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翠红

作品数:61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核科学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专利
  • 1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细胞
  • 17篇肿瘤
  • 11篇药物
  • 10篇纳米
  • 8篇分子
  • 8篇靶向
  • 6篇纳米药物
  • 6篇胶束
  • 5篇短肽
  • 5篇米粒
  • 5篇共价
  • 5篇超分子
  • 4篇蛋白
  • 4篇自组装
  • 4篇纳米粒
  • 4篇抗癌
  • 4篇PEG
  • 3篇血管
  • 3篇药物载体
  • 3篇食管

机构

  • 4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南开大学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1篇杨翠红
  • 47篇刘鉴峰
  • 33篇刘金剑
  • 26篇张玉民
  • 20篇褚丽萍
  • 16篇黄帆
  • 6篇高红林
  • 6篇冯丽娜
  • 5篇高阳
  • 4篇孔德领
  • 4篇黄帆
  • 3篇吴红英
  • 3篇吴旻
  • 3篇宋娜玲
  • 3篇刘芝华
  • 3篇周传农
  • 3篇王秀琴
  • 3篇王群
  • 2篇李德冠
  • 2篇段亚君

传媒

  • 4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2015全国...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2000年中...
  • 1篇中国化学会2...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1
  • 1篇2000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紫杉醇的小分子水凝胶-纳米球传输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紫杉醇的小分子水凝胶-纳米球传输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把叶酸和紫杉醇通过一种短肽连接起来形成紫杉醇前体药物的制备方法。而且所得到的化合物通过酶催化的方法可以得到尺寸为50nm左右的纳米球和小分子水...
杨志谋王玲孔德领王怀民杨翠红
文献传递
叶酸修饰的肿瘤微环境响应性胶束递送抗肿瘤药物的性能研究
张玉民刘金剑杨翠红褚丽萍黄帆樊慧蓉刘鉴峰
一种抗氧化仿肝素多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公开涉及一种抗氧化仿肝素多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多肽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状结构的形成,不仅能够有效清除辐射产生的毒性...
刘鉴峰刘金剑张玉民张嘉敏杨翠红杨丽军
一种皮肤损伤修复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损伤修复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凝胶敷料由多肽、虫草素和氧化透明质酸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水凝胶敷料合成方法简单、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能够清除损伤组织中的ROS并产生NO,促进辐射损伤后血管...
杨翠红王杭刘鉴峰任春华蔡晓遥张玉民王忠彦张嘉敏牟感恩
纳米材料治疗具核梭杆菌促进的结直肠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是一种口腔厌氧菌,最近被发现在人类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表面聚集,其富集程度与癌症治疗预后呈高度负相关。大量研究表明,Fn参与CRC的发生与发展过程,Fn与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组分相互作用从而增强肿瘤的耐药性。近年来,开始有研究利用纳米材料抑制Fn在肿瘤部位的增殖或通过直接靶向Fn治疗CRC。因此,本综述一方面将对近年来Fn在CRC中促肿瘤的机制进行梳理总结,另一方面将归纳整理不同纳米材料应用于Fn相关CRC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纳米材料在Fn介导的CR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杭侯小雪刘鉴峰杨翠红
关键词:具核梭杆菌结直肠癌纳米材料肿瘤治疗
125I标记注射用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研究雾化吸入与肌肉注射的代谢及组织分布差异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采用雾化吸入与肌肉注射两种不同方式给药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假单胞菌)(IFNα2b),其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差异。方法采用125I标记法对IFNα2b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按45万IU/kg体质量(参考人推荐用量15万IU/kg体重)的剂量分别进行雾化吸入和肌肉注射给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IFNα2b在大耳白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在0.5、2、4、8和12 h通过活体成像和γ计数检测不同组织和肺脏不同部位的干扰素分布情况。结果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肌肉注射组的0~24 h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为(39.20±1.89)ng·h-1·ml-1,平均驻留时间(MRT)为(6.90±0.21)h,清除速率(CL)为(0.09±0.004)ml·kg-1·h-1,半衰期(T1/2)为(7.30±0.38)h;雾化吸入组的AUC0-24为(45.10±4.65)ng·h-1·ml-1, MRT为(16.10±1.37)h, CL为(0.06±0.010)ml·kg-1·h-1,T1/2为(12.10±1.19)h。体内组织分布结果表明,雾化吸入给药方式IFNα2b主要分布在肺中,12 h仍可观察到肺中有放射性信号,而肌肉注射方式在2h可观察到肾脏中有较高的放射性信号,之后逐渐减弱。结论雾化吸入给药较肌肉注射给药能够明显延长IFNα2b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且肺部药物浓度更高。与常规肌肉注射相比,雾化吸入IFNα2b的给药方式可能对治疗肺部病毒性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具有更长的药物作用时间和更好的疗效。
