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璇

作品数:25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10篇病毒
  • 9篇流感
  • 6篇流感病毒
  • 5篇蛋白
  • 5篇胶质
  • 4篇黏膜
  • 4篇活性
  • 4篇胶质细胞
  • 3篇星形
  • 3篇星形胶质
  • 3篇转录
  • 3篇纤维化
  • 3篇小胶质细胞
  • 3篇抗病毒
  • 3篇口腔
  • 3篇口腔黏膜
  • 3篇A型流感
  • 3篇大脑
  • 2篇丹参

机构

  • 25篇汕头大学
  • 3篇马里兰大学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作者

  • 25篇陈小璇
  • 24篇李康生
  • 21篇王革非
  • 10篇李卫中
  • 9篇代剑平
  • 9篇曾俊
  • 9篇张衡
  • 7篇陈幼莹
  • 7篇张丹桂
  • 6篇辛岗
  • 5篇朱丹霞
  • 4篇许燕璇
  • 3篇李蕊
  • 2篇高媛丽
  • 2篇林桂梅
  • 1篇刘辉
  • 1篇张娟
  • 1篇曾祥兴
  • 1篇赵颖
  • 1篇张驰

传媒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癌变.畸变....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亚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在酵母菌细胞中转录激活功能的差异
2009年
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是甲型流感病毒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与病毒的毒力密切相关.本文检测了不同亚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在酵母菌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激活能力.将携带NS1基因的诱饵载体与空的猎物载体共转化AH109和Y187酵母菌细胞,观察AH109在QDO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以X-α-gal为底物检测其分泌α-半乳糖苷酶的能力;通过ONPG实验定量分析Y187酵母菌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强弱.结果发现转化H1N1,H5N1和H9N2亚型流感病毒NS1基因的AH109酵母菌细胞能够在QDO培养基上生长,并分泌高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同时这些基因转化的Y187酵母菌细胞具有很强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与此相反,H3N2亚型流感病毒NS1基因转化AH109和Y187后,上述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这说明H1N1,H5N1和H9N2亚型的NS1蛋白具有刺激酵母菌细胞基因转录的功能,而H3N2亚型的NS1蛋白缺乏这种能力,表明NS1蛋白型别的不同可造成其生物学活性的差异.
李卫中王革非曾俊张丹桂张衡陈小璇陈幼莹李康生
关键词:流感病毒NS1蛋白酵母双杂交转录激活
脂多糖活化小鼠大脑小胶质细胞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采用细菌脂多糖(LPS)对原代培养的BALB/c小鼠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检测小胶质细胞IL-1b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采用1μg/ml LPS刺激24h,再采用RT-PCR检测IL-1bI、L-6和TNF-a mRNA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经LPS刺激后,细胞因子IL-1bI、L-6和TNF-a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 LPS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产生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
辛岗苏芸许燕璇陈小璇李康生
关键词:脂多糖小胶质细胞白细胞介素-1B肿瘤坏死因子-A
丹参活性成分抑制口腔纤维化药效药理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酚(Tan)-ⅡA、丹酚酸(Sal)-A和丹酚酸(Sal)-B抑制槟榔提取物(ANE)诱导的口腔黏膜纤维化(OSF)的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mOMF)培养,人胶原基因启动子报告质粒构建,...
陈小璇代剑平朱丹霞万倩英王革非李卫中李康生
关键词:丹酚酸A丹酚酸B
文献传递
人天然免疫分子Tetheri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流感病毒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人天然免疫分子Tetherin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克隆Tetherin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后,脂质体转染法将Tetherin导入犬肾上皮细胞(MDCK),间接免疫荧光检测Tetherin细胞中的定位。利用流感病毒H1N1(PR8)病毒空斑形成实验检测Tetherin与流感病毒增殖的关系。结果:RT-PCR扩增出543 bp片段,成功克隆Tetherin;免疫荧光结果表明Tetherin定位于细胞膜。PR8空斑形成实验提示在转染与未转染Tetherin的MDCK中,病毒空斑没有明显形状大小或数量的区别。结论:Tetherin不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殖。
邓玉雪李蕊张驰代剑平陈小璇王革非李康生
关键词:天然免疫TETHERIN流感病毒抗病毒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全英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在分析现存考试评价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医学全英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并对其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辛岗苏芸陈小璇杨棉华李康生
