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英

作品数:13 被引量:8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嘉兴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
  • 6篇肺癌
  • 5篇晚期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基因
  • 2篇单抗
  • 2篇一线治疗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突变
  • 2篇转移性结直肠...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乳腺癌

机构

  • 13篇南通市肿瘤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李剑英
  • 8篇谭清和
  • 5篇季从飞
  • 4篇陈佳
  • 2篇何英
  • 2篇朱兴华
  • 2篇王淼舟
  • 2篇陈志云
  • 2篇姜倩
  • 2篇张晴
  • 2篇杨磊
  • 2篇许春伟
  • 2篇许春明
  • 1篇陈锦飞
  • 1篇何灵慧
  • 1篇杨春林
  • 1篇汤翠菊
  • 1篇魏建国
  • 1篇吉冬丽
  • 1篇王建红

传媒

  • 3篇临床与病理杂...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背景与目的:对于(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亟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来延缓或克服EGFR-TKI的获得性耐药。本研究旨在比较对此类患者采用化疗联合EGFR-TKI与单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18例患者中,8例接受化疗联合EGFR-TKI(CE组),10例接受单化疗(C组),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1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E组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25%,C组ORR为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CE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7.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3.5个月,C组DCR为30%,中位PFS为2.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5)。CE组皮疹发生率高于C组(75%vs 10%),两组Ⅲ、Ⅳ度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在EGFR-TKI耐药后继续使用EGFR-TKI并联用化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是EGFR-TKI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的一项治疗策略。
李剑英吴晓敏何灵慧季从飞谭清和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GFR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和转移灶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灶288例,其中配对转移灶184例,统计得出EGFR基因突变率并分析原发灶与转移灶EGFR基因的一致性、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基线资料间的关系。结果 EGFR基因突变率原发灶为38.89%。EGFR基因突变率配对原发灶为35.87%,配对转移灶为40.76%;配对的184对原发灶、转移灶组织中,转移灶基因突变而对应的原发灶基因野生16例,原发灶基因突变而对应的转移灶基因野生7例;转移灶较原发灶检出EGFR基因突变率高,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07,P=0.000);转移灶和原发灶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率好(κ=0.740),通过转移灶判断原发灶基因突变的情况,敏感性为89.39%,特异性为86.44%。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转移灶可以预测原发灶EGFR基因突变情况,在难以取得原发灶的情况下转移灶可以作为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备选手段。
李剑英陈华飞徐建平许春伟周冬梅朱有才杜开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原发灶转移灶
NR5A2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18年
目的:探讨NR5A2 rs3790843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11例女性胃癌患者石蜡组织DNA上rs3790843基因多态性。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NR5A2 rs3790843基因多态性对女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结果:非贲门癌组较贲门癌组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而有淋巴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较晚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明显提高。在共显性模型中(TT vs TC vs CC),携带TC基因型的患者相较与携带TT基因的患者,死亡风险明显降低(HR=0.616,95%CI 0.409~0.928),在显性基因模型中(TT v s TC/CC),携带TC/CC基因型的胃癌患者死亡风险相较携带T T基因型者,死亡风险明显降低(HR=0.619,95%CI 0.417~0.916,P=0.015)。而在隐性模型中(TT/TC vs CC),携带TT/TC基因型的患者与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的生存无显著差异。分层分析发现:在年龄≤60岁、非贲门癌、肿瘤>5 cm、有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弥漫性胃癌、分化程度差、无术后辅助化疗、T4组、临床分期III期的分组中,rs3790843基因多态性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rs3790843(TT vs TC/CC)均可作为影响女性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NR5A2 rs3790843基因的T→C的突变能显著降低女性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一个女性胃癌预后的保护性因素,可作为女性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张珣磊宋丽陈锦飞汤翠菊李剑英龚伟达谭永飞杨磊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胃癌女性
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在肺周围型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结合免疫组化及基因学检测在肺周围型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2月入组的89例初诊为肺周围型占位病变患者的资料,并按照病灶大小进行分组,分析超声引导下肺肿块粗针活检对肺占位良恶性诊断准确率、分型(分类)诊断准确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诊断阳性率。结果:89例中确诊腺癌37例、鳞癌31例、肉瘤样癌4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腺鳞癌1例、未分化肉瘤1例、B细胞型淋巴瘤1例、小细胞癌1例、炎症5例、2例结合基因学检测分别诊断为转移性滑膜肉瘤和结外黏膜相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2例未能分型,其中1例诊断为非小细胞癌,1例诊断为低分化癌。有2例炎症病例经临床随访后因高度怀疑肺癌而行二次穿刺活检后分别诊断为腺癌和腺鳞癌。31例肺癌患者活检小标本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11例。5例肺癌患者活检小标本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异位检测,均为阴性。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97.75%(87/89)、分型(分类)诊断准确率为95.35%(82/86)、EGFR诊断阳性率为34.38%(11/31),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89例患者仅有2例发生少量咳血症状,并发症发生率2.2%。结论:对于周围型肺占位,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具有简便、安全、易推广的优势,结合免疫组化及基因学检测对病变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何英张晴姜倩杨春林朱兴华李剑英
