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上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赛角膜板层平推刀制作角膜瓣的长期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分析雷赛角膜板层平推刀制作角膜瓣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术后长期视力及干眼的变化。方法:用雷赛角膜板层平推刀对屈光不正患者3617只眼制作角膜瓣行LASIK手术,对角膜瓣并发症如不完全瓣、碎瓣、游离瓣、移位、卡刀等和其术后角膜瓣下上皮植入、泪膜稳定性(BUT试验)及视力进行分析,了解雷赛角膜板层平推刀制作角膜瓣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术后视力及干眼的变化。结果:术中发生不完全瓣2眼、碎瓣1眼、游离瓣1眼、移位0眼、卡刀3眼。术后出现上皮植入1眼,未见其他并发症,术后视力稳定,干眼发生率少。结论:应用雷赛角膜板层平推刀制作角膜瓣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术后视力、泪膜稳定性均良好。
- 鲍晖王新华万春泓
- 关键词:角膜瓣
- 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个性化切削手术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散光患者后对在视力、术后散光、有无眩光、角膜地形图等方面的观察。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20例40只近视散光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常规LASIK术治疗者20例40眼作为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天和3个月两组的裸眼视力、残留散光有无眩光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裸眼视力1.2以上者术后第1天分别为38眼和32眼(u=2.88,P<0.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38眼和34眼(u=2.12,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残留散光(0.24±0.19)D,对照组残留散光(0.51±0.39)D(u=5.879,P<0.01);术后3个月无眩光试验组20例,对照组16例(u=2.1,P<0.05);术后3个月角膜地形图分析均称型试验组为40眼和对照组为36眼(u=2.899,P<0.005)。结论对于近视散光,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术较常规LASIK术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视力恢复更快、术后视力更好、残留散光更少和角膜地形图分析更均称的优点。
- 徐国芬鲍晖王新华
-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准分子激光个性化切削
- 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出现双层角膜瓣1例报道
- 2013年
- 本文报道1例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中出现双层角膜瓣的病例。患者男,22岁。因双眼近视要求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08,左眼0.06,双眼结膜正常,角膜清,前房清,瞳孔圆正常,晶体清,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双眼泪液分泌试验正常。眼压右眼14 mmHg,左眼19 mmHg。双眼验光:右眼:-7.00 DS/-0.5 DC*9′=1.2,左眼:-6.25 DS/-1.5 DC*175′=1.2。角膜厚度右眼542 mm,左眼537 mm。角膜曲率右眼43.34,左眼42.76。手术方式为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个性化切削手术,角膜瓣为Moria 2自动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制作(厚度110 um)。术中双眼角膜瓣均出现双层情况(双层角膜瓣均完整)。
- 王新华鲍晖万春泓王雪林刘越
- 关键词:M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