关键词:全英教学
一种抗病毒蛋白质及其应用
一种抗病毒蛋白质,其特征在于它是融合蛋白质,包含穿膜肽结构域和至少二个来源于APOBEC家族的胞嘧啶脱氨酶结构域,穿膜肽结构域和各胞嘧啶脱氨酶结构域形成串联体。本发明抗病毒蛋白质中,穿膜肽结构域使抗病毒蛋白质具有穿膜能力...
李卫中李康生王革非辛岗苏芸陈小璇陈幼莹张衡张丹桂曾俊
文献传递
A型流感病毒不同亚型/毒株NS1蛋白之间的异源性相互作用
2012年
流感病毒NS1蛋白在调控宿主免疫反应和促进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同源二聚体或寡聚体对于NS1蛋白有效发挥生物学功能是必要的.本研究发现流感病毒株A/Shantou/602/06(H3N2)的NS1蛋白(NS32)能够与流感病毒株A/Shantou/169/06(H1N1),A/Chicken/Guangdong/1/05(H5N1)以及A/Quail/Hong Kong/G1/97(H9N2)的NS1蛋白(NS11,NS51和NS92)相互作用,尽管NS32与NS11,NS51和NS92之间存在17.4%~20.9%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这表明,A型流感病毒不同亚型/毒株NS1蛋白之间的异源性相互作用可能是流感病毒共感染过程中的一个常见事件.
李卫中张衡王革非张弛曾祥兴刘辉陈小璇许燕璇李康生
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
流感病毒H1N1和H5N1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诱导趋化因子转录水平上调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感染流感病毒后的天然免疫反应,检测流感病毒H1N1和H5N1体外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否会诱导胶质细胞趋化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及其规律。方法:从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胶质细胞,并进一步纯化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度鉴定后,用感染复数为2的流感病毒H1N1和H5N1进行体外感染,8小时后用免疫荧光检测流感病毒核蛋白(NP)的表达,以确认感染细胞比例。在感染早期(6小时)和感染中期(24小时)分别提取细胞RNA,检测趋化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分离得到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病毒感染后超过95%的细胞可以被感染,感染后的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CCL-3、CCL-5、CXCL-2、CXCL-9和CXCL-10的转录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CXCL-10的上调幅度最为明显,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能诱导更强烈的上调反应。结论:流感病毒H1N1和H5N1感染小鼠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可诱导趋化因子转录水平上调。
王革非李卫中张衡曾俊张丹桂陈幼莹陈小璇李康生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因子
象牙屑促进伤口愈合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象牙屑及其不同组分促伤口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象牙屑经脱钙、分级分离得3混合物,命名为MW14、MW5-14和MW5。通过2种动物创伤模型检验象牙屑对伤口愈合的功效;通过氯胺T法、明胶酶谱分析、qRT-PCR、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等研究象牙屑及其不同组分促伤口愈合的机制。结果象牙屑可促进伤口愈合,其总水提物(WE)和MW5组分能显著激活PI3K/Akt和JNK/ERK信号通路,促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胶原积累,提高MMP-2/-9活性和MMP-1/-13表达,抑制TIMP-1/-2表达,促进TGF-β、EGF、VEGF、CTGF、bFGF及TNF-α释放。结论象牙屑有效成分可能包括2部分:MW14和MW5;象牙屑促伤口愈合依赖于PI3K/Akt和JNK/ERK MAPK通路。
代剑平陈小璇朱丹霞万倩英王革非李卫中李康生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星形胶质细胞纯化方法改良及脂多糖刺激后一氧化氮系统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BALB/c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离纯化的方法进行改良和优化,并进一步研究经脂多糖(LPS)刺激后其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情况。方法星形胶质细胞采用温和胰酶与定轨摇床振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离,采用抗GFAP抗体鉴定其纯度;再采用LPS刺激分离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检测培养上清中NO的产生及3种NOS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经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纯度达97%;LPS刺激后星形胶质细胞合成NO的量明显增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量明显上调。结论经温和胰酶消化和振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原代培养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经LPS刺激后可诱导产生大量的NO及高水平表达iNOS。
辛岗苏芸张娟高媛丽陈小璇李康生
关键词: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一氧化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