关键词:肺肿块超声引导免疫组化基因检测
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进展后继发性T790M突变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进展后的继发性T790M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方法检测209例EGFR 19del或L858R突变NSCLC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进展后T790M突变状态,并分析临床特征。结果:209例NSCLC样本中,19del有123例,L858R有86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耐药后检测T790M突变型患者占45.93%(96/209),耐药后T790M突变与19del/L858R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EGFR常见突变的NSCLC患者,19del患者接收埃克替尼治疗后更易出现T790M突变,应予以重视。
李剑英许春伟黄韵坚黄章洲庄武陈华飞魏建国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6例初治ⅢB和Ⅳ期NSCLC患者,包括鳞癌17例,腺癌23例,其他类型6例,均采用恩度联合常规化疗,其中联合TP方案12例,联合GP方案15例,联合NP方案19例。恩度剂量为15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3~4小时,第1~14天连续给药。TP方案:紫杉醇(PTX)175 mg/m2第1天,顺铂(CDDP)25 mg/m2第1~3天;GP方案:吉西他滨(GEM)1 000mg/m2第l、8天,CDDP 25 mg/m2第1~3天;NP方案:长春瑞滨(NVB)25 mg/m2第1、8天,CDDP25 mg/m2第1~3天。均21天为1周期。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根据WHO疗效评定及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观察其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肿瘤进展时间(TTP)及毒副反应。结果:46例初治晚期NSCLC,获CR 2例(4.35%),PR 17例(36.96%),SD 14例(30.43%),PD 13例(28.26%),客观反应率(RR)为41.31%,疾病控制率(DCR)71.74%。中位TTP为5.1个月,1年生存率为38.2%。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主要为食欲不振,疲乏,轻度的心脏毒副反应,包括心悸、胸闷、血压升高等,全组无心律失常及出血发生。骨髓抑制、Ⅰ~Ⅱ度胃肠道及外周神经毒性均可耐受。结论:恩度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客观疗效较高,安全性好,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陈志云陈佳谭清和王淼舟李剑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紫杉醇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FOLFIRI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K-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7例,一线予以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对照组16例,只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0.6%和31.4%(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2%和81.3%(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9例(58.8%)患者出现痤疮样皮疹,较对照组(12.5%)明显增多(P<0.05);此外包括肝损害、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两组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mCRC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李剑英王建红许春明杨磊季从飞谭清和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FOLFIRI转移性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作为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一线化疗后处于CR、PR或SD的22例患者单药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分早晚各1次,连服2周,3周为一周期,每位患者必须完成2个周期化疗,每2个化疗...
李剑英季从飞陈佳谭清和
超声引导粗针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31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肺肿块粗针活检术,活检小标本行病理学检测及PCR法EGFR基因突变分析。结果:31例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取材满意率100%,穿刺定性诊断符合率100%,EGFR基因检出率100%,并发症发生率3.2%。病理结果:腺癌25例、鳞癌2例、腺鳞癌3例、肉瘤样癌1例。31例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中,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11例,阳性率35.5%。其中5例为第19外显子框内多核苷酸缺失,5例为第21外显子L858R突变,1例为联合突变L861Q/G719X(第18外显子G719X突变和第21外显子L861Q突变)。结论:超声引导下肺肿块粗针活检术简便、安全、有效,能明确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是非小细胞肺癌获得肿瘤组织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可靠方法。
何英张晴姜倩朱兴华郭燕李剑英
关键词:超声引导粗针活检EGFR基因突变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6
2014年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是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用药,但在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中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一线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或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62例患者分为2组,卡培他滨治疗组(31例)患者予以单药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予以定期随访观察。每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卡培他滨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为12(2-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8)个月,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在亚组分析中,未绝经组、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阳性组、有内脏转移组、有肺转移组及既往未接受过卡培他滨化疗组的患者中,卡培他滨治疗组患者的TT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卡培他滨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19.4%(6/31),肿瘤控制率(CR+PR+SD)为74.2%(23/31)。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其次为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均可以耐受。卡培他滨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李剑英季从飞陈佳谭清和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卡培他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