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光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生物脱氮
  • 2篇脱氮
  • 2篇废水
  • 1篇氮去除
  • 1篇生物脱氮技术
  • 1篇脱氮技术
  • 1篇去除率
  • 1篇硝化
  • 1篇硝化反应
  • 1篇硝化菌
  • 1篇煤气
  • 1篇煤气废水
  • 1篇反硝化
  • 1篇反硝化菌
  • 1篇高浓度
  • 1篇高浓度氨氮
  • 1篇高浓度氨氮废...
  • 1篇氨氮
  • 1篇氨氮废水
  • 1篇氨氮去除

机构

  • 2篇哈尔滨建筑工...

作者

  • 2篇潘桂珉
  • 2篇李伟光
  • 2篇金承基
  • 1篇陈凤岗
  • 1篇刘俊新
  • 1篇刘学洪
  • 1篇王宝贞
  • 1篇王福珍
  • 1篇石广梅

传媒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给水排水动态

年份

  • 2篇199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浓度氨氮废水生物脱氮技术试验研究
1994年
本试验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特点。提出了一种A/O的改进式工艺,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同时可去除有机污染物。具有负荷高、HRT短的特点,氨氮去除率为90~99.9%,COD去除率为80~95%。在某些工业废水中,如煤气、焦化和氮肥等工业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氨氮,一般可达数百毫克/升,有些竟达几千毫克/升,若不将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对受纳水体危害很大。因此,研究经济有效的污水脱氮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刘俊新王福珍王宝贞金承基李伟光石广梅潘桂珉陈风岗刘学洪
关键词: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去除率脱氮技术反硝化菌硝化反应
煤气废水亚硝化型硝化的研究被引量:42
1994年
含高浓度氨氮的煤气废水,因碳源不足影响脱氮效果。为此,研究亚硝化型硝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影响硝化类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游离氨,通过pH调节来控制游离氨可获得稳定的亚硝化型硝化。
潘桂珉陈凤岗金承基李伟光徐冬梅
关键词:煤气废水生物脱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