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癖散结颗粒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乳癖散结颗粒联合化疗对其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术后辅助化疗+乳癖散结颗粒治疗)与对照组(术后辅助化疗),每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D4^+、CD8^+、CD69水平及SF-36各条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EA、CA125、CA15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A、IgG、IgM、CD4^+、CD8^+、CD6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51.0%,低于对照组的73.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以化疗联合乳癖散结颗粒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颖王觉王萌王耘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外周血IDO活性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联合外周血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活性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16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前行NAC。NAC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MR-DWI检查,根据Miller&Payne改良病理反应性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比较NAC前后组织学显著反应(MHR)组与非组织学显著反应(NMHR)组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ADC变化率及外周血IDO活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变化率、外周血IDO活性对乳腺癌患者NAC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216例患者中,MHR组72例,NMHR组144例。NAC前,MHR组和NMHR组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后,MHR组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NMH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C前和NAC后,MHR组患者的ADC变化率明显高于NMH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变化率联合外周血IDO活性预测NAC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95%CI:0.791~1.019),高于ADC变化率单独预测的0.878(95%CI:0.754~1.001)和外周血IDO活性单独预测的0.802(95%CI:0.651~0.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DWI联合外周血IDO活性对乳腺癌NAC的疗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
- 王萌张颖林华骆成玉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吲哚胺2,3-双加氧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Ⅰ期假体重建术对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我国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其发病率已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群体呈年轻化[1]。目前,国内乳腺癌的治疗是以改良根治术为主,但在治疗中,手术治愈与保留乳房的美观是相互矛盾的,随着生存期的延长,对于大多数中青年患者而言,对癌症的担忧逐渐被乳房缺失的烦恼、痛苦所替代[2]。术后乳房的缺失破坏了女性的形体美,影响患者的自信,更有甚者因自卑而患上抑郁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因此,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及术后乳房重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其良好地保留了患者乳房的完整性和对称性,备受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的青睐[4]。
- 王萌张颖王觉骆成玉
- 关键词: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2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增强特点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的变化情况。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162例乳腺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100例,恶性肿瘤患者6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边界、形态、周围有无血管穿行、造影剂分布情况、充盈缺损情况、增强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和明显减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64例,良性肿瘤98例。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90.0%、88.9%、84.4%、91.8%。结论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 王萌王春梅
- 关键词:超声造影乳腺癌恶性
- 小粗隆移位的不稳定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 目的:探讨小粗隆移位的不稳定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年龄大于65岁、骨折类型为AO分型31-A2型、Evans分型为Ⅲ Ⅳ型、有明显小粗移位的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Gamma钉或PFN髓内...
- 赵巍任龙喜王洁颖王萌韩正锋
-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髓内固定微创手术复位固定
- 乳腺癌组织中SOX2、MAP4K4表达水平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SOX2、MAP4K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9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取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不同组织中SOX2、MAP4K4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SOX2、MAP4K4阳性率分别为59. 6%(53/89)、64. 0%(57/89),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12. 7%(11/89)、10. 1%(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SOX2、MAP4K4阳性率分别为76. 9%(40/52)、80. 8%(42/5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35. 1%(13/37)、40. 5%(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OX2、MAP4K4在乳腺癌组织,尤其是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即两者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 王萌张颖崔健袖张超骆成玉
- 关键词:乳腺癌SO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