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青

作品数:59 被引量:1,14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传染
  • 32篇传染病
  • 17篇法定传染
  • 16篇染病
  • 16篇网络直报
  • 16篇法定传染病
  • 9篇传染病报告
  • 7篇信息系统
  • 6篇疫情
  • 6篇疾病报告
  • 6篇疾病预防
  • 6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信息化
  • 4篇信息质量
  • 4篇疫情报告
  • 4篇法定传染病报...
  • 4篇病监测
  • 3篇德尔菲
  • 3篇德尔菲法
  • 3篇人力资源

机构

  • 57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青海省疾病预...
  • 1篇北京爱诺斯科...

作者

  • 57篇郭青
  • 29篇张春曦
  • 22篇马家奇
  • 19篇王丽萍
  • 14篇郭岩
  • 11篇王晓风
  • 11篇苏雪梅
  • 8篇葛辉
  • 8篇戚晓鹏
  • 8篇于萌
  • 8篇金丽珠
  • 7篇张业武
  • 5篇杨功焕
  • 4篇施小明
  • 4篇刘世炜
  • 4篇赵自雄
  • 4篇姬一兵
  • 3篇周脉耕
  • 3篇郑环
  • 2篇向妮娟

传媒

  • 25篇疾病监测
  • 6篇中华疾病控制...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医学信息学杂...
  • 4篇中国数字医学
  • 3篇中国卫生信息...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被引量:107
2006年
目的通过对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国家传染病的网络直报质量,完善疫情报告系统。方法从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选择影响传染病直报工作的评价指标,采用综合平均指数方法综合评价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结果通过对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到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总体情况。结论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乡镇卫生院网络覆盖面、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以及报告信息的关键指标完全一致率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马家奇戚晓鹏施晓明王丽萍张春曦郭青郭岩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
全国省级及试点地区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了解全国省级及试点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现状。方法2021年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对全国32个省级、31个试点地市、29个试点县区共92家疾控中心进行调查。结果全国省级及试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信息化专职人员共341人,56.04%设立了独立的信息部门。62.64%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小于总资金的1%,43.96%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和绩效考核评估。72.83%在信息化建设中注重融合新技术,制修订16项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发表信息化相关论文187篇。50%、59.28%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了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精神卫生业务应用系统,32个省份均建设了免疫规划信息系统。12个省级、3个试点地市级疾控中心正在开展跨部门的信息共享。结论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了全国疾控中心信息化体系日益完善,推进了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但仍存在疾控中心信息化基本保障投入不足,区域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平衡,业务信息化支撑、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
李少琼马家奇陈梦杜雪杰金丽珠郭青
关键词:信息共享
2012—2016年全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发展分析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了解全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现况,分析人力资源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借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收集全国疾控中心2012—2016年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疾控中心的年龄、学历、技术职称构成情况。结果 2012—2016年全国疾控中心总人数分别为183 716、184 424、181 524、181 319和186 107,全国疾控中心人员总数2016年较2012年增加2 391人;35岁以下人员所占比例减少1.29%;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增加8.22%;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增加1.51%。2016年东部地区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最多,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少;省级疾控中心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最多,地市级疾控中心次之,县区级疾控中心最少。结论 2012—2016年全国疾控中心人员总数变化不明显,中青年人员比例减少,人员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短缺,中西部地区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杜雪杰郭青金丽珠李少琼
关键词:疾控中心人力资源年龄学历技术职称
我国农民工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监测分析与控制策略探讨被引量:6
2008年
郭青张春曦
关键词:疾病报告传染病控制流行病学方法
中国逐日气象因素的空间插值方法R代码实现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R代码,通过案例分析实现将气象因素站点数据插值为栅格数据,为气象因素个体暴露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2419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序列。借助R代码应用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进行空间插值。结果当插值算法参数p取2、N取10~15时,可获得最佳的插值精度。同时,利用furrr包进行并行运算,开启8个CPU核心可实现最优的插值效率。结论该R代码可有效实现将气象因素站点数据插值为栅格数据。
张睿郑环王超男屈水令王松旺吴静郭青
关键词:气象因素空间插值
2019和2022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配置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明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的基本特点,为加强疾控中心人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9和202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登记的工作职责为“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人员信息,对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的数量、年龄、学历、职称、人力综合素质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2022年我国疾控中心每百万人口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数量增长6.09/100万,每百万人口25~34岁人员、本科学历人员、无职称人员数量分别增长2.72/100万、4.56/100万、2.07/100万。2022年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平均年龄(40.78±10.85)岁,较2019年(41.11±9.98岁)降低0.33岁;2022年25~34岁、35~44岁、45~54岁年龄组人员分别占29.38%、26.82%、27.37%;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占51.85%、10.04%;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员分别占36.21%、27.05%、16.88%。2022年全国疾控中心人力综合素质平均分为(9.88±1.74)分,低于2019年的平均分(9.93±1.81)分。全国省市之间疾控中心平均分差距(1.03分)明显高于市县之间(0.14分),中部地区省县之间平均分相差最大(1.85分)。结论2019—2022年全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总数大幅上升,呈年轻化、高学历趋势。中部地区疾控中心需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
郭文章郭青马晓洁朱可怡高洁涂文校孟玲廖凯举笃梦雪孔庆福向妮娟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人力资源
基于德尔菲法的精神卫生监测最小数据集构建研究
2023年
目的构建精神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为数据交换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方法参考卫生信息相关数据集标准和资料,初步形成精神卫生监测最小数据集。利用德尔菲法对拟定的数据集开展两轮调查,分别计算各数据元均值和变异系数,筛选数据元。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0.920、1.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0.910,协调系数分别为0.188、0.247。根据各数据元均数、变异系数、满分比等指标筛选界值表。参考专家意见,第一轮删除5个数据元,增加2个数据元;第二轮删除4个数据元;最终筛选出93个数据元。结论精神卫生疾病监测最小数据集涵盖了监测需求的基本信息,可以为各地精神卫生监测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李少琼金智明王勋马家奇郭青
关键词:德尔菲法
2008年六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22
2010年
在漫长的与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早已认识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各类传染病的监测,能够早期探测到存在暴发流行可能的传染病,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传染病所造成的危害。我国自1950年开始逐步建立了各级卫生防疫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报告全国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经过50多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已经日趋完善。各级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国家收集到的传染病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胜,并影响到决策者对全国疫情形势的判断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姬一兵周脉耕郭岩郭青王丽萍马家奇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监测信息卫生防疫
2013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的填报质量,发现传染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9个省116家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医疗机构诊疗登记的法定传染病个案共2384例;收集到相应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共2053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72.28%,其中医生诊断时间、患者工作单位填写完整率最低;与病例登记信息相比,卡片填写准确率为41.35%,发病日期和医生诊断时间准确率最低;与网络报告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相比,卡片填报一致率为68.64%,其中病例的急慢性分型一致率最低。东部地区传染病报告中卡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均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卡片填写的完整率、填报一致率相对最高;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省级和地市级报告质量指标均较低,乡镇级则相对最高。结论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填报信息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院内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规范和管理,确保传染病报告核心信息来源的准确性;有效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对传染病报告的积极作用。
王晓风郭青张业武苏雪梅张春曦于萌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医院信息系统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全国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
2024年
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及权重,构建以组织管理、设施安全、功能应用、建设成效为主要框架的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三级评价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0.256、0.252、0.260、0.231。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全国省级疾控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验证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李少琼杜雪杰金丽珠葛辉宋渝丹郭青
关键词:德尔菲法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