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笙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血管
  • 6篇微血管
  • 6篇减压术
  • 5篇血管减压
  • 5篇微血管减压
  • 5篇面肌
  • 5篇面肌痉挛
  • 5篇痉挛
  • 5篇肌痉挛
  • 3篇电生理
  • 3篇血管减压术
  • 3篇手术
  • 3篇微血管减压术
  • 3篇面神经
  • 2篇电刺激
  • 2篇电生理学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神经损伤
  • 2篇神经痛

机构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6篇杨晓笙
  • 8篇李世亭
  • 7篇焦伟
  • 5篇尚明
  • 5篇仲骏
  • 5篇唐寅达
  • 5篇杨敏
  • 4篇张文川
  • 3篇郑学胜
  • 3篇马秋峰
  • 3篇朱晋
  • 3篇李国伟
  • 3篇管宏新
  • 2篇华续明
  • 2篇王旭辉
  • 2篇钟文翔
  • 2篇李轶
  • 2篇万亮
  • 2篇周秋梦
  • 2篇李心远

传媒

  • 5篇中国微侵袭神...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将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电极置于大鼠C2颈髓背侧硬膜外,脉冲发生装置及电源植入背部皮下。分别于术前(0 h)及术后12、24、36 h,测试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的参数(电压、刺激频率和脉宽);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评分(BBB评分)和斜板实验,并测量大鼠体质量。结果脊髓电刺激系统各项参数在0 h、12 h、24 h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参数在0 h与36 h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评分、斜板实验和体质量检测显示:0 h与12 h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 h与24、36 h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大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型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是安全可行的,可用于脊髓电刺激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管宏新仲骏汪辉朱晋杨敏杨晓笙周秋梦焦伟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
面神经的损伤和再生被引量:3
2010年
由于面神经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容易因创伤、炎症、肿瘤或手术操作等受到损伤。目前损伤后面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效果尚不理想,即修复手术后面部运动功能难以完全恢复,且易产生联带运动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文章就面神经损伤和再生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杨晓笙仲骏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
微血管减压术对特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不同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不同区域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48例患者根据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区域的不同分成5组。A组(n=31):血管压迫桥沿沟段;B组(n=59):血管压迫脑干移行段;C组(n=47):血管压迫出脑干段;D组(n=28):血管压迫脑池段;E组(n=383):多区域联合压迫。观察手术疗效,完全缓解和绝大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治疗有效率A组为96.8%,B组为96.6%,C组为97.8%,D组为96.4%,E组为94.5%。各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完全性面瘫、颅内血肿形成、术后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尚明唐寅达郑学胜杨晓笙焦伟李世亭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面神经
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41例典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并检索数据库中关于AMR监测与面肌痉挛MVD手术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文章,采用RevMan5.1荟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AMR变化程度与术后疗效关系采用优势比(Oddsratio,0R)进行评价。结果A组(AMR完全消失或波幅下降超过80%),B组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6.2%,8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荟萃分析显示AMR消失组的术后治愈率是AMR未消失组的3.53倍[OR=3.53,95%置信区间95%Cf(2.28,5.4s)3。结论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行AMR监测可有效指导手术,提高手术治愈率,应将AMR作为MVD术中常规监测项目。
尚明唐寅达李心远王旭辉杨晓笙焦伟李世亭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ETA分析
