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志强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地理空间
  • 1篇动植物
  • 1篇政府
  • 1篇政治家
  • 1篇植物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发展观
  • 1篇史前
  • 1篇天然资源
  • 1篇铜矿
  • 1篇铜矿业
  • 1篇农村
  • 1篇农村聚落
  • 1篇中央政府
  • 1篇晁错
  • 1篇文化
  • 1篇文明
  • 1篇文明社会
  • 1篇西汉
  • 1篇西汉前期

机构

  • 5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铜陵学院

作者

  • 5篇柯志强
  • 2篇裘士京
  • 1篇疏仁华
  • 1篇卢建英

传媒

  • 1篇江南论坛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农业考古
  • 1篇铜陵学院学报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贾谊、晁错、主父偃削藩主张之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西汉前期,地方诸侯王国问题一直困扰西汉中央政府,以贾谊、晁错、主父偃为代表的政治家力主削藩,他们在提出削藩主张的历史背景上,以及对地方诸侯王问题的认识上有相似之处,而在削藩策略和削藩成效上有很大差异。笔者认为贾谊、主父偃的削藩主张切实可行,而晁错的削藩过于急躁,如果处理得当,是可以避免七国之乱的。
柯志强
关键词:晁错西汉前期中央政府政治家
皖南古代铜矿业开发及其社会影响
2014年
皖南地区是中国古代铜矿业开发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其铜矿开发的历史,上迄商周,下至唐宋,延续两千多年,对皖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但铜矿采冶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亦为现代社会的矿冶生产提供借鉴。
疏仁华柯志强
皖北地区史前农村聚落形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淮河自古都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在其南北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致使南北地区在古代文化的发展上形成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和地域特点。本文论及的“皖北地区”即指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包含今淮北、宿州、亳州、阜阳几市以及蚌埠、淮南两市淮河以北的部分辖区。有关该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框架也基本建立,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卢建英柯志强
关键词:聚落形态农村地理空间古代文化考古发掘
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观刍议
2011年
社会发展观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何为社会发展观?社会发展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关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看法,它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不断摸索、总结中形成之结晶。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相类似的,包括维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生存要素如人口、土地、粮食、水、天然资源(动植物、矿产资源等)众多因素,
裘士京柯志强
关键词:社会发展观文明社会天然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
铜陵古代铜矿采冶及其特点述略被引量:3
2014年
古代铜陵地区铜矿采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从商周到唐宋一直是采铜冶铜的中心。南宋以后,由于受到浅地层矿床开采殆尽、胆水浸铜法兴起、两宋之际社会动荡以及纸币大兴等因素的影响,铜陵大规模的铜矿采冶基本停止。铜陵的铜矿采冶业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大规模地工业采冶长盛不衰,曾经多次在较长时间内创造过辉煌的业绩,铜陵古代铜矿采冶遗址具有点多面广,从开采冶炼规模到时间跨度都为国内所罕见等特点。
裘士京柯志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