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林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前兆
  • 1篇应力场
  • 1篇震前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平静期
  • 1篇前兆
  • 1篇强震
  • 1篇自然电场
  • 1篇活跃期
  • 1篇大陆强震
  • 1篇值模拟

机构

  • 3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3篇李永林
  • 2篇高旭
  • 1篇王春媛
  • 1篇宋治平
  • 1篇路京林
  • 1篇郑洪

传媒

  • 3篇地震

年份

  • 3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西部及邻区强震迁移规律与喜马拉雅弧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研究了中国西部及邻区强震活动的迁移规律 ,结果表明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控制着中国西部强震活动。喜马拉雅东部弧顶 (缅甸弧顶 )、西部弧顶 (兴都库什弧顶 )及喜马拉雅弧中段的强震活动与内陆的强震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 ,与内陆强震活跃期、平静期的存在及强震迁移规律都有重要关系。
李永林高旭
关键词:大陆强震活跃期平静期
喜马拉雅弧边界作用力的变化对中国内陆应力场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 ,模拟喜马拉雅弧及其特殊构造部位 ,即东、西二弧顶边界作用力的变化对中国大陆内部剪应力场影响范围及大小 ,进而结合实际强震活动探讨喜马拉雅弧边界作用力变化与中国大陆内部应力场分布及地震活动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东、西弧顶是喜马拉雅弧的特殊构造部位 ,这一边界作用力的变化对中国大陆应力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东部弧顶影响更为显著 ;喜马拉雅弧边界作用力变化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成组迁移特征的重要动力因素。
李永林高旭
关键词:数值模拟
深井电极与地表电极的自然电场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通过对半无限空间和全无限空间电流密度的分布理论进行讨论,得出电流密度随电极埋 设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电法观测中,当供电电极深埋后,人工电场和自然电场可减少地 表各种噪声的干扰.提高视电阻率ρs和自然电位V_(sp)的灵敏度,从而更好地捕捉地震异常信息。 从北京平谷台6年多来的观测结果分析认为,深井电极相对地表电极能降低诸如人为供电、雷 击短路、冰冻期影响等各种干扰,经过宁河6.9级、6.5级和5.6级及离台站较近的三河4.8级 地震的检验,表明深井电极可明显突出地震前的异常变化量。因此,自然电场的深井电极观测是 值得推广的方法。
郑洪王新蕾王春媛宋治平李永林路京林
关键词:自然电场地震前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