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岚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4篇肿瘤
  • 4篇子宫
  • 4篇宫颈肿瘤
  • 3篇晚期
  • 2篇阴道
  • 2篇阴道镜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局部晚期
  • 2篇化疗
  • 2篇放疗
  • 2篇病变
  • 1篇新辅助治疗
  • 1篇亚甲蓝
  • 1篇亚甲蓝染色

机构

  • 10篇徐州市肿瘤医...
  • 2篇江苏省肿瘤医...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王岚
  • 9篇朱彦玲
  • 8篇张红
  • 7篇张萍
  • 7篇张杰
  • 5篇刘蓓蓓
  • 4篇王新霞
  • 3篇赵丽杰
  • 2篇牛玉梅
  • 2篇章文华
  • 2篇于晓娟
  • 1篇彭素容
  • 1篇王金华

传媒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比较被引量:14
2013年
局部晚期宫颈癌(Ib2~Ⅱa2期)因局部肿瘤大,手术或放疗局部控制率低,预后差。术前新辅助治疗可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1]。腔内放疗及化疗已较广泛应用并见成效,但哪种疗效较好,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回顾性分析了75例lh2~Ⅱa2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探讨了化疗、腔内放疗以及二者联合治疗的疗效。
朱彦玲章文华张红王新霞赵丽杰张萍王岚隋灿烂
关键词:宫颈肿瘤新辅助治疗腔内后装放疗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叶酸受体介导的亚甲蓝活体组织染色剂用于宫颈癌筛查的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基层卫生机构宫颈癌筛查的方案,提高我国宫颈癌筛查的覆盖面及宫颈癌防治水平。方法对1 671例接受宫颈癌普查对象进行叶酸受体介导的亚甲蓝染色(FRD)及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并均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同时行宫颈管刮术。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FRD及TCT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的筛查结果,比较各方案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综合分析各筛查方案。结果 FRD筛查方法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75.7%,阳性预测值为21.0%,阴性预测值为99.2%。TCT筛查方法的敏感度为79.3%,特异度为90.4%,阳性预测值为37.1%,阴性预测值为98.4%。2种方法 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9,P>0.05)。联合筛查方案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73.8%,阳性预测值为21.3%,阴性预测值为100.0%。联合方案ROC曲线下面积明显优于单纯FRD筛查(Z=1.825,P<0.05),但与TCT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97,P>0.05)。结论 FRD筛查可以用于人群基数大、经济欠发达或医疗技术相对落后地区的宫颈癌筛查,以提高我国宫颈癌筛查的覆盖面;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或人群,也可以采用FRD联合TCT的筛查方案,以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效力。
朱彦玲张杰刘蓓蓓张雪玲张红张萍王新侠于晓娟王岚
关键词:筛查试验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对宫颈鳞状细胞癌诊断和预后评价的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诊断宫颈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价值及治疗前SCC—Ag水平与S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检测77例宫颈SCC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血清SCC—Ag及5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CC-Ag;比较宫颈SC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CC-Ag水平及阳性率。分析SCC—Ag水平与宫颈S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局部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宫颈SCC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SCC-Ag诊断宫颈SCC的敏感度为83.1%,特异度为86.0%,准确性为84.2%。宫颈SCC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血清SCC—A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O.01)。肿瘤临床分期晚、病理级别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scC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早、病理级别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P〈0.01,P〈0.05,P〈0.01)。局部肿瘤直径≥4cm的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4C1Tl的患者(P〈O.01)。【结论】血清SCC—Ag水平测定可辅助宫颈SCC的临床诊断并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之一;治疗前高SCC-Ag水平的患者预后差,应及时接受个体化的治疗。
朱彦玲王新霞章文华张红张杰张萍王岚
关键词:鳞状细胞宫颈肿瘤预后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放-化疗联合治疗的近期疗效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前腔内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115例Ⅰb2-Ⅱa2期局部晚期宫颈癌分为四组:Ⅰb2期腔内放疗(A1,30例)组,Ⅰb2期放-化疗联合(A2,28例)组;Ⅱa2期腔内放疗(B1,32例)组,Ⅱa2期放-化疗联合(B2,25例)组。113例均行根治性手术,2例因肿瘤进展行根治性放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分析肿瘤消退情况及手术病理参数。结果四组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1和A2组治疗后肿瘤均明显消退,但两组有效率(83.3%vs.89.3%)、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率及深肌层浸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2组有效率高于B1组(88.0%vs.62.5%)(P<0.05),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率均低于B1组(4.0%vs.32.0%和0.0%vs.23.1%)(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联合对Ⅱa2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腔内放疗;但对Ⅰb2期宫颈癌无近期疗效上的优势。
朱彦玲彭素容张红王新霞张萍张杰王岚方师文
关键词:宫颈癌放化疗
三种不同术式子宫切除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开腹全子宫切除(TAH)和阴式全子宫切除(TV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三种不同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及平均术中出血量与TVH组和TA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排气时间TVH组和LAV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皆明显早于TAH组;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LAVH组最早,其次是LVH组,TAH组最长,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AVH具有损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广泛开展。
