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守宁

作品数:13 被引量:123H指数:8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5篇疗效
  • 4篇椎间孔
  • 3篇腰椎
  • 3篇髋关节
  • 3篇脊柱
  • 2篇置换术
  • 2篇融合术
  • 2篇手术
  • 2篇退变
  • 2篇退变性
  • 2篇椎管
  • 2篇椎管狭窄
  • 2篇椎体
  • 2篇椎体间
  • 2篇微创
  • 2篇膝关节
  • 2篇螺钉
  • 2篇内固定
  • 2篇关节置换

机构

  • 13篇青海省人民医...
  • 3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3篇谢守宁
  • 6篇韩生寿
  • 5篇王凯
  • 5篇陈晓涛
  • 3篇李洪
  • 2篇刘伟
  • 2篇刘名
  • 1篇董纪元
  • 1篇郑峰
  • 1篇妥亚军
  • 1篇顾健
  • 1篇张方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使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8例(88膝)拟行初次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KA术中是否使用氨甲环酸(15 mg/kg),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4)。排除11例失访患者,试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纳入最终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骨关节炎分级及术前实验室检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3 d血红蛋白、术后24 h D-二聚体,以及术后下肢瘀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输血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24 h 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t=4.815,P=0.000)。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7.7%)和4例(10.5%)患者输血,各发现3例(7.7%、7.9%)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有1例(2.6%)和7例(18.4%)发生下肢瘀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29,P=0.026)。结论 TKA术中静脉给予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陈晓涛谢守宁王凯
关键词:氨甲环酸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失血量
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415例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15例老年脊柱结核患者中46例术后出现复发(观察组),369例术后治愈(对照组)。统计两组受试者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长、手术清除病灶程度、术后规范治疗、骨外结核、耐药、术后制动时长、合并系统性疾病、贫血或营养不良等情况。结果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长、手术清除病灶程度、术后规范治疗、骨外结核、耐药、术后制动时长、合并系统性疾病、贫血或营养不良与老年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复发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韩生寿谢守宁
关键词: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病灶清除植骨融合
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相比传统的前外侧入路,关节镜辅助技术可以帮助看到所有关节内妨碍股骨头复位的组织结构。而且无需在透视下,即可在关节镜下安全的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及关节活动安全范围。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16例(22髋)经手法复位失败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8—17个月,平均(12.5±4.3)个月;左侧8髋,右侧14髋;双侧6例,单侧10例。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3—5年,平均(3.4±1.6)年。全部22髋均获得完全复位;手术时间30—55min,平均(41.6±13.2)min;术后石膏固定24—36周,平均(28.9±10.8)周。术前X射线片显示Shenton线均不连续,术后均明显改善,并恢复连续性。平均髋臼指数由术前(41.2±6.7)°(34°-53°)改善至术后(24.7±4.3)°(20°-34°)(P=0.000)。术后即刻X射线片示患髋均恢复髋臼与股骨头同心圆匹配;末次随访时,患儿获得正常步态及髋关节活动度;仅1例患儿继发髋臼发育不良,随后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结果表明对于难复性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谢守宁陈晓涛王凯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外科技术关节镜步态
前路腰椎间融合与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前路腰椎间融合(ALIF)和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0年7月,该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88例,分别采用ALIF治疗(A组)和TLIF治疗(B组)。其中A组46例,平均年龄55岁(48-65岁);B组42例,平均年龄56岁(47-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腿痛和腰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滑脱改善程度、椎间高度的恢复以及椎间融合率。结果术后随访2-6年,平均3.5年。A组手术(170±45)min,B组(125±44)min(P〈0.05);A组失血量为(1500±450)mL,B组为(995±405)mL(P〈0.05);两组患者腿痛和腰痛较术前均有显著的改善(两者的腿痛改善率均为89%;A组和B组的腰痛改善率分别为78%和81%);两组腰椎滑脱改善程度、椎间高度的恢复以及椎间融合率均相似。但是B组患者开始活动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分别为7 d和12 d)。结论 ALIF和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TLIF创伤较小,具有较短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韩生寿谢守宁李洪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脊柱融合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病变的中期疗效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致髋关节病变的中期疗效及其注意事项。方法 2002年2月-2007年2月,对44例(73髋)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病变患者行THA,男31例(56髋),女13例(17髋);平均年龄39.5岁(26-69岁);平均病程17年(5-35年)。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影像学评估分别采用Gruen分区和Delee分区法进行股骨侧和髋臼侧X线分析;术后异位骨化采用Brooker标准分级。结果平均随访为7年(5-10年),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26.4±10.3)分(5-6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1.4±9.2)分(48-90分)(P=0.003);其中优15髋,良48髋,中6髋,差4髋,优良率为86.3%;髋关节总体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6.5°(0-58°)提高到末次随访时159.7°(49-195°);术后3(4.1%)例发生股骨头假体后脱位;末次随访时X线片分析未发现假体松动,10髋(13.7%)发生异位骨化。结论 THA治疗AS致髋关节病变患者中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彻底的软组织松解和精确的假体安放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谢守宁韩生寿李洪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关节成形术中期疗效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与传统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和膝关节功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1
2017年
