明显增生,基本恢复正常,保守换药组愈合时间稍长,瘢痕增生较多。结论磨削术虽存在手术风险与费用高问题,但临床上治疗儿童Ⅱ度烧伤创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马彩虹贺立新李冬海曹玉珏屠海霞
关键词:磨削术儿童烧伤创面
辅助皮瓣法关闭下腹部供瓣区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总结直接关闭下腹部供瓣区的方法和体会。方法:25例病人手或前臂有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下腹部皮瓣转移的方法进行修复,同时设计邻接的辅助皮瓣参与下腹部皮瓣的关闭。结果:下腹部皮瓣和辅助皮瓣的供区直接缝合关闭,早期有不同程度的肚脐偏位,后期逐渐恢复。结论:辅助皮瓣法能较好地关闭一定面积的下腹部皮瓣供区,具有良好的整形美容效果。
孙志刚贺立新曹玉珏李冬海崔永珍屠海霞孙凯朱海涛
关键词:下腹部皮瓣
老年癌症患者认知障碍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与老年癌症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等精神心理测试方法,对132例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认知障碍的评估,根据认知障碍的有无将其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比较分析老年癌症合并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较大、接受过全身麻醉下手术、接受过化疗及靶向治疗及存在抑郁、焦虑状态的患者更易出现认知障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抑郁、全身麻醉下手术史、化疗及靶向治疗史是老年癌症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认知障碍是老年癌症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中应密切关注年龄、全身麻醉下手术史、化疗和靶向治疗史以及焦虑、抑郁等因素对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做好预防和早诊早治。
隋晨光周雅静李冬海孙凯
关键词:老年癌症
小儿烧伤后失明、失听和失语2例
2008年
孙志刚贺立新郑介飞曹玉珏李冬海
关键词:烧伤后失明小儿失语中毒性脑病严重烧伤
经VEGF165转染的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的构建与实验研究
贺立新马彩虹曹玉珏李冬海刘强
老年患者Ⅲ~Ⅳ期压疮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综合临床治疗方法修复老年Ⅲ-Ⅳ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6年5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烧伤整形科对63例Ⅲ-Ⅳ期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患者采用营养支持、微创换药、个体化护理、手术综合临床治疗方法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2例创面完全封闭.39例创面较前明显缩小70%以上,护理难度明显下降,疗效满意,2例因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死亡.结论:营养支持、微创换药、个体化护理、手术综合临床治疗的治疗方法是老年患者Ⅲ-Ⅳ期压疮临床修复中较为理想的选择.
马彩虹贺立新李冬海刘谧侯玉森曹玉珏屠海霞
关键词:老年营养支持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的术式及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7月,采用不带皮肤的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部大面积创面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7~59岁。碾挫撕脱伤9例,热压伤3例,深度烧伤2例。创面均位于足背,均伴有肌腱外露或断裂,骨外露4例,跖骨、舟骨及骰骨骨皮质坏死2例。创面范围为10cm×6cm~20cm×10cm。损伤至手术时间1~21d,平均5.8d。术中切取筋膜瓣11cm×8cm~23cm×11cm。供区直接缝合关闭。结果供区均Ⅰ期愈合。11例创面Ⅰ期愈合,筋膜瓣成活;2例筋膜瓣远端断层植皮成活不良,经补充植皮愈合;余1例因局部感染严重和骨外露,筋膜瓣远端1/3坏死,经换药补充植皮后愈合。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年。供区均无明显瘢痕、凹陷、肌皮粘连。蒂部稍有隆起,小腿轮廓良好,足部功能活动良好,其中2例行蒂部修整。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能提供较大面积的组织量,可修复足背较大面积创面。
曹贵军杨佳伟孙志刚李冬海贺立新曹玉珏崔永珍屠海霞孙凯朱海涛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