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秦芳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口腔
  • 3篇蛋白
  • 3篇肿瘤
  • 2篇血浆
  • 2篇葡聚糖
  • 2篇葡聚糖结合蛋...
  • 2篇球菌
  • 2篇颌面
  • 2篇颌面部
  • 2篇颌面部恶性肿...
  • 2篇面部
  • 2篇面部恶性肿瘤
  • 2篇结合蛋白
  • 2篇聚糖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2篇口腔颌面部
  • 2篇口腔颌面部恶...
  • 2篇患者血浆
  • 2篇基因

机构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第四军医...

作者

  • 9篇王秦芳
  • 5篇安银东
  • 3篇黄萍
  • 3篇刘艳丽
  • 2篇苏凌云
  • 2篇牛秀华
  • 2篇吴补领
  • 2篇赵红萍
  • 1篇孙叶芳
  • 1篇董绍忠
  • 1篇席清平
  • 1篇杨聚才
  • 1篇岳小红
  • 1篇方会清
  • 1篇杨连甲
  • 1篇唐荣银
  • 1篇孟西样
  • 1篇施瑞琳
  • 1篇逄键梁

传媒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应用MDK-3200KS双通道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分析仪检测了4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并与4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液漉变学主要指标与时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变,全血粘度(高、中、低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积指数、血红蛋白、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间其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定期进行血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可作为耱尿病诊断、治疗的一项指标。
安银东黄萍施瑞琳王秦芳
关键词:糖尿病血液流变学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炎性牙周膜细胞的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分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T淋巴细胞对炎性牙周膜细胞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内实验室完成。免疫磁珠分离CD3+T淋巴细胞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CD3+T淋巴细胞取自正常人的外周血,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培养液均购自美国Gbico公司,大肠杆菌内毒素购自Sigma公司,质粒引物合成及目的基因检测均于Takara公司完成。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CD3+T淋巴细胞共培养,加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实验组用PcDNA3.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转染细胞的培养液培养,对照组用转染空质粒的细胞培养液培养。空白组为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加CD3+T淋巴细胞、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加内毒素、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24h和48h的活力变化;PcDNA3.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转染细胞后,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表达,转染培养液培养实验组细胞24h和48h后,噻唑蓝法检测实验组牙周膜细胞的活力变化。结果:①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CD3+T淋巴细胞共培养,内毒素刺激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细胞活性降低;培养24h和48h后,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的A值: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CD3+T淋巴细胞共培养组,加入内毒素刺激,24h为4.6±0.2,48h为3.7±0.1;用PcD-NA3.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转染细胞的培养液培养,24h为7.8±0.3,48h为6.9±0.5;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内毒素刺激,24h为9.0±0.4;48h为8.7±0.3;单纯正常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CD3+T细胞共培养,24h为10.1±0.2,48h为9.8±0.5;单纯培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24h为10.0±0.5,48h为9.2±0.1。②转染空质粒PcDNA3.1(+)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表达不明显,而转染质粒PcDNA3.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表达增强
刘艳丽杨连甲王秦芳董绍忠侯晋2
关键词:受体肿瘤坏死因子T淋巴细胞牙周膜内毒素类
变异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D基因失活菌株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利用基因打靶技术构建变异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D基因(gbpD)失活株,用于葡聚糖结合蛋白D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变异链球菌UA159菌株并以其基因组为模板,对gbpD基因内部序列进行PCR扩增,连接自杀载体pVA8912,分别用酶切及PCR鉴定;转化变异链球菌UA159株,用PCR及Westernblot鉴定。结果经鉴定PCR产物及插入片段大小与预期值相符,且为所需目的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自杀质粒pVA8912-gbpD;经PCR鉴定及Westernblot鉴定,gb-pD基因失活株基因组中gbpD基因内部成功插入目的片段,且该菌株不表达GbpD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用于变异链球菌gbpD基因打靶的自杀质粒和gbpD基因失活株,为该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红萍吴补领苏凌云王秦芳刘艳丽方会清
关键词:基因打靶变异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2001年
王秦芳安银东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血清检测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PT、APTT、TT及Fib检测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出、凝血功能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检测指标。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50四通道自动血凝仪及DadeBehring公司生产的相应试剂和质控物,检测93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与健康对照组,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组相比血浆APTT缩短,经统计学处理P<0.01;而血浆PT、TT和Fib3组之间无显著性变化,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APTT缩短,而PT、TT和Fib无显著变化。
安银东王秦芳黄萍牛秀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颌面部口腔血凝
五倍子在人工口腔中抗菌斑生物膜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2
2004年
目的 :应用人工口腔观察中药五倍子对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用与致龋病关系较密切的 4种细菌在人工口腔中形成菌斑生物膜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情况 ,并对釉质表面的细菌进行菌落计数。结果 :五倍子水提取物处理后釉质表面的细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者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五倍子组釉质表面未见细菌团块的堆积 ,细菌散在分布于釉质表面 ,无生物膜形成 ;生理盐水组可见栅栏状和谷穗状的结构 ,有明显的生物膜形成。结论 :五倍子可明显抑制口腔生物膜的形成。
席清平唐荣银王秦芳岳小红
关键词:五倍子人工口腔生物膜
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浆PT、APTT、Fib检测被引量:2
2004年
安银东牛秀华王秦芳杨聚才
关键词:复发性口疮血浆PTAPTTFIB血栓
口腔正畸就诊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前S_1抗原检测
2007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口腔正畸就诊患者HBV标志物阳性者中的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2例HBV标志物阳性者前S1抗原检测采用上海阿尔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ELISA法试剂盒。结果 82例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者前S1抗原检测结果:“大三阳”、HBsAg、HBeAg二项阳性者及“小三阳”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23%、62.50%和29.63%;而其它类型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者其阳性检测率在20.00—30.77%之间,一例单独抗HBe阳性者前S1抗原阴性。82例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者前S1抗原总阳性检出率为37.80%。结论 口腔正畸就诊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其前S1抗原阳性检出率较低,但仍有37.8%的病例前S1抗原阳性,存在病毒的复制和传染性。
安银东黄萍王秦芳孟西样
关键词:前S1抗原正畸
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D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原核表达和初步纯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克隆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D(gbp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为进一步的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变形链球菌UA159菌株并以其基因组为模板,对gbpD基因编码区进行PCR扩增,连接pMD-18T载体并测序。随后将该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PROEX HTb中,构建表达质粒pPROEX/gbpD,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次氮基三乙酸(Ni-NTA)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结果:成功克隆变形链球菌gbpD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可溶性表达,经Ni-NTA柱纯化后获得纯度大于95%、相对分子量(Mr)为76×103的变链菌GbpD蛋白。结论:获得Mr为76×103的变形链球菌GbpD蛋白。对进一步确定GbpD的葡聚糖结合能力,探讨其在变链菌致龋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龋病预防领域的应用前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红萍吴补领苏凌云孙叶芳王秦芳刘艳丽逄键梁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