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民
- 作品数:61 被引量:2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 中国古代艺术市场考论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国古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可以粗略分成三大主体阶段:一是夏、商、周至秦汉的寄生性艺术市场,以寄附于王权为生的歌舞市场为代表,市场消费的主体是皇室;二是魏晋至五代的雇佣性艺术市场,以受雇于弘扬佛事的佛教艺术市场为典范,市场消费的主体是王公贵族扶持下的僧院寺庙;三是宋元至明清的自由性艺术市场,以牟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各类艺术市场的繁荣为标志,市场消费的主体是人民大众。
- 成乔明李向民
- 关键词:艺术市场
- 社会注意力,精神经济时代的稀缺性资源被引量:3
- 2005年
- 所谓注意力,是衡量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或信息的持久尺度。人们获取信息最常见的动机有四种,一是有效性信息,人们愿意接受对自己有效用的信息;二是支持性信息,支持性信息的理论假设是:人们对支持性信息有心理上的偏好,而趋向于回避非支持性或分歧的信息;三是刺激性信息,人们追求新颖性、不可预见性、变化和复杂性是由于它们包含固有的令人满意的东西;四是有必趣的信息。
- 李向民徐浩然王晨
-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品牌附加值广告形象顾客流失娱乐明星世界品牌实验室
- 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创意型企业融资行为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创意型企业就是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在讨论创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时,必须将创意型企业的人力资本纳入考虑范围,以分析人力资本本质对创意型企业融资的影响。本文以人力资本专用化程度和模块化程度作为判断创意型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的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四分图,为分析创意型企业融资行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
- 陈清华李向民
- 关键词:人力资本专用性模块化资本结构
- 文化产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它的提出,其意义不在于对所涉及的产业内容进行重新分类统计,而在于文化产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形式对整个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文化产业的关联特征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得出我国文化产业关联性强、发展快以及适合采用主动发展模式等结论。
- 韩顺法李向民
-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结构
- 新中国文化产业70年史纲被引量:10
- 2019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巨大成就,具体表现在总体规模扩大、市场主体增加、消费层级提升等方面。今天,文化产业正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70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脉络,探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及产业政策、文化市场经营主体、文化市场和消费,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助推文化产业升级,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 李向民杨昆
-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政策文化市场文化消费
- 晋东海王墓考
- 2025年
- 在江苏建湖九龙口收成村北首的河边上,有一处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晋东海王墓。清〔光绪〕《盐城县志》载:“同治十年(1871)十二月,收成庄耕者得古墓……砖修九寸,广四寸有半,厚寸许,纹细而色黝,有‘东海王’三字,右侧有‘仪熙三年’四字……好古者弃其砖,墓封闭如故。”“东海王”和“仪熙三年”都是反书砖铭,符合六朝墓俗。在地方史志中,人们对该墓的主人生平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谬误。一是将建湖附会为东海郡,是东海王的封地;二是将东海王误会成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清官。
- 李向民
- 关键词:地方史志文物保护单位为民请命
- 精神生产视域下我国产业结构的内在演变被引量:3
- 2010年
- 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表现为经济增长从主要依赖传统的物质生产要素转移到技术、知识、文化等精神生产要素上来。精神生产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传统产业的生产环节出现了分化,形成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行业,并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扩散深刻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变。为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本文依据精神产品的分类对产业结构体系重新做了划分,提出分别以精神生产、服务生产以及物质生产为主的创意产业、服务产业和物质产业的划分方式,并对此做了验证性分析。
- 韩顺法李向民
- 关键词:产业结构
- “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在对"文化强省"概念加以界定,在对国际文化发达地区特征总结和当前文化强省建设现状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进一步提出了当前"文化强省"应采取的主要战略措施。
- 李向民韩顺法
- 关键词:文化强省
- 新时代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业态被引量:14
- 2021年
- 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精神经济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文化业态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均衡性和自觉成长力特点,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原来的文化生态平衡被重新构建,文化内核发生了变化,文化生态代际更迭,主流文化通过与文化业态的对接发挥影响力,形成健康稳定的文化机体,促生了文化业态的创新和发展。文化生态通过精神文化的价值转化赋能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业态的演化呈现出基于产业融合的横向演化和基于技术创新的纵向演化两种方式,推动传统产业的文化化和精神文化的产业化,提高产品的精神附加值。科技发展作为重要的驱动力,促进文化产业链集群的建立,催生文化业态激增。在外部能量的促进下,新兴文化业态有助于文化生态平衡的重构,创新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 李向民杨昆
- 关键词:精神经济文化生态主流文化文化生态系统
- 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被引量:3
- 2008年
- 城市从其起源之初就是创造、传播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越加发展,人们对城市越加依赖,城市文化传承、创新、文化生产与服务的功能也就日益重要。随着人类的精神需求日益快速增长,人类对城市提供的功能需要也日益多样化、高级化。城市已经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工具载体,更加成为人们精神的家园。
- 李向民王晨成乔明林源源关波郑翊磊
- 关键词:文化竞争力文化多元性物质文化遗产海派文化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