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柳青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结肠
  • 11篇结肠炎
  • 11篇溃疡
  • 11篇溃疡性
  • 11篇溃疡性结肠炎
  • 9篇基因
  • 7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5篇细胞
  • 5篇细胞毒
  • 5篇细胞毒T淋巴...
  • 5篇相关抗原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抗原
  • 3篇炎症
  • 3篇炎症性
  • 3篇炎症性肠病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肠病

机构

  • 18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8篇葛柳青
  • 14篇夏冰
  • 7篇陈志涛
  • 7篇姜挺
  • 6篇周峰
  • 5篇李春
  • 4篇吕敏
  • 2篇陈慧芳
  • 2篇叶燕青
  • 2篇王红玲
  • 2篇罗燕
  • 1篇李一
  • 1篇周瑞
  • 1篇孔浩
  • 1篇姚军
  • 1篇刘志苏
  • 1篇王晓兵
  • 1篇钱群
  • 1篇李夏
  • 1篇李瑾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炎症性肠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2010年
了解目前IBD研究领域内有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研究对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深化IBD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提高IBD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葛柳青夏冰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道炎症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遗传易感性IBD
金银花提取液通过调控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黏膜的影响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讨金银花提取液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吡啉结构域蛋白3(NLRP3)/含CARD结构域的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黏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对照组,另取55只大鼠在肛门约8 cm结肠处注射含5%TNBS和50%乙醇的混合液(4 ml/kg)构建大鼠UC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分为UC组、金银花低、中、高剂量组和金银花+NSS(NLRP3激活剂)组,每组10只。金银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40、80、120 mg/(kg·d)金银花提取液,金银花+NSS组灌胃给予120 mg/(kg·d)金银花提取液和4 mg/(kg·d)NSS,对照组、UC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收集结肠组织,量取结肠长度。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TNF-α、IL-6水平;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病理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肠道黏膜NLRP3/ASC/caspase-1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C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程度、血清LDH、MDA、TNF-α、IL-6水平及结肠黏膜组织NLRP3、ASC、caspase-1、IL-1β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肠长度、血清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UC组比较,金银花低、中、高剂量组DAI、结肠黏膜损伤程度、LDH、MDA、TNF-α、IL-6水平及NLRP3、ASC、caspase-1、IL-1β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肠长度、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金银花高剂量组比较,金银花+NSS组DAI、结肠黏膜损伤程度、LDH、MDA、TNF-α、IL-6水平及NLRP3、ASC、caspase-1、IL-1β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肠长度、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金银花提取液可能通过抑制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激活缓解UC大鼠肠道黏膜损伤。
葛柳青周峰王晓兵聂家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道黏膜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C-658T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C-658T(rs11571317)和3’末端非转录区C61T(rs11571319)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湖北省汉族人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7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和246名正常对照者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检测CTLA-4C-658T和C61T基因多态性,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UC患者CTLA-4基因-658TT+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P=0.033),与UC患者的病变范围有显著相关(P=0.037;P=0.0067);UC组C61T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结论CTLA-4基因启动子区C-658T位点T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UC存在显著相关性。
罗燕夏冰李春陈志涛葛柳青姜挺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溃疡性结肠炎遗传多态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基因Pro12Ala和C161T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
2009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Pro12Ala和C161T位点的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对212例UC患者和2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PPAR-γ基因分型。结果UC患者PPAR-γ基因C161T位点C/T基因型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5.4%比25.0%,P=0.015,OR=1.69,95%CI=1.12~2.57;20.1%比12.9%,P=0.006,OR=1.68,95%CI=1.17~2.43),T等位基因携带者也高于正常对照组(37.7%比25.5%,P=0.007,OR=1.77,95%CI=1.18~2.68)。而Pro12Ala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U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基因C161T位点基因T等位基因与湖北汉族人群UC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吴米德葛柳青周峰王中丽王红玲肖军李瑾夏冰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基因多态性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影响其mRNA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重要的T细胞活化负性调节因子,能抑制T细胞激活。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CTLA-4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本研究进一步探讨CTLA-4基因启动子区-1661A/G...
陈志涛夏冰李春葛柳青姜挺周峰
文献传递
全长型和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信使核糖核酸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2008年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反应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肠道细菌诱发过度的肠黏膜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中导致肠黏膜损伤。T细胞过度活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UC发病中亦具重要作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T细胞活化负性调节因子,
陈志涛夏冰李春葛柳青姜挺
关键词: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溃疡性结肠炎信使核糖核酸可溶性T细胞活化
炎症性肠病相关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构建炎症性肠病相关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 A,MI-C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CLXSN-MICA,为进一步研究MICA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MIC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含有MICA基因的Hela细胞中,扩增该基因外显子片段,与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CLXSN连接,构建MICA基因的逆转录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结果构建的新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新质粒构建成功。结论重组MIC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MICA在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葛柳青夏冰吕敏姚军
关键词:MICA逆转录病毒载体炎症性肠病
MICA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病因不明,但遗传及免疫因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MI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 chain-rela...
葛柳青吕敏夏冰
文献传递
MIC基因在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MIC(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基因是一个与 MHC Ⅰ类基因相连锁,同源性很高但分子结构、功能和组织分布不同于经典的 HLA Ⅰ类基因的基因家族,其中仅有 MICA、MICB...
葛柳青吕敏夏冰
文献传递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在肠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MIC)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4例UC患者和17例正常人肠黏膜组织中MICA和MICB及其受体NKG2D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肠黏膜组织中MICA分子的表达定位.结果 UC组MICA、MICB及NKG2DmRNA水平的表达量(分别为3.5408±2.6658、8.9879±3.2893和2.4395±0.8147)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477±0.7201、4.6293±1.2616和1.1624±0.3954,P值分别=0.0053、0.0039和0.0078).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MICA分子在肠上皮细胞胞膜中表达.结论 UC患者肠黏膜组织中MICA、MICB及其受体NKG2D的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提示MIC基.因在UC局部起重要作用.
葛柳青姜挺赵杰陈志涛周峰夏冰
关键词:NKG2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