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念珠
  • 6篇念珠菌
  • 6篇白念珠菌
  • 2篇点突变
  • 2篇多位点序列分...
  • 2篇突变
  • 2篇耐药
  • 2篇基因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膜形成
  • 1篇数据库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 1篇外排泵
  • 1篇外排泵基因
  • 1篇相关基因
  • 1篇膜形成
  • 1篇康唑
  • 1篇扩增
  • 1篇基因点突变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郭雅莉
  • 5篇李春莉
  • 5篇王惠平
  • 4篇刘原君
  • 3篇刘全忠
  • 3篇亓玉青
  • 2篇景伟芳
  • 2篇满旭
  • 1篇刘东妹

传媒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白念珠菌耐氟康唑相关基因点突变的检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ERGI1、TAC1、MRR1和UPC2点突变与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耐氟康唑的r1念珠菌,尿素裂解法提取DNA,PCR扩增ERG11基因全长以及TAC1、MRR1和UPC2基冈的相应片段,送交测序。结果ERG11基因发现8种点突变,即D116E、Y132H、Y132F、K143Q、F229A、E266D、(M-48E和G464S,其中K143Q此前未见文献报道。UPC2基因发现1种点突变G648D。TAC1和MRR1基凼中均未检测到相应点突变。结论ERG11点突变与耐药的关系比较明确,TACI、MRR1和UPC2点突变与耐药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景伟芳李春莉郭雅莉刘原君亓玉青刘全忠王惠平
关键词:基因点突变白念珠菌ERG11基因PCR扩增TACI
白念珠菌耐氟康唑相关基因点突变的检测
目的了解相关耐药基因ERG11、TAC1、MRR1和UPC2的点突变与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耐氟康唑的白念珠菌,尿素裂解法提取DNA,PCR扩增ERG11基因全长以及TAC1、MRR1和UPC2基因的相...
景伟芳李春莉郭雅莉刘原君亓玉青刘全忠王惠平
白念珠菌锌簇转录因子编码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和敏感株中锌簇转录因子编码基因UPC2,TAC1,MRR1和相关耐药基因CDR1,CDR2,MDR1,FLU1和ERG11的表达情况。方法抽提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组和敏感株组的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白念珠菌耐药株组UPC2和CDR2基因的表达(7.22±4.21和2.45±1.37)均高于敏感株组(1.05±0.05和1.03±0.09),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TAC1(1.46±0.86和1.05±0.12)和MRR1基因的表达(0.72±0.58和1.09±0.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PC2和CDR2基因的高表达与氟康唑耐药有关,锌簇转录因子在耐药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满旭刘原君李春莉郭雅莉亓玉青刘全忠王惠平
关键词:白念珠菌耐药氟康唑
白念珠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目的: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Typing,MLST)对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进行分型研究,同时与ABC(ATP-bindingcassette)分型、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ndomLya...
郭雅莉
关键词:白念珠菌多位点序列分型
文献传递
白念珠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的分子特征,建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并对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进行分型研究。方法对33株白念珠菌提取DNA,选择7对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目的基因产物测序,然后将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比对后上传至数据库,获得相应的由7对管家基因组成的等位基因谱,最后将等位基因谱再次提交网站确认序列分型(sequence types,STs)。同时与ABC(ATP-binding cassette)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3株临床白念珠菌通过MLST产生了33个STs,通过ABC分类为3型。结论 MLST具有较高的分辨力,是一种方便、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流行病学和菌群多态性的研究。
郭雅莉李春莉刘原君王惠平
关键词:白念珠菌分子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
TAC1与外排泵基因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究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锌簇转录因子TAC1与外排泵基因MDR1,CDR1,CDR2与白念珠菌生物膜耐药的关系。方法 96孔板培养白念珠菌生物膜,MTT法分别测定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不同时期(4h,24h,48h)对氟康唑的敏感性。6孔板培养白念珠菌生物膜,分别在4h,24h,48h提取生物膜的总RNA,逆转录cDNA,RT-PCR检测TAC1,MDR1,CDR1,CDR2的基因表达量。结果白念珠菌在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中TAC1,MDR1,CDR1,CDR2的基因表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经过Bonferroni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标准株00889 TAC1,MDR1,CDR1,CDR2早期基因表达量比中、晚期高。临床敏感株359 TAC1,MDR1,CDR1,CDR2中期基因表达量比晚期高。结论锌簇转录因子TAC1和外排泵基因可能在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早中期对氟康唑的耐药形成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刘东妹满旭李春莉翁立硕郭雅莉王惠平
关键词:白念珠菌生物膜RT-PCR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