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存良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审美
  • 2篇审美观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因素
  • 1篇人生观
  • 1篇入世精神
  • 1篇山鬼
  • 1篇审丑
  • 1篇抒情
  • 1篇抒情主人公
  • 1篇逆旅
  • 1篇情节
  • 1篇忠君
  • 1篇主人
  • 1篇主人公
  • 1篇庄子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成就
  • 1篇无意
  • 1篇无意识

机构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4篇王存良
  • 2篇刘玉平
  • 1篇王志谋

传媒

  • 2篇现代语文(上...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三峡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庄子、屈原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王存良刘玉平
关键词:人生观庄子审美观入世精神个性化特点文学成就
庄子与屈原审美观的比较
2006年
千百年来,中国文学史上对后代思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影响的莫过于庄子和屈原了,且其影响往往集于同一人身上而达到融合状态。二者高洁的人格、达至文学史之高峰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都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同时。
王存良
关键词:《山鬼》抒情主人公《骚》忠君
论无意识心理因素对曹禺剧作人生探索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王志谋王存良
关键词:心理因素无意识剧作《雷雨》情节
80年代以来“丑学”研究述评被引量:3
2007年
“丑学”作为感性学(aesthetics)的范畴之一,长期被遮蔽在“美学”的阴影之中。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理论的引入和创作界对“丑”之态度的转变,一些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对丑的大量描写,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从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学者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丑的本质,丑与美的关系问题,并围绕“以丑为美”和“化丑为美”进行了讨论;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文论界开始关注文学审丑现象,主要针对先锋文艺中的审丑现象进行了分析。对80年代以来关于丑学理论研究进行分析,能为感性学的现代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能够更好的把握文学的动向,更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王存良刘玉平
关键词:丑学审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