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贞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棉花烂铃问题的探讨被引量:3
- 1989年
- 统一制定调查方案,在河北省棉区的较大范围内,连续调查3年,初步查明了烂铃的发生情况和造成的损失。 1986年在河北省45个县225块棉田;1987年在18个县,50块棉田;1988年在16个县37块棉田;3年合计在8个植棉地区,50个县,79个县次,312块棉田进行各项调查,结果如下:
- 张绪振马平皮富树杜嘉贞顾维宽路银贵陈新华蔡强
- 关键词:棉花烂铃
- 抗旱、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系171—6
- 1997年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针对棉花生产枯黄萎病发生严重和近年来河北省棉花种植向黑龙港等地区扩大发展,该区多属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特点。于1986年选择高抗枯萎病能力强381为母本与224—14和V82—5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其中224—14丰产性好,V82—5具有一定抗棉铃虫且纤维品质优良)。连续多年在重枯、黄萎病圃定向选育和南繁加代,于1990年出圃育成。该品系现已通过河北省区试小区试验和大区生产试验,并于1996年4月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予审。 一、主要特征特性 171—6属陆地棉中熟品种,生育期129—142天,株型塔形较松散,茎秆硬,叶片中等,铃卵圆形中等偏大,铃咀尖壳薄,铃重4.8—5.2g,吐絮肥畅。
- 杜嘉贞马丰李社增刘增志陈新华
- 关键词:棉花
- 利用拮抗菌防治棉铃疫病被引量:14
- 1998年
- 从作物茎内和棉田土中分离纯化到193株细菌和90株真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棉铃疫菌具拮抗作用的细菌26株和真菌16株。室内离体棉铃生测表明,施用拮抗菌(芽孢杆菌MB-3、MB-7、MB-8、BC-1)24小时后再接种棉铃疫菌比施用拮抗菌后马上接种棉铃疫菌的防治效果要好,可达60%~80%。田间试验结果显示,8月初仅喷施一次,MB-3和MB-7的相对防效达34.9%和45.4%,明显优于对照化学药剂。此外,对拮抗菌的拮抗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初步讨论。
- 马平李社增陈新华刘增志杜嘉贞
- 关键词:拮抗菌田间防治棉花烂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