目的探讨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MIPPO)与常规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n=39)和微创组(n=56)。常规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给予MIPPO,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与常规组比较,微创组切口长度减小,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缩短[(3.9±1.3)vs(8.6±1.8)cm,(10.3±2.2)vs(14.2±2.8)d,(11.3±2.6)vs(14.6±2.4)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常规组和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82%和1.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伸膝和屈膝最大角度均大于常规组,(-0.64±0.16)°vs(-0.36±0.10)°,(130.57±7.34)°vs(114.77±6.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常规组的优良率为82.1%,微创组的优良率为9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结论 MIPPO是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膝关节功能改善显著,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优于常规的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名顾健王凯陈晓涛谢守宁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比较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研究单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年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104例,其中50例采用单侧MIS-TLIF治疗,54例采用传统T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指标。[结果]单侧MIS-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常规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单侧MIS-TLIF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TLIF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椎间盘背侧高度、椎间盘腹侧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及椎间前凸角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上述影像测量指标均较术后1个月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单侧MIS-TLIF与传统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单侧MIS-TLIF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创伤、术后恢复速度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谢守宁刘伟韩生寿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
微创经椎间孔植入物置入腰椎体间融合:螺钉位置不良及cage移位特点被引量:12
2015年
背景: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对椎旁软组织剥离范围较广,组织牵拉时间较长,创伤大,失血量多。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可以减少或避免上述缺点,但也存在曲折的学习曲线过程,因此正确了解其并发症并及时预防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目的:总结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修复腰椎疾病的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于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修复腰椎疾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腰腿痛并经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其中腰椎管狭窄症42例,腰椎滑脱症31例,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症27例;L3/42例,L4/528例,L5/S150例,L3-L52例、L4-S118例。记录其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与结论:1例患者在处理椎间隙时,出现硬膜外出血量约为1 000 m L,给予输血,未出现并发症。共11枚螺钉置入后发现位置不良,占总螺钉数的2.5%(11/435),其中1例(1枚)螺钉的1/3直径在椎管内,并引起L5神经根性疼痛,再次手术后症状消失。2例置入后发现cage位置不良,占总cage的1.7%(2/120),2例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未处理。1例患者随访中发现cage移位,占总cage的0.8%(1/120),翻修2次痊愈,第1次采用重置cage,后出现再次移位;第2次采用后路腰椎间融合治愈。治疗后1个月内,2例患者肺动脉造影显示右肺动脉显影不良,诊断为肺栓塞,经碎栓及溶栓治疗,未出现死亡等不良后果。提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修复腰椎疾病为安全可靠并发症较低的方法之一。
陈晓涛谢守宁王凯
关键词:植入物CAGE
IL-37水平与骨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及炎性介质TNF-α、IL-1β、CXCL8、MMP-3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与骨关节炎(OA)疾病活动度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人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96例(OA组)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龄相仿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检测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IL-37及炎性介质TNF-α、IL-1β、CXCL8、MMP-3水平;评估IL-37与DAS28的相关性及炎性介质TNF-α、IL-1β、CXCL8、MMP-3的相关性。结果OA组DAS28评分、CRP、ESR、RF分别为(49.75±1.22)分、(64.58±9.74)mg/L、(69.74±10.63)mm/h、(468.52±11.51)IU/L,明显高于对照组[(1.08±1.17)分、(3.15±8.69)mg/L、(14.6±9.74)mm/h、(62.47±13.67)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组血清IL-37、TNF-α、IL-1β、CXCL8、MMP-3水平分别为(217.17±4.87)ng/mL、(3.64±0.98)pg/mL、(7.29±1.08)pg/mL、(28.67±1.32)μg/L、(121.47±33.6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62±5.87)ng/mL(0.72±0.78)pg/mL、(2.19±0.97)pg/mL、(2.28±1.65)μg/L、(102.54±28.9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患者血清IL-37与DAS28呈正相关(r=0.497,P<0.05);IL-37和TNF-α、IL-1β、CXCL8及MMP-3呈正相关关系(r=0.352、0.547、0.494、0.330,P<0.05)。结论IL-37血清水平变化可影响骨关节炎的炎性介质TNF-α、IL-1β、CXCL8、MMP-3因子表达;IL-37与骨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的程度的重要指标。
陈晓涛郑峰谢守宁刘名
关键词:骨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
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板成形术治疗不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cervical pedicle screw,CPS)内固定联合椎板成形术治疗不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疗效和放射学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02年2月~2011年2月采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板成形术治疗不稳定性CSM并获得随访的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63.5±7.2)岁。平均随访时间(31.6±25.6)个月。临床评估:评估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轴性症状(AS)的评价根据曾岩等提出的标准。影像学评估:测量术前、术后C2~7夹角和颈椎活动度(ROM);测量术前、术后不稳定节段水平移位的百分比和相邻椎体间活动度的变化。所有患者术后行CT检查,检查螺钉的位置。[结果]平均JOA评分由术前(8.7±3.1)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13.7±3.1)分(P=0.007);末次随访时AS发生率为20%;神经功能改善率66.9%。平均C2~7夹角由术前(12.6±3.3)°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0.9±2.3)°(P=0.032)。平均ROM由术前的(35.2±11.2)°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2.3±7.5)°(P=0.039)。平均不稳定节段水平移位在中立位时百分比由术前(8.2±12.3)%改善到末次随访时的(3.1±4.5)%(P=0.012)。平均相邻椎体间活动度由术前的(13.0±2.5)°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5±1.1)°(P=0.008)。术后行CT检查螺钉位置,其中3级螺钉穿透率为6.6%。[结论]后路CPS内固定联合椎板成形术是治疗不稳定性CSM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放射学结果。
谢守宁韩生寿李洪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板成形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