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佳
- 作品数:47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 融合状巨大传染性软疣1例被引量:2
- 2020年
- 患者女,26岁,会阴部斑块3个月。患者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病史2年。皮肤科情况:会阴部可见一约0.5 cm×1.5 cm×0.3 cm大小淡粉色斑块,周围可见卫星灶。皮损表面光滑,边界清楚。皮肤镜检查:皮损表面蜡样光泽,斑块及周围卫星灶均可见脐凹;可见多发黄白色类圆形均质结构区及周围点状及弯曲线状血管。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软疣小体。诊断:传染性软疣。
- 赵家晴李育婷王斌石丽平李艳佳张国强
- 关键词:传染性软疣皮肤镜精神分裂症
- 160例性传播疾病临床分析
- 1991年
- 我科自1988年8月至1990年8月两年间共诊治性传播疾病(STD)患者160例,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我科两年共诊治STD患者160例。其中1988年8~12月12例;1989年1~6月24例;1989年7~12月32例;1990年1~6月65例;1990年7~8月27例;呈逐渐增多趋势。 2.性别:男110例,女50例,男女之比为2.2∶1。 3.年龄分布:最小4岁,最大59岁; 10岁以下儿童4例(2.6%);11~20岁6例(3.8%);21~30岁95例(59%);31~40岁39例(24%);41~50岁11例(6.8%);50岁以上5例(4.1%)。 4.婚姻状况:已婚124例(77.5%);未婚36例(22.5%)。
- 李艳佳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性病
- 中药组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干预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在体外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培养患者DC,经中药组方作用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的变化,MTT法观察DC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及ELISA法观察分泌IL-12的影响。结果患者的DC经中药组方作用后,CD83的表达均明显上调,CD86的表达及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有一定的抑制;对IL-12的产生均显著性下降。结论复方中药对患者的DC的抗原递呈能力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IL-12的分泌起强烈抑制作用。
- 杨莉李艳佳刘京生杨继章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中药组方白细胞介素12
- 银屑病与真菌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1998年
- 银屑病与真菌感染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综合近10余年来的文献,从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等几方面总结了银屑病与真菌感染的关系,认为真菌感染,特别是糠秕孢子菌可以引起易感人群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诱发或加重银屑病。
- 李艳佳
- 关键词:银屑病糖秕孢子菌真菌感染
- 尖锐湿疣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被引量:8
- 2010年
- 张瑞君李艳佳刘丽娟
- 关键词:尖锐湿疣心理状况心理疗法干预性研究
- Stem Cell Educator技术在斑秃中的应用
- [目的]干细胞教育器(Stem Cell Educator)治疗斑秃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初步评估其疗效;其次评估其对自身免疫的调节.[方法]使用干细胞教育器治疗9例严重的斑秃患者,分为第一阶段(治疗前)和第二阶段(治疗后...
- 李艳佳王贺朋
- 汞相关狒狒综合征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患者,女,53岁。5天前因打碎温度计于下腹部、臀部出现红斑,脓疱,后皮疹发展至颈部、肘窝、乳房下、腹股沟。既往有红汞过敏史。接触12、20、30天后血汞测定:0.11 mg/L(参考值<0.03 mg/L)、0.005 mg/L、0.002 mg/L,诊断:狒狒综合征。给予复方甘草酸、依巴斯汀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盐酸奥洛他定治疗,1周后红斑消退,脓疱干涸,出现大量脱屑。
- 韩洁李艳佳张国强
- 关键词:汞
- 白念珠菌对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形态及表面分子的影响。方法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芽管试验分离、鉴定白念珠菌;体外培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DCs,经不同剂量的白念珠菌、无菌生理盐水作用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DCs细胞形态无差异;实验组DCs表面分子CD80、CD86表达明显高于同等剂量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表达量与白念珠菌剂量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白念珠菌可促进DCs表面分子CD80和CD86表达,DCs进一步成熟。
- 宣晓梅张瑞君李艳佳赵燕王莉刘瑞琴
- 关键词:白念珠菌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
- 黑色素瘤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黑色素瘤起源自胚胎期神经脊,具有极高的恶性程度,易出现淋巴与血行转移,预后差,发生远处转移后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传统化疗药物对黑色素瘤疗效有限,五年生存率低于10%,且易发生耐药。分子靶向药物对于黑色素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与传统化疗对比具有明显优势,在肿瘤的治疗上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掀起了黑色素瘤治疗研究的新热潮。本文对治疗黑色素瘤中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岳育杨李育婷刘佩佩李艳佳张国强
- 关键词:黑色素瘤分子靶向治疗
- 体外皮肤器官模型的培养及在皮肤移植等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皮肤器官模型有皮肤器官培养和角质形成细胞器官样培养两种方式,体外皮肤器官模型可用于皮肤移植,皮肤病发病机制,药学等方面。目前皮肤器官模型培养的方法很多,但如何进一步改进条件,培养出更加类似于人的皮肤器官,更有效的应用于皮肤病研究当中,将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体外重建皮肤模型为皮肤病新药研究当中的药物筛选,毒理学实验及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部分组织工程皮肤产品已取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许可而应用于临床。相信随着组织工程学和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体外皮肤器官模型应用于皮肤病的研究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李艳佳焦建丽
- 关键词:人工真皮角质形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