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注射用
  • 2篇包合
  • 2篇包合物
  • 1篇丹参
  • 1篇冻干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与药效...
  • 1篇药剂学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制剂
  • 1篇制剂开发
  • 1篇制剂研究
  • 1篇溶液法
  • 1篇水溶液
  • 1篇水溶液法
  • 1篇中药
  • 1篇中药丹参

机构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奉...

作者

  • 4篇石远
  • 3篇王思玲
  • 2篇姜同英
  • 1篇李秀英
  • 1篇常笛
  • 1篇孙长山
  • 1篇王天怡
  • 1篇郑力
  • 1篇石惠

传媒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药剂学杂...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及其制剂开发被引量:25
2007年
丹参酮(Tan)ⅡA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天然抗氧化、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消炎、抗肿瘤及抗肝纤维化和抗肝损伤作用等。目前在其剂型与制剂技术开发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如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等方面的研究。
石远姜同英王思玲
关键词:药理作用制剂研究
丹参酮ⅡA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将注射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简称Tan ⅡA)制剂在大鼠体内过程和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与市售药品诺新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相比较,初步评价2种药物制剂的药动学与药效学。方法以大鼠为模型动物,测定注射用丹参酮ⅡA制剂及诺新康在尾静脉注射给药后不同时间下的血药质量浓度,以描述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以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PR间期变化和PP间期变化为指标,比较2种药物制剂的药效和注射用丹参酮ⅡA的量效关系。结果药动学实验表明,2种药物制剂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注射用丹参酮ⅡA及诺新康药时曲线的AUC无明显差异,平均体内滞留时间(MRT)分别为29.14min和39.17min,平均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11.64min和18.00min,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4.92min和54.00min,推测注射用丹参酮ⅡA比其磺酸钠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稍快。初步药效学实验显示,注射用丹参酮ⅡA的中、高剂量组及诺新康组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2种药物制剂相同剂量下,注射用丹参酮ⅡA药效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诺新康。结论:注射用丹参酮ⅡA与诺新康相比,在体内有相似的药动学过程,具有更好的药效。
石远李秀英王天怡常笛郑力王思玲
关键词:药剂学药动学药效学
注射用丹参酮ⅡA包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考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包合物,以期增加丹参酮ⅡA的溶解性及稳定性。方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包合材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注射用丹参酮ⅡA包合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及相溶解度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考察注射用丹参酮ⅡA包合物复溶后的pH值、澄清度、渗透压、与稀释剂的配伍稳定性及溶血性等基本性质。结果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和相溶解度法充分显示包合物已形成;用注射用水、注射用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复溶后,溶液的pH值分别为5.31、4.94、4.01,渗透压分别为350、4013、82 mmol.kg-1,澄清度合格;注射用丹参酮ⅡA包合物与3种稀释剂配伍稳定,制剂无溶血。结论所制得的注射用丹参酮ⅡA包合物,制剂性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对注射用制剂的要求。
石远石惠姜同英孙长山王思玲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冷冻干燥
注射用丹参酮ⅡA包合物的研究
丹参酮ⅡA(Tan ⅡA)是中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有效成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由于Tan IIA不溶于水,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存在饱和现象,因此将其制备成注射给药制剂。为改善TanⅡA水溶...
石远
关键词:注射剂中药丹参水溶液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