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展图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纹伊蚊体内Wolbachia和WO噬菌体的相对含量和侵染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对白纹伊蚊雌蚊各个组织器官的Wolbachia和WO噬菌体进行时空定量分析,并从量上寻找Wolbachia、WO噬菌体和宿主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于第1、5、10、15、20、30、40d各取雌蚊10只,麻醉后于解剖镜下解剖蚊虫的头部、卵巢、中肠、马氏管、脂肪体和胸部,各自提取其基因组DNA,以蚊虫基因rpS7为内参,Q-PCR检测各个组织中的Wolbachia和WO噬菌体的在白纹伊蚊雌蚊体内的平均相对含量和时空动态变化,对Wolbachia和WO噬菌体的拷贝数进行量化关系转化。结果 Q-PCR结果显示Wolbachia和WO噬菌体在蚊虫的卵巢中含量最大,其次是脂肪体、马氏管和头部,而在中肠和胸部的含量最小。发现在蚊虫d龄前30d中,wAlbB与WO噬菌体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从拷贝数量上二者存在着线性关系。结论白纹伊蚊雌蚊的各个组织均存在wAlbA和wAlbB的双重感染和WO噬菌体的侵染,且这三者在卵巢中的含量远大于其他组织部位。WO噬菌体主要侵染的对象可能是wAlbB,而不是wAlbA。
- 张东京吴瑜何蔼杨潇吴贤生梁格豪郑展图李卓雅詹希美郑小英
- 关键词:白纹伊蚊WOLBACHIA
- 蚊虫Wolbachia野外试验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该共生菌利用引起宿主产生细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而快速入侵野生宿主种群,或压制种群数量,或干扰RNA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对人类、动物、环境和生物链没有影响,从而运用到防治登革热,这已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认可。本文就近年来蚊虫Wolbachia野外试验技术条件、生物安全情况和存在问题与展望作一综述。
- 张东京梁格豪郑展图刘秀婷何石萍叶慧珍李卓雅詹希美郑小英
- 关键词:WOLBACHIA野外试验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