赵丽杰隋灿烂朱彦玲张红牛玉梅王岚
关键词:子宫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128例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宫颈管诊刮术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宫颈管诊刮术(ECC)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3日至2016年10月11日就诊于徐州市肿瘤医院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和(或)ECC。结果128例患者中,30。50岁患者70例,其中转化区类型为I型28例(40.0%),Ⅱ型23例(32.9%),Ⅲ型19例(27.1%);〉50岁患者45例,其中转化区类型为Ⅱ型1例(2.2%),Ⅲ型44例(97.8%)。128例患者中,阴道镜诊断慢性炎症5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级35例,CINⅡ级+CINⅡ~Ⅲ级8例,CINII级5例,可疑浸润癌23例。病理诊断慢性炎症81例,CINI级17例,CINⅡ级+CINⅡ~Ⅲ级7例,CINⅢ级5例,宫颈癌18例。慢性炎症或化生患者81例,与阴道镜检查符合52例(64.2%);低级别鳞状上皮细胞病变17例,与阴道镜检查符合1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细胞病变(HSIL)12例,与阴道镜检查符合9例;宫颈癌18例,与阴道镜检查符合17例。结论宫颈转化区类型与年龄呈正相关,转化区类型有助于活检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和(或)ECC对HSIL和早期宫颈癌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阴道镜检查可发现肉眼难以鉴别的阴道受侵情况,为宫颈癌ⅡA期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刘蓓蓓朱意玲章文华张红王新霞余晓娟张萍张杰王岚方师文李丹郑诗雯卢敏华
关键词:宫颈病变阴道镜检查
宫颈管诊刮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宫颈管诊刮术( ECC)在诊断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价值,以及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时常规行ECC的必要性。方法普查对象共1671人,均接受叶酸受体介导的亚甲蓝染色( FRD)及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TCT),并均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同时行宫颈管诊刮术。分析总人群、FRD及TCT筛查阳性人群、≥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 CINⅡ)人群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满意阴道镜率。比较宫颈活检和ECC对阴道镜不满意人群中≥CIN2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①所有筛查对象中,不满意阴道镜率为25.0%(418/1671);FRD和TCT筛查阳性人群不满意阴道镜率为22.3%(116/520);≥CIN2病变人群不满意阴道镜率为10.8%(12/111)。30~40岁人群不满意阴道镜率为11.4%(85/743 ),41~50岁人群为26.6%(166/625 ),51~60岁人群为55.1%(167/303)。②阴道镜检查不满意人群ECC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宫颈活检(33.3%,P<0.01)。结论由于阴道镜检查不满意人群的存在,阴道镜指导下的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宫颈癌筛查阳性且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需常规行 ECC以保证病理标本取材的全面性。
朱彦玲张杰刘蓓蓓张雪玲张红张萍王新侠于晓娟王岚
关键词:宫颈肿瘤阴道镜
89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化疗组39例、放疗组24例、激素治疗组26例。观察三组的1、3、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情况。结果化疗组的1、3、5年生存率较高,分别为84.6%、69.2%及35.9%,而激素治疗组的生存率最低,分别为53.9%、19.2%、3.8%。1年生存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5年生存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率较其他组低,分别为5.1%、12.5%、23.1%,而放疗组最高,分别为12.5%、45.8%、41.7%。三组间1、3年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年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辅助化疗有确切的疗效,能更有效的延长生存周期及降低复发转移率,而且治疗方法简单,容易推广,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牛玉梅隋灿烂赵丽杰朱彦玲张红王岚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化疗放疗激素治疗
子宫剖宫产疤痕处妊娠临床病例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子宫剖宫产疤痕处妊娠情况。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撷取的70例子宫剖宫产疤痕处妊娠患者,按照孕囊着床、子宫宫壁关系的不同,选择手术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按照两组人数均为35例。对照组经腹腔镜下疤痕处妊娠切除治疗,观察组经腹腔镜监视下清宫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7.14%,P<0.05。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子宫剖宫产疤痕处妊娠患者接受腹腔镜监视下清宫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可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
张杰朱彦玲张萍刘蓓蓓王岚
关键词:妊娠
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南部地区子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型分布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南部地区子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基因型分布特征,为子宫颈癌预防和HPV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和江苏省肿瘤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5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主要来自江苏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地区,其中41~60岁患者347例(68.7%)。分析患者HPV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分布特点。结果505例患者中HPV总感染率96.6%(488/505),其中41~60岁患者占68.4%(334/488);单一感染率高于多重感染率[69.7%(352/505)比26.9%(136/5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HPV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58,P<0.05),但感染率不随分期增加而上升。488例HPV阳性患者中,单一感染占72.1%(352/488),二重感染占17.4%(85/488),三重感染占6.2%(30/488),三重以上感染占4.3%(21/488)。352例HPV单一感染患者中,低危型感染占8.0%(28/352),高危型感染占92.1%(324/352),其中前3位感染高危HPV基因型分别为16、52和58型,共174例。136例HPV多重感染患者中,115例(84.6%)感染16、52、58型中的至少1种,其中16型合并其他型别感染者占53.7%(73/136)。结论江苏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地区子宫颈癌患者高危HPV基因型感染率高,以16型最常见,这些地区接种九价疫苗预防子宫颈癌更有价值;41~60岁是HPV感染和子宫颈癌高发年龄,应加强防控。
王岚王金华张杰刘蓓蓓余晓娟朱彦玲
关键词: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