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少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螺旋CT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3篇小儿
  • 2篇支气管异物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后处理
  • 2篇图像后处理技...
  • 2篇气管异物
  • 2篇肿瘤
  • 2篇螺旋CT图像...
  • 2篇后处理
  • 2篇后处理技术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CT
  • 2篇成像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诊断
  • 1篇动脉期

机构

  • 10篇赣南医学院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11篇郭少华
  • 9篇钟福兴
  • 7篇刘少强
  • 5篇黄渺新
  • 2篇吴颋
  • 2篇许红雨
  • 2篇周建荣
  • 1篇徐能全
  • 1篇李鸿玮
  • 1篇邱启祥
  • 1篇钟应华
  • 1篇李剑
  • 1篇廖跃光
  • 1篇周小龙
  • 1篇廖振机
  • 1篇朱清平
  • 1篇刘潜
  • 1篇林乐迎
  • 1篇陈尚福
  • 1篇李荣芳

传媒

  • 7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示剂追踪法在腹部CT增强动脉期显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运用示剂追踪法行腹部CT增强扫描,观察动脉期触发扫描时间,为CT增强扫描准确把握动脉期影像给出合理建议。方法:收集224例临床疑诊腹部病变而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检查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112例使用浓度为300 mg I·m L^(-1)碘海醇注射液;B组112例使用浓度为350 mg I·m L^(-1)碘海醇注射液。所有检查者均行常规腹部动态三期扫描,从肘正中静脉置入22 G留置针,以3 m L·s^(-1)速率注射对比剂,增强扫描采用示剂追踪法完成,设置腹主动脉膈肌层面为兴趣区,触发扫描HU值为150 HU,自动触发扫描。结果:A组触发扫描时间为13~46 s,平均(22.75±4.79)s;B组触发扫描时间为12~41 s,平均(21.8±5.1)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同时测量腹主动脉CT值,两种不同浓度对比剂在注射速率相同情况下,两组CT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6)。结论: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注射速率3 m L·s^(-1),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00 mg I·m L^(-1)与350 mg I·m L^(-1)时进行腹部增强扫描,示剂追踪法动脉期扫描触发均值时间在21~22 s,实际扫描均值时间27~28 s,与相关教科书提出的25~30 s扫描动脉期时间一致。但示剂追踪法实际扫描最短18 s,最长52 s,更符合个性化扫描要求,因此建议在带有示剂追踪扫描软件的CT扫描设备进行腹部动态增强扫描时,采用示剂追踪法能更准确的抓住动脉期。
吴颋刘风郭少华
关键词:腹部CT增强动脉期
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2001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5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SCTA检查 ,成像技术为最大密度投影 (MIP)和表面遮蔽显示(SSD)。结果 :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定性、定位准确 ,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S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无创性、准确、快捷、分辨率高等优点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中MIP能提供较SSD更多、更直观的信息 ,可达到与血管造影相媲美的效果。
郭少华钟福兴刘少强周建荣黄渺新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螺旋CT血管造影最大密度投影
螺旋CT支气管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胸部螺旋CT扫描支气管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 0例胸部螺旋CT扫描病例全部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 (MPR)、表面遮盖显示 (SSD)、最小密度投影 (MinIP)、仿真内窥镜 (CTVE)等图像后处理以使气管支气管成像。结果 :118例表现为正常 ,其气管支气管外表面、管内壁、管腔均显示清晰 ,结构完整。 82例表现为异常 ,分为腔内占位、腔外压迫或管壁受侵、支气管扩张改变。结论
钟福兴刘少强郭少华黄渺新
关键词:支气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CT
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胃镜结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郭少华钟福兴刘少强廖跃光
关键词:螺旋CT胃癌胃镜
螺旋CT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总结食管癌的螺旋CT表现及分期 ,探讨螺旋CT扫描后薄层重建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分析 2 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食管癌的螺旋CT表现 ,对比螺旋CT薄层重建前、后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2 6例病例中Ⅰ期 5例、Ⅱ期 15例 ,均行手术治疗 ,6例CT检查有邻近脏器的侵犯、或远处转移 ,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螺旋CT薄层重建前、后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正确率提高。结论 :螺旋CT检查对食管癌涉及的范围、局部侵犯的程度均能很好的显示 ,螺旋CT薄层重建能明显提高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对降低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郭少华钟福兴刘少强
关键词:食管癌螺旋CT
CT常规与3D图像对周围型肺癌显示效果对比分析
2005年
钟福兴郭少华许红雨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CT检查图像肺部恶性肿瘤
对恶性肿瘤年轻化趋势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恶性肿瘤年轻化趋势。方法对488例恶性肿瘤患者各肿瘤的病例、男女比、平均发病年龄、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低于50岁患者比例、男性低于50岁患者比例、女性低于50岁患者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肺癌、胃癌、鼻咽癌、食管癌、结肠癌、肾癌、膀胱癌、直肠癌、喉癌、胰腺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5.75岁、59.68岁、53.43岁、47.93岁、60.17岁、60.72岁、56.61岁、59.18岁、53.40岁、58.29岁和53.00岁。结论恶性肿瘤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性总体上年轻化趋势比男性明显。
黄渺新钟福兴郭少华许红雨
关键词:恶性肿瘤计算机断层成像发病年龄发病比例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评价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9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儿,经螺旋CT扫描后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最小密度投影(MinP)4种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并根椐诊断行小儿支气管内窥镜异物摘取术。结果术中取出气管异物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5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8例、双侧支气管异物1例、气管并左侧支气管异物2例、气管并双侧支气管异物2例;另有3例未见明确异物,1例异物位于Ⅲ级支气管无法取出,1例由于喉头水肿纤维支气管镜无法通过并手术,1例术前突然窒息死亡。螺旋CT4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异物的显示率分别为MPR97.2%、CTVE94.4%、SSD83.2%、MinP70.1%。结论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轴位像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迅速、准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郭少华钟福兴廖志刘少强黄渺新李荣芳吴颋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
肝后间隙的临床解剖应用
目的:探讨肝后间隙的解剖基础及其在肝脏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尸肝进行解剖,(1)剖开尸体腹部,进入腹腔后,观察肝脏大体形态及有无明显病变。切断肝周韧带,游离肝蒂,清晰解剖出第一肝门处的肝动脉、胆总管、门静脉,分别...
周小龙林乐迎李剑邱启祥徐能全李鸿玮刘潜钟应华廖振机郭少华
螺旋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被引量:6
2004年
郭少华钟福兴刘少强
关键词:螺旋CT小儿气管异物支气管异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