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俊生

作品数:92 被引量:343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细胞
  • 23篇血管
  • 16篇动脉
  • 15篇出血
  • 10篇胶质
  • 9篇蛋白
  • 9篇平滑肌
  • 9篇平滑肌细胞
  • 9篇肌细胞
  • 9篇胶质瘤
  • 8篇动脉瘤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手术
  • 7篇蛛网膜
  • 7篇蛛网膜下
  • 7篇蛛网膜下腔
  • 7篇固醇
  • 6篇胆固醇
  • 6篇入路
  • 6篇鼠脑

机构

  • 55篇辽宁医学院附...
  • 22篇锦州医学院附...
  • 13篇辽宁医学院
  • 11篇北京市神经外...
  • 7篇锦州医学院
  • 4篇锦州医科大学
  • 3篇北京三博脑科...
  • 3篇通辽市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烟台毓璜顶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铁岭市中医院
  • 1篇苍山县人民医...
  • 1篇秦皇岛港口医...

作者

  • 92篇罗俊生
  • 46篇关宁
  • 33篇霍晓川
  • 15篇刘兴波
  • 14篇郭闻师
  • 12篇顾立学
  • 11篇邱建武
  • 10篇孙霄云
  • 9篇冯旭
  • 8篇席焕久
  • 8篇张振兴
  • 6篇张鹏飞
  • 6篇张凤香
  • 6篇霍小川
  • 6篇李晨光
  • 5篇王瑞
  • 5篇张春
  • 5篇吴中学
  • 5篇王超
  • 5篇于春江

