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 作品数:22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江苏省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予以多西他赛75 mg/m2联合顺铂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6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试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3个月,有效率为40.0%;对照组分别为4.4个月和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末梢神经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脱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多西他赛相当,但末梢神经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 彭春雷龚军丁令池陈佳丛智荣朱亚芳葛伯建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
- BRAF分子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 谭清和陈佳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联合化疗至少2周期,每2周期评判一次治疗效果,并跟踪随访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82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客观有效率42.68%,疾病控制率64.63%。远期疗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6个月,1 a生存率36.8%。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外周神经毒性及脱发。结论本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近、远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根据患者个体的状况选择应用。
- 陈志云陈佳谭清和李剑英王淼舟
- 关键词:胃肿瘤多西他赛奥沙利铂
- 恩度不同给药时间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7天、14天的不同给药时间联合DP方案一线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恩度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 71例,分为试验组37例(化疗前恩度静脉滴注...
- 张晓东陆俊国丁令池张娣娣陈佳谭清和
-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作为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一线化疗后处于CR、PR或SD的22例患者单药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分早晚各1次,连服2周,3周为一周期,每位患者必须完成2个周期化疗,每2个化疗...
- 李剑英季从飞陈佳谭清和
- 40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中ERCC1、RRM1及β-tubulin Ⅲ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及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寻找适合晚期NSCLC的实验材料和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61例组织学标本和42例细胞学标本进行了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其中的85例组织学标本和8例细胞学标本还采用原位杂交法进行了mRNA水平的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阳性率分别为53.8%、46.9%和54.3%。组织学标本与细胞学标本的免疫组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C1表达与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及淋巴结转移有关,β-tubulinⅢ表达仅与病理类型有关(腺癌阳性率高于鳞状细胞癌),RRM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mRNA阳性率分别为39.8%、43.0%和59.1%。结论 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免疫组化检测不仅适用于不同种类的NSCLC组织学标本,也适用于细胞学标本。细胞学标本的mRNA原位杂交法优于免疫组化法。对NSCLC进行这3种基因检测分析,有助于指导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郭燕谭清和吉志固陆俊国陶玉陈佳朱兴华王建红杨书云徐小红尹海兵何松
- 一种引流管疏通刷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疏通刷,包括刷杆,所述刷杆一端设有毛刷部,所述毛刷部刷毛排列呈螺旋状轴向延伸,所述刷杆远离毛刷部一端设有柄部,所述柄部近毛刷部一侧设有一段螺纹轴;还包括管套,所述管套一端设有套合沉孔,所述套合沉...
- 陈佳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β-tubulin Ⅲ表达水平对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β-tubulin Ⅲ的表达水平与化学治疗(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以1:2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基因型组:对照组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基因型组根据ERCC1及RRM1的表达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检测病理标本中β-tubulin Ⅲ的表达水平,比较β-tubulin Ⅲ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基因型组最终有118例NSCLC病例可评价,均可成功检测β-tubulin Ⅲ的表达情况。对照组有效率(37.5%)与基因型组有效率(4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组中各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β-tubulinⅢ低表达组有效率(55.1%)显著高于β-tubulin Ⅲ高表达组(36.7%,P<0.05)。结论:在晚期NSCLC腺癌亚型中,β-tubulin Ⅲ低表达患者疗效较好,β-tubulin Ⅲ高表达可能意味着对多西他赛耐药。
- 陈佳何松王淼舟郭燕张晓东吉志固朱亚芳陆俊国陶玉朱兴华王建红杨书云尹海兵谭清和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Β-TUBULINERCC1基因
-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6
- 2014年
-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是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用药,但在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中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一线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或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62例患者分为2组,卡培他滨治疗组(31例)患者予以单药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予以定期随访观察。每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卡培他滨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为12(2-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8)个月,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在亚组分析中,未绝经组、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阳性组、有内脏转移组、有肺转移组及既往未接受过卡培他滨化疗组的患者中,卡培他滨治疗组患者的TT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卡培他滨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19.4%(6/31),肿瘤控制率(CR+PR+SD)为74.2%(23/31)。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其次为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均可以耐受。卡培他滨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李剑英季从飞陈佳谭清和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卡培他滨
- 30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合并HBV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HBV感染对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初诊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60例,其中感染HBV与非感染HBV各30例。采用字2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HBV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分期、LDH水平、B组症状、结外浸润等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对一线CHOP或者R-CHOP方案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 Meier生存函数分析HBV感染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HBV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性别、LDH水平没有相关性(P>0.05);与B组症状、结外浸润及ann Arbor分期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0.012);HBV感染组近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4例,有效率50.0%。非HBV感染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8例,有效率76.67%,非感染明显优于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脱发、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032、0.028);Kaplan Meier生存函数分析显示HBV感染组生存率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HBV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的B组症状、结外浸润及分期具有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HBV感染者疗效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预后不良。
- 曹永峰季从飞宋佳烨张珣磊陈佳李明宋诸臣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HBV感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