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朝菊

作品数:59 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血清
  • 12篇蛋白
  • 8篇脂蛋白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系统性红斑
  • 7篇系统性红斑狼...
  • 7篇狼疮
  • 7篇红斑
  • 7篇红斑狼疮
  • 6篇代谢
  • 6篇抗体
  • 5篇血脂
  • 4篇蛋白相关
  • 4篇血栓
  • 4篇血症
  • 4篇抑素
  • 4篇脂蛋白相关磷...
  • 4篇脂肪
  • 4篇脂酶

机构

  • 46篇河北省人民医...
  • 7篇石家庄市第二...
  • 4篇宜宾市疾病预...
  • 4篇宜宾市卫生防...
  • 2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56篇杨朝菊
  • 16篇帖彦清
  • 14篇霍丽静
  • 12篇赵培
  • 12篇耿瑞丽
  • 9篇张明明
  • 9篇高伟
  • 7篇贾敏
  • 7篇申艳梅
  • 5篇刘建辉
  • 5篇赵晓云
  • 4篇崔佳
  • 3篇马倩
  • 3篇李静
  • 3篇王树松
  • 3篇白明晨
  • 3篇于悦卿
  • 2篇唐志鹏
  • 2篇赵海利
  • 2篇周利霞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5篇疑难病杂志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国饮食卫生...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全血细胞分析及其与抗ds-DNA抗体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ds-DNA抗体与全血细胞计数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SLE患者6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研究对象。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ds-DNA抗体,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全血细胞计数,分析抗ds-DNA抗体与全血细胞计数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抗ds-DNA抗体阳性低滴度组和阴性组比较,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降低;抗ds-DNA抗体阳性高滴度组比低滴度组大血小板比率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增加;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在抗ds-DNA抗体阴性组和阳性低滴度组之间,阳性低滴度组和高滴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全血细胞分析是监测SLE患者病情发展的简单实用检查,尤其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能全程反映SLE患者病情的变化。
杨朝菊耿瑞丽霍丽静张明明帖彦清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全血细胞分析抗DS-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与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呈负相关被引量:10
2016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机体淋巴细胞功能失调,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发病机制复杂。维生素D属于类固醇激素,在血中主要形式是25羟基维生素D,[25(OH)VD,],
杨朝菊高伟霍丽静赵培周利霞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25-二羟维生素D3Γ干扰素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中“五病”人员处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2004年
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保持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可有效防止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将对所有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对查出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下简称“五病”)的,将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但在实际健康检查工作中,对查出的“五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的处理,已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和弊端。
邓开旗杨朝菊
关键词:食品卫生卫生监督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Lp-PLA2基因N133K位点多态性的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检测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因N133K位点多态性与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心绞痛患者426例为心绞痛组、心肌梗死患者415例为心梗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400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技术,对入选者Lp-PLA2基因N133K(C/G)位点多态性进行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p-PLA2基因N133K多态位点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相关性。同时检测入组者血脂及Lp-PLA2水平等指标。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PLA2水平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心梗组TC、TG、LDL-C、Lp-PLA2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HDL-C低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组TC、TG、LDL-C、Lp-PLA2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5)。心梗组和心绞痛组1个月后复查时,Lp-PLA2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心梗组GG、GC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组GG、GC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p-PLA2基因N133K(C/G)多态位点GG基因型与冠心病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Lp-PLA2基因N133K(C/G)多态位点基因突变可能与冠心病病情有关。
张明明高伟刘欣杨朝菊赵培于悦卿吴惠珍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冠心病遗传易感性
以激活性单核细胞增多为首发症状的结核性脑膜炎1例并临床分析
2019年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肺外结核,误诊或漏诊导致病死率极高。脑脊液细胞学是辅助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动态分析了1例结核性脑膜炎继发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RESLES)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耿瑞丽金贺高伟杨朝菊霍丽静帖彦清
关键词:脑脊液细胞学结核性脑膜炎
