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航

作品数:19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动脉
  • 8篇术后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5篇动脉旁路
  • 5篇动脉旁路移植
  • 5篇旁路移植
  • 5篇冠状动脉旁路
  • 5篇冠状动脉旁路...
  • 4篇心脏
  • 3篇动脉搭桥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移植术
  • 3篇通气
  • 3篇旁路移植术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术
  • 3篇外科术后

机构

  • 19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9篇王晓航
  • 15篇丁付燕
  • 13篇刘富荣
  • 12篇刘超
  • 12篇程兆云
  • 10篇孟树萍
  • 8篇宋先荣
  • 6篇李晓慧
  • 2篇李伟
  • 2篇王书鹏
  • 1篇韩宇
  • 1篇葛振伟
  • 1篇韩雪萍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第二届中国心...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术中情况对成人心外科术后ICU滞留天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情况对成人心血管外科手术后患者ICU滞留天数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入住心外ICU的219例心脏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左心房内径、右心房横径、右心房上下径、右心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搏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缩短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升主动脉阻断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对成人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ICU滞留天数的影响。结果 ICU滞留≥3 d者72例(3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5 mm、手术时间≥375 min是ICU滞留天数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调整心功能状态使左室舒张末内径<55 mm、手术时间缩短至<375 min,可缩短ICU滞留天数。
刘富荣孟树萍王晓航丁付燕刘超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心功能
早期康复锻炼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成人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停留大于48 h患者893例,根据是否开展早期康复锻炼分为早期康复组239例和传统治疗组654例,经过倾向性评分进行1:1匹配每组192例,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差异。结果:早期康复组与传统治疗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缩短[(36.0±14.9)hvs (43.0±12.5)h,P=0.016],镇静药物使用减少[(39.0±16.8)h vs (47.0±21.3)h,P=0.001],谵妄发生率降低(7.81%vs 17.19%,P=0.006),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降低(26.56%vs 42.71%,P=0.001),营养不良风险降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12.0±3.3) mm vs(15.0±2.8) mm,P=0.021],但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器械辅助使用率、气管切开、非计划拔管、空肠营养管置管及运动耐量随访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对患者预后指标有一定改善。
王书鹏孟树萍陈会娟刘超刘富荣丁付燕胡延磊王晓航曹丹丹曹烨程兆云
关键词:心脏外科早期康复预后锻炼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3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158):对照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右美托咪定组(B组)于麻醉诱导后先以1μg/(kg·1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然后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至术毕,对照组(A组)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前(T1)、切皮时(T2)、劈胸时(T3)、搭桥前(T4)、搭桥时(T5)和手术结束时(T6)记录和测定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身高、心功能、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和T5测得HR、MAP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对照组T2、T3和T5各时间点测得HR、MAP、MPAP、SVR、PV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负荷剂量,继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刘超程兆云宋先荣李晓慧刘富荣丁付燕王晓航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流动力学
早期肠内营养对成人心脏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对成人心脏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 ECMO)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2年4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心脏术后循环衰竭V-A ECMO支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CMO植入后启用肠内营养是否>48 h分为两组,即EEN组(≤48 h)及延迟肠内营养(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DEN)组(>48 h)。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院内感染率、ECMO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绘制住院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两组住院生存率的差异;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影响患者住院死亡的因素。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EEN组27例,DEN组29例。EEN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DEN组(14.8%vs.41.4%,P=0.015),住院病死率低于DEN组(29.6%vs.58.6%,P=0.026)。Log-Rank检验显示,EEN组住院生存率明显高于DEN组(χ^(2)=5.312,P=0.021)。Cox回归分析显示,EEN及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是心脏术后V-A ECMO支持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HR=0.323,95%CI 0.129~0.805,P=0.015;HR=0.373,95%CI 0.160~0.869,P=0.022)。结论EEN及术后IABP的使用可降低成人心脏术后V-A ECMO支持患者住院死亡风险。
王晓航孟树萍胡延磊刘富荣刘超冯涛
关键词:心脏术后近期预后
河南省主动脉夹层病例临床特征变化趋势10年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分析河南省10年来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统计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家单位10年共确诊主动脉夹层906例,发病平均年龄(50.2±9.8)岁,男女之比为3.49∶1.546例(60.3%)患者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病,292例(32.2%)有明确的大量吸烟史.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524例,B型382例,A型、B型夹层构成比分别为57.8%、42.2%.河南省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住院病死率21.8%,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6.8%.在两个5年周期中,主动脉夹层病例增加了216%.Stanford A型夹层增长最快,为294%.平均发病年龄无显著变化.结论 10年间河南省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迅速增多,男性发病率高,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与高血压病和大量吸烟史关系密切.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住院病死率高.
宋先荣韩雪萍程兆云王晓航
关键词:主动脉流行病学研究
二甲双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再灌注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二甲双胍组大鼠给予饮用水喂食二甲双胍10 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饮用水,连续治疗1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心肌病理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心肌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3组大鼠心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二甲双胍组大鼠LDH和CK水平[(1150.20±128.69)、(185.16±12.11)U/L]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784.21±69.58)、(35.84±4.0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30、22.330,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36.70±5.92)、(68.96±11.34)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0、12.021,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比例[(13.96±2.94)%]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39.46±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80,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p-AMPK)水平(1.51±0.26)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0.76±0.06、0.6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5、7.331,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IRT1表达水平(2.38±0.32)明显高于模型组(1.04±0.09、0.9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5、7.331,P>0.05)。结论二甲双胍通过AMPK/SIRT1通路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炎性反应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张娜刘恒道王晓航赵桂华
关键词:二甲双胍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炎性反应
心脏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分析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622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围术期临床资料,采用,检验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对造成术后谵妄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心脏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622例患者中,发生谵妄102例,未发生谵妄520例,发生率为16.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456;95%CI:2.431—4.569)、术前房颤(OR=1.987;95%CI:3.562~7.862)、手术时间(OR=1.246;95%CI:3.164—5.982)、术后疼痛(OR=5.356;95%C11.386~9.374)是心脏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年龄、术前房颤、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是心脏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可能的危险因素做相应处理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王晓航宋先荣程兆云刘超丁付燕刘富荣
关键词:心脏手术谵妄发生率
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脑梗死发病临床关系。方法:选择我院3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组,分析脑梗死及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等级积分、斑块数、斑块积分、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研究发现,左主干病变组、3支病变组颈动脉硬化等级积分、斑块数、斑块积分及脑梗死发生情况显著高于1支病变组和2支病变组,P<0.05;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比率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狭窄、脑梗死之间关系密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患者颈动脉病变越重,脑梗死发生危险率越高,临床应注意识别危险因素,积极预防。
孟树萍胡延磊丁付燕王书鹏刘超王晓航
关键词: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密闭式多次采集管路
密闭式多次采集管路,包括针架,所述针架的前端连接有连接针,在采集血样的时候,需要先把肝素盐水抽出丢弃,再抽出约五毫升的肝素血,然后才开始采血样,采完血样会把提前抽出的五毫升肝素血注入血管内,操作相对复杂,感染风险较高,本...
刘富荣程兆云孟树萍刘超丁付燕王晓航
文献传递
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2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返回监护室后,常规给予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与2015年同期162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同时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术后给予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可以降低隐性误吸的发生率,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降低住院花费,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
孟树萍程兆云李晓慧刘超丁付燕王晓航葛振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机械通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