传媒

  • 1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0篇山东医药
  • 7篇解剖科学进展
  • 7篇锦州医学院学...
  • 7篇解放军医学院...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辽宁医学院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药房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12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3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胆固醇酯水解酶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构建含有人胆固醇酯水解酶(hCEH)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3-hCEH-IRES-EGFP,为hCEH基因治疗缺血性脑卒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目的片段,在目的基因进行上、下游分别加上Pac I和Asc I两个酶切位点,经双酶切后,转化入感受态DH5α细胞中,通过筛选获得重组质粒。将目的基因片段和pLenti6.3-IRES-EGFP载体连接,获得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3-hCEH-IRES-EGFP,并进行测序。抽提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测定病毒滴度。结果目的基因与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3-IRES-EGFP连接,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3-hCEH-IRES-EGFP构建与预期相匹配,包装细胞293T呈绿色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hCEH基因的慢病毒载体。
关宁罗俊生霍晓川顾立学王瑞张兴海冯旭
关键词:慢病毒表达载体
Dyna—CT在经皮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总结Dyna—CT在穿刺卵圆孔,确定球囊位置及形态,进而辅助经皮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又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皮微球囊压迫术中使用Dyna—CT进行三维重建治疗20例三叉神经痛的病例资料,在穿刺时确定穿刺针与卵圆孔的关系及角度,在压迫时确定球囊的位置、形态,测定体积,并进行随访。结果穿刺针在正位与中线成角15.17°-35.48°,平均25.28°,侧位与Reid基线成角37.46°-53.18°,平均46.09°。球囊的体积为568.2—891.4mm3,平均766.1mm3。20例术后症状均完全缓解,4例出现咬肌无力合并面部轻度痛觉减退。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术后并发症消失。结论Dyna—CT辅助经皮微球囊压迫术能够不依赖患者体位,方便地观察卵圆孔,确定穿刺方向,准确地对穿刺针方向及深度进行调整,立体全面地观察及测定穿刺针的角度、球囊的位置、形态和容量,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霍晓川张振兴罗俊生郭闻师关宁马骥王秋华赵琳琳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
大鼠脑缺血模型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状态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规律性,为相关血管源性脑水肿的防治提供形态学和功能学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Longa线拴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不同时程再灌注模型,硝酸镧心脏灌注,额顶叶取材,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变化;伊文思蓝颈总动脉注射,脑组织匀浆制备,分光光度仪伊文思蓝通透性定量分析,评价血脑屏障功能改变。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血脑屏障无开放。脑缺血再灌注3h组,血脑屏障开放,伊文思蓝少量通透血脑屏障;6、12h组开放程度和伊文思蓝通透量逐渐增加,24h组达高峰,72h组有所减弱。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呈现时程性改变,掌握改变的时程性,有助于对血管源性脑水肿发生机理的理解和早期防治。
杨允东关宁罗俊生
关键词:脑缺血血脑屏障超微结构血管源性脑水肿
慢性脑低灌注状态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P21和P53蛋白的表达
2005年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慢性脑低灌注模型,观察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2在锦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取Ⅱ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不灌注组和模型再灌注组:每组动物按正常灌注压恢复后不同时间点分组(12,24,48,72h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采用右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和对侧横窦引流静脉结扎的方法,建立慢性脑低灌注动物模型,术后90d阻断颈部动静脉分流造成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再灌注。各组在恢复正常灌注后12,24,48,72h取材,应用免疫组化和显微图像分析方法检测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大鼠海马P2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21和P53蛋白在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无表达,48h灰度值分别为155.34±1.18和172.91±1.37;在模型不灌注组中弱表达,48hP21和P53蛋白分别为125.12±3.56和112.10±4.46;在模型再灌注组大鼠脑组织中P21和P53蛋白于术后12h开始有表达,48h达高峰,分别为53.32±2.84和54.12±0.34,随后逐渐降低。结论: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可诱导P21和P53蛋白的表达。
邱建武罗俊生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蛋白质P5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35例脑卒中后遗症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35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被随机分入移植组和对照组,其中移植组每位患者接受3次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分别于移植前及移植后3个月进行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手术及药物干预治疗,并分别于就诊时及自然观察3个月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定(FMA)。结果 FMA结果表明,干细胞治疗组患者移植后3个月的上肢运动、下肢运动、感觉、平衡功能均较前改善(P<0.05);而对照组3个月后的各项评定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多项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孙世超王超王超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卒中后遗症FUGL-MEYER评分
海绵窦的解剖学概念及相关结构的观察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海锦窦的解剖学概念及其相关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2例,分别在动脉系统与静脉系统中灌注红、蓝乳胶铸型,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海绵窦及其相邻结构。结果海绵窦蓝染乳胶形成粗细不等,反复分支的网状结构,与颈内动脉成毗邻关系并可分离。结论本研究所见支持海绵窦是静脉丛的概念。
席焕久张鹏飞罗俊生
关键词:海绵窦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动脉鞘管拔管时间与血管并发症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通过比较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时间内拔除动脉鞘管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旨在减少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血管并发症,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动脉鞘管拔管时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根据病情、术后使用肝素情况将147例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与于术后〈1 h拔除动脉鞘管47例(A组);术后留置4-6 h内拔除动脉鞘管49例(B组);术后留置7-24 h内拔除动脉鞘管51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未出现术后血管并发症,B组发生术后血管并发症8例,C组发生术后血管并发症12例。结论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结合病情尽早拔除动脉鞘管,可以预防和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孙霄云霍晓川罗俊生顾立学关宁
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一种胚胎时期脑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01%~0.5%,多表现为脑内出血、癫痢发作等,常发生于青少年。
蔚强罗俊生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癫痫栓塞治疗学
白藜芦醇对胆固醇酯水解酶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胆固醇酯水解酶(carboxylic ester hydrolase,CEH)的调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8周龄ApoE-/-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EH siRNA组、白藜芦醇+CEH siRNA组及白藜芦醇组,高脂饲料同时给予白藜芦醇和(或)CEH siRNA干预,喂养10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取主动脉,常规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LDL-C显著降低(P<0.01),CEH siRNA组LDL-C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的内膜和中膜的厚度明显减轻(P<0.01),而CEH siRNA组内膜厚度明显增厚(P<0.01);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VCAM-1的表达被抑制,CFH的表达增强,而CEH siRNA组VCAM-1的表达明显被增强,CFH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对CEH表达的调节抑制LDL-C的含量,减少内膜厚度。
张凤香贺成业关宁李晨光罗俊生
关键词:白藜芦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补体因子H
胆固醇酯水解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理基础是脑供血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胆固醇酯(CEs)在单核巨噬细胞内过度聚集形成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显著特征。胆固醇酯水解酶(CEH)能够将细胞内胆固醇酯水解为游离胆固醇而排出细胞,维持细胞内脂质的稳定,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泡沫化。国外研究发现,胆固醇酯水解酶(CEH)的表达水平同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呈负相关。目前国内对CEH在AS斑块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甚少,本文就近年国外对胆固醇酯水解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瑞罗俊生关宁霍小川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单核巨噬细胞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细胞内脂质硬化性狭窄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