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桂珉

作品数:9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脱氮
  • 4篇生物脱氮
  • 4篇废水
  • 3篇煤气
  • 2篇生物膜
  • 2篇生物膜法
  • 2篇水处理
  • 2篇脱氮技术
  • 2篇缺氧-好氧
  • 2篇污染
  • 2篇硝化
  • 2篇煤气废水
  • 2篇膜法
  • 2篇好氧
  • 2篇反硝化
  • 1篇氮去除
  • 1篇氮污染
  • 1篇低温低浊
  • 1篇低浊
  • 1篇饮用

机构

  • 4篇哈尔滨建筑大...
  • 3篇哈尔滨建筑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冶金建设...

作者

  • 9篇潘桂珉
  • 3篇陈凤冈
  • 3篇李伟光
  • 3篇金承基
  • 2篇刘俊新
  • 2篇李伟光
  • 1篇陈凤岗
  • 1篇陈凤岗
  • 1篇刘俊新
  • 1篇张金松
  • 1篇刘学洪
  • 1篇宋金璞
  • 1篇王宝贞
  • 1篇王福珍
  • 1篇石广梅
  • 1篇马放
  • 1篇孔庆瑾
  • 1篇扬艳玲
  • 1篇计中坚
  • 1篇郑文俊

传媒

  • 3篇哈尔滨建筑大...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给水排水动态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缺氧-好氧生物膜法脱氮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4
1995年
为了防止氮污染对水体造成的危害,我国对氨氮排放实行严格的控制。采用缺氧-好氧淹没式生物膜脱氮方法研究其处理效果与工艺参数,并着重研究氮负荷和碳源对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微生物在膜上的分布特性及其对底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缺氧段(A段)停留时间为7.3h,好氧段(O段)为15.7h好氧段容积负荷:COD0.36kg/m3·d,NH3-N0.35kg/m3·d;缺氧段硝态氮负荷0.65kg/m3·d,COD负荷1.7kg/m3·d。这一水处理技术工艺稳定,NH3-N与NOx-N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而且生物活性强,分布较均匀,是目前控制氮污染的有效方法。
陈凤冈李伟光潘桂珉刘俊新金承基
关键词:生物膜法水污染反硝化作用
缺氧-好氧生物膜法脱氮系统中各类菌株分布的探讨被引量:6
1997年
在淹没式生物膜法缺氧(A段)-好氧(O段)系统对煤气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工艺中,氨化菌、反硝化菌和硝化菌在氮的转化过程中最为重要,只有这几类细菌发挥正常功能,才能达到脱氮目的。本文在试验中测定了这几类菌的数量,初步确定了它们在填料上和水中的分布情况,并同时测定了一些相应的水质指标,以利对比分析。
李伟光马放张金松潘桂珉刘宏远袁纯英
关键词:生物膜法生物脱氮工艺菌株分布氮污染
微电子氧增溶器用于水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1995年
本文研究氧增溶器的性能及其应用于水处理中的可能性.对比试验表明Kla、EA可比一般曝气提高20% ̄30%,用于煤气废水生化处理可缩短HRT30%.
潘桂珉陈凤岗金承基
关键词:废水处理微电子可行性
内循环A/O生物脱氮处理煤气废水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7
1995年
煤气废水采用内循环A/O生物脱氮工艺处理效果好,HRT短,COD、NH_3—N均能达到排放标准。通过试验和生产性运行,从硝化池氮形态、AO段功能、碳源、碱度和pH等因素,探讨该工艺的降解性能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参数的选择。
陈凤冈潘桂珉计中坚郑文俊
关键词:煤气废水生物脱氮内循环
废气生物处理被引量:5
1996年
本文介绍废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处理方法的特性及其应用范围和处理成本。重点阐述生物处理工艺及其在降解疏水性和难降解挥发性化合物方面的进展.
潘桂珉金红航赵秀岩
关键词:废气治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
高梯度磁分离处理饮用水工艺及设备
高梯度磁分离处理饮用水工艺及设备属于给水工程中给水处理系统。已有给水处理工艺存在反应和沉淀时间长、过滤速度慢,尤其在寒冷地区的冬天对低温低浊的水处理往往达不到饮用水标准,设备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等缺点。本发明采用的高梯...
金承基陈风罔宋金璞潘桂珉曲善慈孔庆瑾扬艳玲
文献传递
煤气发生站煤气洗涤水的综合处理被引量:5
1995年
要使煤气洗涤水封闭循环,就需对循环水系统进行优化调控和部分水质净化处理以实现水量平衡和水质稳定.文中重点阐述了换水法和化学混凝法的水质稳定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换水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冷却塔产生的大量泡沫,避免洗涤塔填料的堵塞及净煤气出口温度的增高;混凝法研究采用聚合硫酸铝-阴离子型聚丙烯酸胺复合配方,以热系统循环水的10~20%的比例处理冷系统洗涤水,并以此处理水作为热系统的补充水,以达到水质稳定的目的.
陈凤冈张瑞冬潘桂珉李伟光刘俊新赵玉光樊振铎
关键词:煤气发生站洗涤水水质
高浓度氨氮废水生物脱氮技术试验研究
1994年
本试验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特点。提出了一种A/O的改进式工艺,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同时可去除有机污染物。具有负荷高、HRT短的特点,氨氮去除率为90~99.9%,COD去除率为80~95%。在某些工业废水中,如煤气、焦化和氮肥等工业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氨氮,一般可达数百毫克/升,有些竟达几千毫克/升,若不将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对受纳水体危害很大。因此,研究经济有效的污水脱氮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刘俊新王福珍王宝贞金承基李伟光石广梅潘桂珉陈风岗刘学洪
关键词: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去除率脱氮技术反硝化菌硝化反应
煤气废水亚硝化型硝化的研究被引量:42
1994年
含高浓度氨氮的煤气废水,因碳源不足影响脱氮效果。为此,研究亚硝化型硝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影响硝化类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游离氨,通过pH调节来控制游离氨可获得稳定的亚硝化型硝化。
潘桂珉陈凤岗金承基李伟光徐冬梅
关键词:煤气废水生物脱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