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都市与语言的双重迷宫
- 本文以三十年代《现代》的诗歌创作为研究对象,从“都市”与“语言”两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诗歌写作进行考察,试图对经验世界、语言符号和诗歌形式的关系等复杂的诗学问题做出理论上的思考和回答。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都...
- 谢文娟
- 关键词:都市语境语言诗歌形式古典传统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从“独语”到“对谈”——论何其芳1940年代的诗歌转向被引量:1
- 2010年
- 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一批诗人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诗歌观念和写作策略。诗人何其芳在这个时期对诗人身份、诗歌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何其芳在1936年至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进行的诗歌创作,显示了从"独语"到"对谈"的转变特征。"对谈"不仅标示了何其芳在延安的生活方式,也是他诗歌的言说内容和结构方式。但是,这种变化是有限度的,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上,何其芳既受到外界的干扰,也遭遇到诗歌形式上的困惑。
- 谢文娟
- 关键词:《夜歌》
- 都市与语言的双重迷宫——论1930年代《现代》的诗歌创作
- 本文以三十年代《现代》的诗歌创作为研究对象,从“都市”与“语言”两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诗歌写作进行考察,试图对经验世界、语言符号和诗歌形式的关系等复杂的诗学问题做出理论上的思考和回答。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
- 谢文娟
- 关键词:诗歌创作《现代》文学语言都市语境写作技巧
- 文献传递
- 都市生活:现代派诗歌的语境与内质——以1930年代《现代》杂志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 2010年
- 以《现代》为中心的都市诗歌创作,在写作上借鉴西方资源,拓展了现代汉诗的写作题材,丰富了现代汉诗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呈现出现代派诗人们在表达本土经验上的独特处理方式:客观地呈现现代都市场景,或借助这些场景来表达现代人繁复的感觉和人生哲理。总体而言,现代诗人呈现的是一座带有文学隐喻性质的"真实的"都市,凝聚的是繁复而混杂的中国经验。同时,现代诗人塑造了"寂寞的旅人"式的自我形象,除了传达出自觉疏离现代都市的精神"无根"状态,也透露出中国诗人在乡土与都市、传统与现代的夹击中的彷徨心态和艰难挣扎。
- 谢文娟
- 关键词:都市现代派诗歌《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