杨翠红刘金剑褚丽萍高红林郑立运张崇远刘利成张玉民
关键词:干扰素Α2B放射性核素标记碘放射性同位素
纳米靶向载体的制备及用于肿瘤显像和靶向药物输送的研究
目的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而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由于药物的全身分布而产生巨大的毒副作用,使得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生命的威胁,因此研制化疗药物靶向性载体,使药物具有肿瘤特异靶...
刘鉴峰刘金剑褚丽萍冯丽娜杨翠红
聚天冬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细胞毒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合成一种聚天冬酰胺衍生物并对其细胞水平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其作为药物载体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L-天冬氨酸热缩聚合成聚琥珀酰亚胺,利用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和乙醇胺对聚琥珀酰亚胺进行开环反应得到载体PSI-Phe-EA;利用1H NMR进行聚合物结构表征;采用内标法磁氢谱计算其开环率;通过水溶性的比较验证其亲水性变化;采用MTT法对聚合物的细胞增殖抑制进行研究,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聚合物对细胞微观形态的影响;利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研究聚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H NMR确证了开环衍生物PSI-Phe-EA的结构,PSI的开环率为40%;乙醇胺开环后聚合物的亲水性得到了明显改善;MTT实验表明,PSI-Phe-EA在所检测浓度范围内(<100 mg/L),对NIH3T3和Hep G2两种细胞的24 h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倒置显微镜观察表明,50 mg/L的PSI-Phe-EA孵育24 h后以上两种细胞的形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细胞周期分析表明PSI-Phe-EA处理与否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合成的聚天冬酰胺衍生物PSI-Phe-EA亲水性明显提高,且对细胞的存活、微观形态以及周期分布均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的高分子材料。
杨翠红韩京华刘金剑张玉民高红林董文慧王燕铭
关键词:天冬酰胺苯丙氨酸乙醇胺药物载体细胞毒性
125I标记干扰素研究雾化吸入与肌肉注射的体内分布及代谢途径差异
【目的】研究干扰素雾化吸入给药与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干扰素在肺组织的分布、体内循环时间及主要代谢途径。【方法】将干扰素进行125I标记,选用体重2.5kg的雄性大耳白兔,以2.5μg/kg的剂量分别通过雾化吸入和臀部肌肉...
刘金剑褚丽萍冯丽娜杨翠红刘鉴峰
关键词:肌肉注射代谢途径雾化吸入干扰素
文献传递
放射医学工程与护理交叉前沿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放射医学工程与护理交叉前沿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效果,为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构建放射医学工程与护理交叉前沿课程的教学方案。2023学年—2024学年秋季学期,将教学方案应用于选修该课程的26名大学二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中。课程结束后,通过自设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安排、内容、方法、效果等的看法及其建议。结果26名学生课程成绩为(91.5±3.2)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3%(19/26)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教师教学效果非常好;96%(25/26)的学生认为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或比较好,58%(15/26)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在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解决护理学难点问题上的效果显著;分别有54%(14/26)、50%(13/26)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方面的教学效果有待改进;65%(17/26)的学生建议通过引入案例研究和模拟实践环节,提升其参与度。结论放射医学工程与护理交叉前沿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培养了护理专业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但仍需结合学生的反馈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对教学进行深度优化,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成效。
杨翠红葛淑芳牟感恩刘鉴峰
关键词:护理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