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芳
作品数:
3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刘国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谭德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李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侯周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吴传湘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乙型
3篇
乙型肝炎
3篇
乙型肝炎病毒
3篇
细胞
3篇
肝细胞
3篇
肝炎
3篇
肝炎病毒
3篇
病毒
2篇
人肝
2篇
人肝细胞
2篇
基因
1篇
移植瘤
1篇
乙型肝炎病毒...
1篇
乙型肝炎病毒...
1篇
英文
1篇
质粒
1篇
体外
1篇
体外观察
1篇
突变
1篇
突变型
机构
3篇
中南大学
作者
3篇
谭德明
3篇
郑芳
3篇
刘国珍
2篇
李涛
1篇
吴传湘
1篇
侯周华
传媒
1篇
中华传染病杂...
1篇
中华肝脏病杂...
1篇
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3篇
2009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转化人肝细胞QSG7701的体外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HBVX基因多功能蛋白(HBx)的表达对QSG770l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及对其的转化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分别将重组质粒pCMV/X及真核表达质粒pRc/CMV2稳定转染QSG7701细胞,分别获得pCMVX/QSG7701、pRcCMV2/QSG7701,设未转染的QSG7701细胞为对照组。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HBx、c-Myc及Bcl-2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HBx高表达于pCMVX/QSG7701中。pCMVx/QSG7701中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其他两组高,Bcl-2蛋白在3组细胞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CMVx/QSG7701、pRcCMV2/QSG7701及未转染的QSG77013组细胞中,pCMVX/QSG7701组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较后两组明显增加[分别为(28.80±2.32)%、(15.50±2.64)%、(21.50±3.66)%,LSD0.05=3.95%,LSD0.01=5.47%,P〈0.01],其G1期细胞所占百分比较后两组明显减少[分别为(62.30±3.85)%、(78.70±4.12)%、(78.10±4.45)%,LSD0.05=5.63%,I。SD0.01=7.79%,P〈0.01],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后两组[分别为(14.90±1.01)%、(8.91±0.48)%、(4.03±0.47)%,I.SD0.05=0.94%,LSD0.01=1.31%,P〈0.01],其细胞株的倍增时间较后两组明显缩短(分别为14h,29h,38h),其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后两组[分别为(19.83±1.96)%,(1.76±0.03)%,(1.33±0.18)%,LSD0.05=1.53%,LSD0.01=2.11%,P〈0.01]。结论HBx能够在体外转化人源性非瘤性肝细胞QSG7701,使细胞具有恶性化生长的倾向。
李涛
刘国珍
谭德明
吴传湘
郑芳
关键词:
基因转变
肝细胞
质粒
HBx基因诱发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及其机制(英文)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在裸鼠体内转入HBx基因的QSG7701细胞株形成移植瘤,并探讨裸鼠成瘤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已成功构建的高表达HBx基因的pCMVX/QSG7701细胞株作为实验组,以pRcCMV2/QSG7701细胞株和QSG7701细胞株为对照组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裸鼠能否成瘤。HE染色研究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以RT-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pCMVX/QSG7701细胞、pRcCMV2/QSG7701细胞及QSG7701细胞的p53基因和c-My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接种pCMVX/QSG7701细胞株的裸鼠在第2周开始出现移植瘤生长,周围器官和组织未发现转移灶。对照组至接种后第35天无移植瘤生长。HE染色证实移植瘤为肝细胞癌组织。移植瘤和pCMVX/QSG7701细胞中突变型p53和c-MycmRNA的表达量较pRcCMV2/QSG7701细胞和QSG7701细胞明显增高(P<0.01)。结论:HBx基因表达可以直接导致肝细胞癌变;HBx能上调移植瘤和pMVX/QSG7701细胞中突变型p53和c-Myc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这一机制导致肝细胞癌变。
侯周华
刘国珍
郑芳
谭德明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
肝细胞癌
突变型P53基因
C-MYC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转染人肝细胞致裸鼠的成瘤实验
2009年
目的拟在裸鼠体内证实HBVX基因能否转化人肝细胞形成移植瘤。方法利用高表达HBx基因的pCMVX/QSG7701细胞株作为实验组,以表达空白质粒的pRcCMV2/QSG7701细胞株和QSG7701细胞株为对照组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裸鼠能否成瘤。HE染色、显微镜检查研究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成瘤率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接种pCMVX/QSG7701细胞株的所有6只裸鼠在第2周开始均出现移植瘤生长,周围器官和组织未发现转移灶。对照组至接种后第35天无移植瘤生长(x^2=16.505,P〈0.01)。HE染色证实移植瘤为肝细胞癌组织。结论HBVX基因表达可以直接导致肝细胞癌变。
郑芳
刘国珍
李涛
谭德明
关键词:
移植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