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秀

作品数:13 被引量:54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老年
  • 5篇教学
  • 4篇健康
  • 4篇健康教育
  • 3篇依从
  • 3篇老年病
  • 3篇老年病科
  • 3篇老年科
  • 3篇护理
  • 3篇教学方法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血压
  • 2篇依从性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老年高血压
  • 2篇老年高血压患...
  • 2篇老年患者
  • 2篇健康教育模式

机构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李国秀
  • 8篇罗仕兰
  • 3篇许国琼
  • 2篇王小琳
  • 2篇周世群
  • 1篇王俊莉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重庆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品管圈提高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作用
2015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护理模式提高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作用。方法通过组建"心动圈",充分发挥圈组成员的集体力量,并随机选择开展QCC活动前(2013年6-12月)后(2014年1-6月)入住该院老年科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各58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原因分析及效果评价,充分应用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循环指导完成圈组活动。结果 QCC活动后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由活动前的36.2%(21/58)提高到93.1%(5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205.0,P〈0.01)。通过"心动圈"活动,提高了圈员责任心和荣誉感,增强了沟通、协调能力。结论 QCC提高了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是降低患者术前紧张、焦虑、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李国秀罗仕兰
关键词:病人健康教育品管圈
新模式疑难病例讨论在老年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新模式疑难病例讨论的实施方法 ,提高老年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该院老年科实习护生共180名,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名,传统方法是由带教教师为主体,对病例提出护理的重点及难点、制定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由教学组长归纳总结,护生只是参与观摩。新模式疑难病例讨论是以护生为主体,由护生按整体护理模式,对病例提出护理的重点及难点,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等,其他护生积极参与并进行补充及讨论,最后由教学组长或护士长总结。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素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率(95.62%)优于对照组(7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新模式疑难病例讨论,有助于提高护生理论、操作、沟通等综合素质能力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李国秀许国琼
关键词:教学方法老年科
系统性出院指导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出院指导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在该院老年病科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220例分为2组,实验组113例,对照组107例。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出院指导,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常规指导。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两组患者在院外服药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药物治疗依从率为73.45%,对照组为4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5,P<0.01)。结论针对性、系统性的出院指导可明显提高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院外服药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王小琳罗仕兰周世群李国秀
关键词:冠心病病人出院病人依从
PDCA循环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PDCA循环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区组随机法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定为100名。对照组定为100名。对照组为按照目前常规处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和改良式健康评估表相结合进行健康教育。比较(1)满意度;(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舒张压、收缩压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满意度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服药依从性评分、舒张压、收缩压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评分、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大,可有效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血压水平,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李国秀罗仕兰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
新型自提问题模式在老年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新型自提问题模式实施的方法 ,提高老年病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老年病科实习的大专护生共计160名,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名。观察组采用新型自提问题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素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97.52%)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新型自提问题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操作、沟通等综合素质能力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李国秀
关键词:教学方法老年病
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对实习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对老年病科实习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3个病区实习的10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4)和试验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带教基础上加入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法。两组护生均实习5周,比较两组护生模拟体验教学前、教学后、出科后3个月的共情能力得分,并由试验组护生评价模拟体验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后、出科后3个月,试验组共情总分、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100%(54/54)的实习护生认为体检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同理心和服务意识。结论 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对实习护生进行老年人模拟体验教学可提高其共情能力,并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可增强护生责任感和同理心,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娄兰兰罗仕兰李国秀陈晓琳王俊莉
关键词:实习护生共情能力护理带教护患关系角色体验
PDCA循环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在中国高血压成为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将导致脑溢血、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肾衰和失明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理论研究已成为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老年...
李国秀罗仕兰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模式PDCA循环服药依从性
ISBAR沟通模式在老年科实习护理学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2
2016年
ISBAR工具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的沟通方式,由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于2008年提出,在美国的医疗机构中已普遍使用这种沟通的模式[1]。其内容包括:身份(identification,I)、病情(situation,S)、背景(background,B)、评估(assessment,A)、建议(recommendation,
李国秀罗仕兰
关键词:教学查房护理学生老年科沟通模式技能考试老年病科
某三甲医院实习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现状研究
2019年
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某三甲医院实习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现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提升实习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某三甲医院的100名实习护士请相对应的调查和研究,所涉及的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实习护士对于患者的安全文化认知现状等相关内容,针对相关的分数、条目得分以及同意率等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总结。
李国秀罗仕兰
关键词:实习护士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2006年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对试验组271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而对照组261例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次数和猝死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6个月复发率、再入院率和6个月后2次以上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猝死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行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猝死,减少住院次数。
李国秀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