轻度颅脑外伤早期病情进展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轻度脑外伤早期病情恶化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413例轻度颅脑外伤患者依据病情是否进展分为病情进展组21例与病情未进展组392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轻度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病情进展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比例及伤后镇静药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0岁、一过性意识丧失、中线移位>0.5cm、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GCS评分、神经功能缺失、高血压、使用抗凝药是病情恶化进展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中线移位>0.5cm、脑挫伤或颅内血肿、使用抗凝药是轻度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病情进展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中线移位>0.5cm、脑挫伤或颅内血肿、使用抗凝药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对预防病情进展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马秋峰张文川李国伟钟文翔杨晓笙杨敏廖陈龙施君
关键词:高危因素
血管内介入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的效果与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重度颅内血管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血管狭窄率(75.15±10.7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2.50±3.31)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为(1.27±0.91)分。行单纯Gateway球囊扩张5例,球囊辅助Wingspan支架植入57例。随访3~14个月,平均8.7个月。结果本组病人球囊、支架均准确到位,术后狭窄率(17.69±10.12)%,术后NIHSS评分(1.23±1.92)分,m RS评分(0.97±1.1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脑梗死4例,其中穿支梗死2例,抗血小板治疗相关梗死2例,经治疗后达m RS评分2~3分。5例单纯球囊扩张病人随访期间血管狭窄改善稳定,未发生脑梗死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安全、有效,单纯球囊扩张术可能对部分病人更有益。
万亮李轶荆朝晖杨晓笙华续明
关键词:颅内血管狭窄血管内治疗
异常肌反应形成机制的电生理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从电生理学角度研究异常肌反应(AMR)形成的机制。方法收集15例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记录电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引起的同侧眼轮匝肌肌电反应(即AMR);电刺激颅内面神经压迫点,分别在面神经下颌缘支以及同侧眼轮匝肌上记录刺激引起的神经传导电位和肌电。分析各波形的潜伏期以及血管减压术后各波形的变化情况。结果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时,在眼轮匝肌上记录到的AMR平均潜伏期为(10.49±0.35)ms;刺激颅内面神经压迫点时,下颌缘支诱发电位波形的平均潜伏期为(3.99±0.18)ms,眼轮匝肌肌电波形的平均潜伏期为(4.62±0.32)ms。AMR平均潜伏期大于刺激神经压迫点后在下颌缘支与眼轮匝肌上记录到的波形平均潜伏期之和(P<0.05)。充分减压后,有14例(93.3%)AMR波完全消失。结论压迫血管可能参与了面肌痉挛异常电传导通路,是导致面肌痉挛发作的一个必要因素。
尚明郑学胜唐寅达李心远王旭辉焦伟杨晓笙李世亭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异常肌反应
低蛋白血症引发正中神经损害1例
2013年
1病历摘要女,75岁;因双手疼痛、麻木、握拳无力2个月,加重2周入院。查体:双上肢肌力Ⅳ级。腕部及双手疼痛、麻木,四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电生理检查:双侧正中神经腕部、肘部损害。术前诊断:双上肢周围神经病变。予局麻下行双侧正中神经松解术+电生理监测术。在腕部正中神经体表投影处做3cm长纵形切口,全程松解并打开腕管,探查正中神经,术中严格保护正中神经,充分松解周围肌肉和筋膜,
李国伟张文川杨敏杨晓笙马秋峰钟文翔
关键词:正中神经损伤低蛋白血症神经外科手术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策略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MRI显示粗大扭曲的椎动脉(VA)偏向患侧,甚至对侧VA也移位至患侧。术中见VA直接同时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上抬间接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5例,PICA和小脑上动脉(SCA)分别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1例。术后,8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1例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粗大移位的VA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MVD成功的关键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解剖,逐渐将VA向下移位,而不是简单地在神经和血管间塞入垫片。
朱晋管宏新仲骏李世亭杨晓笙周秋梦焦伟
关键词: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椎动脉
椎-基底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策略及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锥-基底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锥-基底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椎动脉直接压迫9例,基底动脉直接压迫5例;同时伴其他小血管压迫,包括小脑上动脉8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和静脉3例。压迫点位于三叉神经脑池段9例,位于入髓区(root entry zone,REZ)5例。结果术后症状即刻完全缓解11例,明显缓解3例。随访3~32个月,仅1例病人术后出现面部麻木,其他未见复发和严重并发症。结论遵循恰当的手术策略,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王继超杨晓笙郑勇李世亭杨敏张文川仲骏王晓强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椎-基底动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