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岩

作品数:59 被引量:206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药剂学
  • 9篇色烯
  • 9篇呋喃
  • 7篇物理化学
  • 7篇教学
  • 6篇实验教学
  • 6篇化合物
  • 5篇肿瘤
  • 5篇抗肿瘤
  • 5篇类化
  • 5篇类化合物
  • 4篇药物
  • 4篇液相色谱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色谱
  • 4篇色谱法
  • 4篇肿瘤活性
  • 4篇相色谱
  • 4篇瘤活性
  • 4篇抗肿瘤活性

机构

  • 59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广东药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千叶大学
  • 1篇哈尔滨市环保...
  • 1篇沈阳市妇婴医...
  • 1篇沈阳药大药业...
  • 1篇鞍山九天制药...
  • 1篇悦康药业集团...

作者

  • 59篇王岩
  • 17篇李三鸣
  • 11篇卢方正
  • 11篇王晶
  • 8篇胡春
  • 7篇朱澄云
  • 7篇袁悦
  • 7篇王世辉
  • 7篇张向荣
  • 6篇陈洪涛
  • 6篇黄二芳
  • 5篇王中彦
  • 5篇莫凤奎
  • 4篇冀艳艳
  • 4篇王齐放
  • 4篇刘晓平
  • 3篇徐璐
  • 3篇韩国华
  • 3篇宋爱华
  • 3篇谢媛媛

传媒

  • 13篇中国药剂学杂...
  • 10篇实验室科学
  • 9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物化学...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有机合成创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嘎日迪五味丸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建立测定嘎日迪五味丸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氯仿-冰醋酸-三乙胺(50∶50∶2∶1∶0.6),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质量浓度均在9.0~4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A1=2.125×106C+1.252×104,A2=2.143×106C+1.422×104,A3=1.968×106C-2.152×104,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6,0.999 8,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0%,99.61%,100.15%,RSD分别为0.72%,0.86%,0.8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嘎日迪五味丸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王岩刘欣欣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
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包合物的组成比例和包合稳定常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优处方为氟比洛芬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投料摩尔比为1∶2,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6h。结论:氟比洛芬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
周海波张向荣王岩李三鸣王业祥于晓妮
关键词:氟比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演示实验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介绍了配合物理化学教学中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讲授的两个演示实验。
袁悦李三呜王岩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热力学
5H-呋喃并[3,2-g]色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攻克和治愈恶性肿瘤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寻找高效、低毒和特异性强的抗肿瘤药物依然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主要方向.据文献报道,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具有抗组胺、选择性激活雌激素β受体和抗心...
王世辉王岩朱玉莹韩健袁晓薇Koirala Diwa李大伟胡春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
乙酰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释药性能考察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制备疏水性乙酰基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乙酰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释药性能。方法乙酰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以苯甲酸为模型药物,采用密封控温技术。乙酰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考察,采用药物从包合物中的升华、释放及溶媒对包合物的浸入等实验。结果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和差热扫描验证了乙酰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苯甲酸与乙酰基β环糊精系统的升华实验表明,苯甲酸在其物理混合物中的升华速率明显高于其包合物,当升华达6 h时,物理混合物的质量下降为5.82%,而包合物仅为2.13%。在pH 2.0和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乙酰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溶媒的浸入量都小于淀粉稀释片。药物释放实验表明,淀粉稀释片在1 h左右苯甲酸几乎全部释放,而包合物中苯甲酸保持缓慢释放。结论采用密封控温技术制备疏水性乙酰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可行;药物与乙酰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可抑制药物的升华,阻滞溶媒的浸入,延缓药物的释放;乙酰基β环糊精可作为缓释药物的包合材料。
王齐放徐璐王中彦王岩李三鸣山本惠司
关键词:苯甲酸包合物释药
呋喃并[3,2-g]色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呋喃并[3,2-g]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应用。呋喃并[3,2-g]色烯类衍生物包括呋喃并[3,2-g]色烯类衍生物该类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和药学上适用的盐,其结构通式如下:呋喃并[3,2-g]色烯类...
胡春王世辉王岩黄二芳刘晓平李大伟
文献传递
一种漂浮生物黏附多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生物黏附多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多孔水凝胶为非泡腾型颗粒,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微丸由药物与载体两部分组成,载体材料为天然高分子多糖物质,具有生物相容性与生物黏附性,对pH值敏...
朱澄云李美琴王中彦韩国华冀艳艳孙国祥徐峰王艳娇王岩阚启明
吡诺克辛Regel眼用热敏型混悬剂的溶出行为考察
2011年
目的探讨吡诺克辛Regel眼用热敏型混悬剂的凝胶溶蚀与药物释放。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凝胶的溶蚀与药物的释放。结果与结论药物释放与凝胶溶蚀几乎同时进行。凝胶中药物的释放受溶蚀控制,并且凝胶溶蚀与药物释放均受Regel浓度、释放面积、人工泪液等制剂因素及处方因素的影响。
王岩周庆颂卢方正王晶莫凤奎
关键词:药剂学药物释放
乳状液膜法提取亮氨酸(Ⅱ)被引量:9
2001年
研究了用乳状液膜法提取亮氨酸时 ,表面活性剂Span - 80用量、提取时间、石蜡用量、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 ,在各项因素的最佳条件下进行提取 ,提取率为 74 0 4 % .
朱澄云莫凤奎葛晓玲王岩倪雷周琼宋文暄
关键词:液膜分离氨基酸亮氨酸乳状液膜法药物
磷酸苯丙哌林亲水凝胶缓释片的制备被引量:4
2000年
磷酸苯丙哌林亲水凝胶缓释片是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乙基纤维素 (EC)等辅料压制而成 ,采用析因设计筛选处方 .体外释放度实验证明 ,10h累积释放量 >70 % ,其释放行为基本符合零级方程 .稳定性因素实验结果显示 :本品对空气、光稳定 ,但对温度 (80℃ )、湿度 (RH92 5 % )敏感 。
付桂英李三鸣王齐放王岩马春娟
关键词:磷酸苯丙哌林缓释片析因设计亲水凝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