男性血清锌α2糖蛋白与血脂、生殖激素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男性血清锌α2糖蛋白(ZAG)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5~65岁体检男性297例,按血脂水平分为对照组145例和高脂组152例;按年龄分为25~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4个年龄组;依据血清ZAG水平的三分位数分为3组(Q1,Q2,Q3)。检测血脂、血糖、ZAG和生殖激素等,比较ZAG与代谢及生殖激素的关系。结果:(1)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照组和病例组男性血清ZAG逐渐下降,在36~45岁和56~65岁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年龄组中比较,25~35岁和36~45岁中,高脂组的ZA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FSH在ZAG低、中、高水平组表达分别为(7.69±4.07)mIU/ml、(5.65±2.26)mIU/ml和(4.85±1.97)mIU/ml,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在ZAG低、中、高水平组表达分别(2.93±1.08)ng/ml、(3.51±1.22)ng/ml和(3.89±1.37)ng/ml,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男性血清ZAG与年龄、WC、BMI、FBG、TG呈负相关(r=-0.58,-0.21,-0.22,-0.16,-0.27,P均<0.05);与TT呈正相关(r=0.36,P<0.05);年龄、BMI和TG是ZAG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男性血清锌α2糖蛋白随增龄而下降,与脂质代谢和腹型肥胖有关,并且其水平的变化和男性生殖激素有关。
杨朝菊韩瑞钰王树松
关键词:睾酮
糖尿病患者内皮微粒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检测
2012年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微粒(EMP)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探讨内皮微粒和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GMP-140、vWF和与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EMP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浆GMP-140、vWF水平,并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EMP、GMP-140和vW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脂症糖尿病患者血浆EMP、GMP-140和vWF水平较血脂正常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糖尿病患者血浆EMP、GMP-140和vWF水平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浆EMP、GMP-140和vWF水平明显增高,其可能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刘建辉贾敏白明晨耿瑞丽杨朝菊郭文潮
关键词:糖尿病血栓内皮微粒
心肌梗死患者Lp-PLA2基因Y160X位点多态性检测的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检测Lp-PLA2基因Y160X位点突变与心肌梗死(MI)的关系。方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LpPLA2基因多态性,Logistic回归分析Lp-PLA2多态性与MI的关系,以及病例组和对照组血脂、血糖、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MI及Lp-PLA2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Lp-PLA2、Hs CRP、IL-6水平及家族史阳性率高于对照组,HDLC、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1周、1个月时Lp-PLA2、Hs CRP、IL-6水平下降,IL-10水平上升(P<0.05)。Lp-PLA2基因型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p-PLA2基因Y160X位点突变可能是MI的原因。
张明明于悦卿赵培杨朝菊高伟李亚丽李芳
关键词:心肌梗死遗传易感性
4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脑梗死早期诊断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前体蛋白(TpP)、脂蛋白(a)[LP(a)]、血清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分组,探讨TpP、LP(a)、CysC、hs-CRP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已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为脑梗死组,同时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人群HbA1C、TpP、LP(a)、CysC和hs-CRP水平并加以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各项指标均随着HbA1C水平的上升而明显增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TpP、LP(a)、CysC和hs-CRP水平明显增高,检测TpP、LP(a)、CysC和hs-CRP水平有助于脑梗死急性发作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有效控制HbA1C水平,有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申艳梅刘志敏杨朝菊
关键词: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血栓前体蛋白
不同糖耐量受损人群血清脂肪因子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预测糖尿病前期病情进展风险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受损人群血清脂肪因子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预测糖尿病前期病情进展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114例葡萄糖耐量试验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32)、糖耐量受损组(n=46)和2型糖尿病(T2DM)组(n=36)。比较3组血清脂联素(APN)、瘦素(LEP)、前脂肪细胞因子-1(Pref-1)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APN、LEP、Pref-1水平与HOMA-IR、HOMA-β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N、LEP、Pref-1水平预测糖尿病前期病情进展的价值。结果T2DM组和糖耐量受损组血清APN水平低于糖耐量正常组,且T2DM组较糖耐量受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和糖耐量受损组LEP、Pref-1、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糖耐量正常组,且T2DM组较糖耐量受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和糖耐量受损组患者HOMA-IR均低于糖耐量正常组,且T2DM组较糖耐量受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和糖耐量受损组患者HOMA-β均高于糖耐量正常组,且T2DM组较糖耐量受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547,P<0.05),与HOMA-β呈负相关(r=-0.506,P<0.05);血清LEP、Pref-1水平与HOMA-IR均呈负相关(r=-0.325、-0.459,P<0.05),与HOMA-β均呈正相关(r=0.317、0.42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PN、LEP、Pref-1水平预测糖尿病前期病情进展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98 mg/L、4.23 mg/L和18.85μg/L,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0.43%、96.87%和0.925。结论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清APN、LEP、Pref-1水平均发生异常变化,且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血清APN、LEP、Pref-1可作为预测糖尿病前
申艳梅李慧芳李雅杨朝菊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脂肪因子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