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雁

作品数:24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甲状腺
  • 12篇病理
  • 11篇临床病理
  • 9篇肿瘤
  • 8篇腺肿瘤
  • 6篇甲状腺肿
  • 6篇甲状腺肿瘤
  • 5篇临床病理特征
  • 5篇淋巴
  • 5篇病理分析
  • 5篇病理特征
  • 4篇肉瘤
  • 4篇中央区
  • 4篇腺癌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免疫
  • 4篇免疫组化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腺

机构

  • 24篇甘肃省肿瘤医...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作者

  • 24篇罗雁
  • 15篇安宁
  • 12篇何欣
  • 12篇康雅琼
  • 11篇王军
  • 10篇宋丽娟
  • 10篇李晓琴
  • 8篇刘芳
  • 5篇张建伟
  • 4篇杨荣
  • 4篇尚立娜
  • 3篇宋一丁
  • 3篇范向达
  • 2篇王娟
  • 2篇刘玮
  • 2篇满国栋
  • 2篇李晓琴
  • 2篇王兰
  • 1篇王小龙
  • 1篇刘凤磊

传媒

  • 11篇甘肃医药
  • 7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妇儿健康导刊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BRAF V600E突变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BRAF V600E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80例(其中经典型67例、滤泡亚型8例、嗜酸细胞亚型3例、高细胞亚型2例)、滤泡癌5例,其中30例PTC取相应癌旁组织,全部送基因检测室检测BRAF V600E突变情况。结果 80例PTC中BRAF V600E突变率为65.0%,5例滤泡癌及30例癌旁组织中未发现BRAF V600E突变;BRAF V600E突变与患者年龄、肿瘤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TC亚型中,经典型和高细胞亚型的BRAF V600E突变率较高(70.1%、100.0%),滤泡亚型的突变率较低(33.3%)。结论PTC中BRAF V600E突变可能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还与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经典型和高细胞亚型的BRAF V600E突变率较高,明显高于滤泡亚型。
罗雁安宁王兰陆云刘芳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亚型
骨肉瘤中C-kit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C-kit受体(CD117)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对照组)中CD117和PDGFR-α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分型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骨肉瘤中CD117阳性率为66.7%(40/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GFR-α阳性率为61.7%(37/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瘤中CD117和PDGFR-α表达无相关性(P>0.05)。CD117和PDGFR-α表达与病理分型无显著关系,与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骨肉瘤中CD117及PDGFR-α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晓琴王勇平杨荣刘芳罗雁康雅琼何欣尚立娜宋丽娟
关键词:骨肉瘤C-KIT受体
甲状腺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PTEA)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甲状腺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的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总结其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状腺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好发于老年女性,肿瘤组织常呈巢状、片状、实性浸润性生长,实性区肿瘤细胞实性片状弥漫分布,血管形成区为大小不一、互相吻合沟通的血管腔隙,腔隙内衬不典型的内皮细胞。瘤细胞呈上皮细胞样,具有明显异型性,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大,空泡状。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1、CD34、CKP及CK19(+)。结论:甲状腺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因其恶性程度非常高,故认识其特征有利于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安宁罗雁王军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上皮样血管肉瘤免疫组化
甲状腺畸胎瘤1例被引量:2
2012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左颈部无痛性肿块6年余就诊。患者6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前部有一"核桃"样大小肿块,无疼痛、气短、声嘶及吞咽困难,近6年来肿块逐渐增大,右侧卧位时有呼吸困难等不适感。查体:颈软、气管右移,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大小约8.0cm×5.0cm肿块,表面光滑、质中、压痛(-),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度较差,甲状腺右叶未触及肿块,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各项功能正常。B超结果示:左侧甲状腺增大至胸骨后,左侧甲状腺可见类椭圆形混合回声光团,
宋一丁王军范向达罗雁安宁
腮腺硬化型黏液表皮样癌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腮腺硬化型黏液表皮样癌(sclerosing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SMEC标本进行染色,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肿瘤与周围腮腺组织混杂存在,中央硬化,外周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并见鳞状细胞巢及黏液细胞。免疫表型:黏液细胞CEA、CKL均(+),非角化的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CEA(-),表皮样细胞CKH(+),Ki-67、c-erbB-2均(-)。结论腮腺SMEC发病率极低,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李晓琴徐欣华杨荣刘芳罗雁康雅琼何欣尚立娜宋丽娟
关键词:腮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误诊5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LT)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共收治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5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例均因无痛性颈部肿块入院。其中4例女性,平均年龄63.6岁(52岁~75岁),均通过手术后病理确诊。结论:PLT确诊最终取决于组织病理学证据,应加强B超、穿刺细胞学诊断和术中冷冻快速切片诊断的准确性,同时重视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才能进一步提高PLT的诊断准确率。
范向达安宁宋一丁王军罗雁
关键词:淋巴瘤甲状腺预后
349例新辅助化疗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嗜神经侵袭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34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分析PNI发生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后349例患者中PNI阳性91例(35%),PNI阴性258例(65%)。单因素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神经侵犯与腋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脉管侵犯、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肿瘤直径、Ki-67增殖指数、化疗后反应、ER、 PR及Her-2表达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是PNI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神经侵犯与腋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脉管侵犯、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李晓琴宋丽娟何欣李婷玉康雅琼罗雁王登科李晓梅刘芳尚立娜
关键词:乳腺癌嗜神经侵袭新辅助化疗
纳米碳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纳米碳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甘肃省肿瘤医院头颈二科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均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试验组在腺体内注射纳米碳,对照组不注射。记录并比较相关数据。结果 试验组下位甲状旁腺有效保护、自体移植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上位甲状旁腺全部原位保留。两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转移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纳米碳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中有利于彻底清扫淋巴结,增加淋巴结检出率,提高离体组织中甲状旁腺的寻找,值得推广应用。
安宁罗雁张建伟王娟曹海莉王军
关键词:纳米碳甲状腺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甲状旁腺
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除联合中央区清扫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清扫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序贯收入甲状腺癌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米碳组(观察组)28例和非纳米碳组(对照组)29例,两组均接受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标本中甲状旁腺的检出数目和手术前后甲状旁腺素、血钙和血磷水平。结果:观察组检出、术中冰冻证实的甲状旁腺个数多于对照组(7个/1个)(P<0.05);两组术后3d和1个月甲状旁腺激素(PTH)、术后3d血钙、术后5d血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提高甲状旁腺的辨识,降低误切除率,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安宁罗雁王军张建伟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纳米碳
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清扫术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清扫术中应用纳米碳对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和甲状旁腺辨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57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纳米碳分为观察组(注射,28例)和对照组(不注射,29例)。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中央区转移淋巴结数目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两组在中央区淋巴结标本中甲状旁腺的检出数目。结果:观察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央区转移淋巴结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扫后的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中检出可疑甲状旁腺行术中冰冻证实的甲状旁腺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4.2%(61/252),对照组为24.6%(31/1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更有利于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增加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提高甲状旁腺的识别及保护,减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安宁罗雁满国栋王军张建伟
关键词:中央区淋巴结甲状旁腺纳米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