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那艳武

作品数:1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艺术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奥尼尔
  • 2篇董秋斯
  • 2篇译家
  • 2篇翻译
  • 2篇翻译家
  • 2篇改编
  • 2篇
  • 1篇丹心
  • 1篇电影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眼睛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设计
  • 1篇艺术专业
  • 1篇译学
  • 1篇译学思想
  • 1篇译者
  • 1篇中国文化
  • 1篇中国文化语境

机构

  • 12篇天津财经大学
  • 3篇湘潭大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天津中德应用...

作者

  • 12篇那艳武
  • 2篇熊毅
  • 1篇唐胄
  • 1篇宋德发
  • 1篇温亚楠
  • 1篇张翠华
  • 1篇迟红

传媒

  • 2篇戏剧文学
  • 2篇当代戏剧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出版广角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海外英语
  • 1篇才智
  • 1篇中国语言文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有关迁徙与流浪的故事——再谈尤金·奥尼尔《毛猿》
2017年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的拓荒者,关于其早期代表作品《毛猿》的评论有不少,但这些评论却忽略了作者是爱尔兰后裔这一最具影响的事实。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毛猿》描绘了爱尔兰移民的漂泊与反抗、不满与抗争,具有丰富的爱尔兰元素。
那艳武
关键词:《毛猿》迁徙
电影《送冰人来了》和《长日入夜行》的后现代维度被引量:1
2018年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其作品选材广泛形式多样,体现了他在戏剧艺术上的大胆尝试与革新。电影《送冰人来了》和《长日入夜行》都是根据他的晚期同名戏剧改编的戏剧电影。虽然尤金·奥尼尔被公认为西方现代表现主义剧作家,但两部影片却蕴涵了丰富的后现代元素。正因为其具有后现代的前瞻性,其原本属于现代派的作品才更富有魅力。
那艳武
关键词:奥尼尔《长日入夜行》后现代
“我已经习惯了凝视卡夫卡的眼睛”——曾艳兵先生之学术研究30年
2018年
曾艳兵先生是我国卡夫卡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长期致力于卡夫卡研究及20世纪西方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丰硕,颇具影响。本文回顾了曾先生的学术成长经历,对曾先生的学术研究重心、主要学术风格、学术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曾先生用他的学术行为诠释着卡夫卡写在《箴言集》里的那句名言:"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那艳武宋德发
关键词:西方文学比较文学
穿越时空的灵魂对白——论吴兴国《等待果陀》与奥尼尔《送冰的人来了》之相通性
2018年
由吴兴国根据《等待戈多》改编创作的京剧《等待果陀》于近日在陕西大剧院上演,其传统与现代融合之形式、东西哲思缠绕之智慧使该剧自上演以来盛誉不断。本文通过对吴兴国《等待果陀》和奥尼尔《送冰的人来了》这两部剧作进行平行研究,探讨这两部剧作之关联及其吴兴国与奥尼尔的相通之处。
那艳武迟红
关键词:《送冰的人来了》
交际距离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适用性研究
2013年
交际距离理论由美国学者Lukens于1978年提出。1984年,美国学者Gudykunst重新分析了Lukens的理论并对其做出了新的阐释,提出了五种程度的交际距离。该研究的目的在于:(1)检验交际距离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有效性和应用性,(2)揭示目前中国外语学习和使用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心理。研究结果显示:Gudykunst的五种交际距离分级在理论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还是比较有效的;大多数的被试者对民族中心主义的负面思想和作用持反对态度,对文化相对主义比较认可。外语学习时间方面长者分值高于学习时间短者,而且时间越长分值越高.
唐胄那艳武
关键词: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
论“赤裸”的魅力——尤金·奥尼尔剧作之我见
2019年
尤金·奥尼尔1888年10月诞生于美国,他一生不仅赢得四次普利茨奖,而且在193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奥尼尔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接受史,影响深远。本文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奥尼尔剧作特点进行解析,以期观照我国现阶段的剧本创作。
那艳武熊毅
关键词:丰富性
译者丹心——董秋斯译学思想研究
2012年
以描述性研究方法探讨董秋斯先生的翻译活动,翻译思想及其在我国翻译界引领潮流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首先描述董秋斯先生严肃认真且极其丰富的翻译实践活动及译学思想,从而肯定其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的翻译领域都具有的永恒的楷模作用。
那艳武
关键词:董秋斯译学思想翻译家研究
“和合”视域下——评马彦祥《还乡》之改编
2020年
马彦祥是中国近代戏剧史上的先驱人物。他深受中国“和合”文化的熏陶,积极响应时代诉求,曾改编多部奥尼尔戏剧。本文通过对马彦祥《还乡》之时代背景及改编艺术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和合”元素在奥尼尔戏剧中国化及我国现代话剧诞生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巨大思想张力。
那艳武温亚楠
关键词:《还乡》改编
浅析艺术专业软件教学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软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本学院自身的特点及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对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做了几点探索,希望对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张翠华那艳武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
萧伯纳《匹克梅梁》与吴兴国《蜕变》之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由吴兴国根据卡夫卡短篇小说《变形记》改编创作的"无界限戏曲剧场"《蜕变》于2013年应邀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进行首演,赢得了国际盛誉。本文通过对萧伯纳《匹克梅梁》和吴兴国《蜕变》这两部剧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部剧作的差异、关联及其成因。
那艳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